当前页面: 首页 >用户活动 >“央地”新材料科技成果交流对接会

“央地”新材料科技成果交流对接会

-----北京市海淀区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

场次安排: 2017.6.6    起止时间: 2017-05-19 至 2017-06-06

北京市海淀区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



  • “2017央地人才对接交流活动”(第四期)

“央地”新材料科技成果交流对接会

                    

(一)活动背景: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印发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的通知【国务院文(国发〔2016〕16号)】若干规定通知,以及【国务院文国办发〔2016〕28号】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 ,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通道,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创新主体及科技人员转移转化科技成果,推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同时,为进一步整合首都央属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推动产学研的交流与合作组织对接交流系列活动,促进科研技术的转移转化,实现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可持续发展。

随着工信部加快推动实施重点新材料研发,集中突破一批战略关键材料。工信部将根据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部署,会同财政部、保监会等部门开展新材料首批次运用保险补偿机制试点,推动实施“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重大工程,集中突破一批战略关键材料。本次会议也将围绕“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以及前沿新材料”等项目热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进行技术与项目交流

(二)活动概述:

由海淀区委组织部牵头,海淀区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主办,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科技成果转化联盟协办的2017年第四期央地人才合作交流对接活动于2017年6月6日(星期二)举办

   本次活动的主题新材料领域科技成果交流对接,届时将邀请、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大学3位专家现场发布科研成果(详情见附件),同时与企业技术负责人面对面沟通,助力企业技术需求转化。

在此,特别邀请企业技术及研发相关负责人参与活动。免费参会,名额有限,预报从速。

(三)活动安排

时间:2017年6月6日(星期二)14:00—17:00

地点:鼎好电子大厦A座五层中关村人才市场内(海淀大街3号)

 

(四)会议内容:

  • 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分享

  • 产业政策解“十三五”能源新材料发展(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科技成果转化联盟)

  • 企业交流互动(答疑)

(四)专家简介:

 

  • 徐坚  博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一)个人简介: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化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分子科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部863高技术计划新材料领域高性能结构材料主题专家组组长,304专项组组长,中国材料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化学会副秘书长。

国家十一五”863计划新材料领域专家组首席专家。

国家973计划碳纤维项目首席专家。

国家基础科技条件平台项目负责人。

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国材料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化学会副秘书长。《高分子通报》、《化工新型材料》副主编,数种学术期刊编委。

(二)研究领域:

1)仿生高分子的构筑、智能响应及其特异性质:超疏液/超亲水表面、超疏水2-D/3-D界面材料、超拉伸材料、智能驱动材料等;
2)分子溶胶-凝胶过程:纳米级零维材料、电致变色薄膜、太阳能减反膜、有机-无机硅杂化分子气凝胶等;
3)低维材料结构表征与演化过程:SAXS/WAXS,材料微缺陷ESPI,高分子分子量及分布等。
     
课题组从成立至今,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善的实验设备,良好的研究条件和浓厚的科研氛围,已发表论文200余篇,申请和授权专利80余项,编著书册、章节13本(章)。课题组在活跃自由的科研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研究天赋,培养学生独立的科研能力和开阔的国际视野。

  •    吴伯荣,博士,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能源与环境材料系主任。

(一)个人简介:

1997年起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任高级工程师;

2002年任教授级高工;

20076月调入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工作;

20155月转材料科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作。

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电动汽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动车辆专业委员会委员;动力电池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及技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精细陶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动力电池产业联盟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动力电池及材料工程技术中心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及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单糖化学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

(一)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为新能源材料及储能器件,主要包括锂离子动力电池、镍氢动力电池、超级电容器等新型储能器件与相关关键材料,以及热电材料、吸波隐身材料等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作为第一课题责任人先后主持完成国家“863” 重大专项、国防军工、省部产学研合作重大项目等重大课题二十余项,曾负责建设完成锂离子动力电池中试生产线、镍氢动力电池中试线以及兆瓦级储能电站等重大工程项目,研发产品先后用于电动汽车、风光储互补微网发电系统以及军用装备等领域;

目前承担有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信部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国家支撑计划项目以及多项与企业间科技合作课题。曾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五项、三等奖一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80余篇,申请专利35项(已获授权18项),出版专著(合著)二部、译著一部。

  • 王兆翔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个人简介

19634月出生。1992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光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并留所工作,1998年在中科院物理所凝聚态物理专业获得博士学位。19986月至20007月先后在日本三重(Mie)大学、英国University of St.Andrews和美国University of Michigan做博士后研究。20007月回物理所工作至今。

(二)研究方向:
 二次电池材料的结构设计与性能预测、材料合成与性能表征、电子离子在电池材料中的输运,电极材料与电解质的相互作用、材料内部及表面发生的物理化学过程。

主要工作及获得的成果:
  聚合物电解质中的相互作用与离子输运

  过渡金属化合物和低温热解碳负极材料的储锂机制
  新型电极材料的合成、改性、性能评价
  电极/电解质界面研究;

 

(三)负责并已完成的国家级研究项目:
1.国家973计划项目绿色二次电池相关基础研究(20031-20088)
   2课题: 电池材料与新型电池结构设计(No.2002CB211802)
2.国家973计划项目新型二次电池及相关能源材料的基础研究(20091-201310)
   4课题: 材料的表面结构与功能调控(No.2009CB220104)
3.国家863计划项目(20081-201012)
   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离子液体基电解质研究(No.2007AA03Z226)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50272080)(20021-200412)
   项目名称: 锂离子电池锰基层状正极材料的纳米表面改性与机理研究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0472072)(20041-2006年年12)
   项目名称: 硬碳负极材料的初次循环效率提高及相关问题研究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81-201012)
   项目名称: 界面膜性质及其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No.50772130)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1-201212)
   项目名称: 配位活化高容量高分子复合负极材料(No.20974120)
8.中国-澳大利亚科技合作特别基金项目(20081-200912)
   项目名称: 新结构亚微米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研究 (Development of novel
                structured multifunctional carbon materials and Li-ion battery technology)
9.中国-澳大利亚科技合作特别基金项目(20101-201112)
   项目名称: 动力锂离子电池用纳米复合电极材料与离子液体电解质研究 (Nanocomposite Electrode Materials
                and Ionic Liquid Electrolytes for Power Lithium Ion Batteries)
10.军工预研项目(项目名称、起止时间略)
      已在SCI收录国际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80余篇, 其中截至2005年发表第一作者论文36篇。目前个人H因子46。为2部英文专著和5部中文专著撰稿30余万字。申请专利9, 其中5项授权。

会议咨询热线

电话:010-58930088-822

联系人:王小姐

邮箱:weiping.wang@gongkong.com

 

微信报名(备注 央地+姓名)

电话(微信同号15901122107


 


我要参加:
参加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