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PLC在物料分拣机中的应用
2007/11/6 9:59:00
在实训中用的金属机械手,动作繁琐,在夹持工件时,金属机械手的动作:伸出→下降→夹持→上升→缩回→旋转→伸出→下降→松开→上升→缩回→旋转,才完成一次动作,而改造后的真空盘式机械手只要让它翻转即可,当物料到来时,真空盘式机械手的动作:吸盘动作吸住工件→翻转180度到出料口→吸盘失电放下物料→返回初始状态。可以看出动作简单很多,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 设计项目与工作的任务:设计一条对工件进行颜色辨别、姿态调试及旋向变化移出的生产线。生产线由:(1)送料机构(2)直流皮带输送线(3)垂直机械手(4)悬臂真空盘式机械手(5)交流调频皮带输出线、颜色判别器等组成(6)PLC模块(7)变频器模块(8)电源模块(9)按钮模块和颜色判断模块;完成的任务为:把工件下料到指定位置,经送料机构处的传感器进行有料和姿势的检测以后,把工件推出送到第一条传送带上,传送带带动工件到指定位置后对工件进行颜色的判断,如果是红色且开口向上,真空盘式机械手就把工件直接送到出料口,如果是红色且开口向下的工件,先由垂直机械手把工件翻转180度,变为开口向上在由盘式机械手把工件送达出料口,但如果是黑色且开口向上,则需要对工件的内部进行检测,所以工件要先翻转180度,检测后,在翻回180度,再有吸盘将其送到出料口,如果是黑色开口向下,本身就进行了检测,所以只要将其翻转180度,让它开口向上,然后由盘式机械手将其送到出料口即可。送到出料口的工件由第二条传送带带动工件到达自己的区域。 本设计的工艺要求:(1)能正确判断工件的红、黑两种颜色;(2)能正确判断工件的姿势,开口情况;(3)能准确输送工件;(4)面板由按钮模块控制。(I/O分配图见附录图一) 生产线的工作程序如下(状态图见附录图二,梯形图见附录表三): 1、原点位置:垂直机械手在下位,气指张开,并在正面状态;输送带都停止;盘式真空机械手在出料的左侧;送料机构在后退位置;原点指示灯亮,当有任何一个元件不在原点位置,原点指示灯闪烁(每2秒闪烁1次),系统不能启动。系统运行后原点指示灯不作指示。 2、启动后,送料机把工件送至姿势判别位进行姿势判别(向上或向下)后,送料机构把工件送出;直流输送线动作;交流输送线停止。 3、直流输送线把工件送到颜色判断区,直流输送线停止; 4、如果判定红色工件开口向上,则由悬臂机械手送至出料口,交流输送线由低速转位高速,并把工件送到红色堆放区后,交流输出线再改为低速; 5、如果判断红色工件开口向下,由垂直机械手翻转180度,放下后,则由悬臂机械手送至出料口,交流输送线由低速转位高速,并把工件送到红色堆放区后,交流输出线再改为低速; 6、如果黑色工件开口向下,则由垂直机械手提起工件翻转工件开口朝上,放下后,再由悬臂机械手送至出料口,交流输送线由低速转位高速,并把工件送到黑色堆放区后,交流输出线再改为低速; 7、如果黑色工件开口朝上,则由垂直垂直机械手提起工件翻转180度后,向下作检查,1秒后再由垂直机械手再翻转一次使工件开口朝上,再由悬臂机械手送至出料口,交流输送线由低速转位高速,并把工件送到黑色堆放区后,交流输出线再改为低速; 8、生产线设置急停按钮。按下急停按钮后,系统运行全部停止。此时,若机械手夹持有物料,则应保持夹持状态。 设备的调试大纲: 1、安装与使用的环境 本次项目设计用的PLC型号是三凌FX2N—48MR,变频器型号是FR-E540-0.75K-CHT,PLC必须安装在通风透气阴凉的地方,环境温度宜在摄氏0至55度之间,相对湿度在70%以下,电源系统最好带隔离变压器,应远离大功率电子发射设备,如电火花等,要和易燃、易爆设备保持足够的距离。 2、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确保程序本身没有语法错误,PLC本身工作性能良好,电脑及连接适配器能正常工作,有独立可靠的接地线,保证设备不因静电出现功能紊乱,软硬件设备接线正确,供电正常。 3、调试步骤 ①分机构调试,先调试有料及姿势判别机构 ②接着调试颜色判别和垂直机械手机构 ③然后调试旋转机械手机构 ④最后调试交流输送带机构。要调整每个传感器的位置,机械装置的位置,确保动作到位 4、整体调试 在分步调试完成后,接下来就要进行整体调试了,看设备能否按照总体要求运行,各步之间的协调情况如何,有衔接不上的地方再作重新调整。 结束语:本设计主要用于一些物料需要进行颜色判断的场合,并进行分拣,在设计中解决了金属机械手在夹持工件中易损伤工件的问题,并精简了金属机械手的动作步骤,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但是在工件的检测的步骤还是比较繁琐,在今后的设计中应进一步的改进。 致谢:在我的论文编写中,韩亚兰校长、梁朝霞老师、王泽春老师给我很大的帮助,在次表示感谢!祝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切顺利! 参考文献: 1.《电工新技术教程》梁耀华等主编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6 2.《电工新技术教程实训指导》广东省电工新技术教程编审组编 2007 3.《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廖常初主编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2 4.《可编程序控制应用技术》陈金华主编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6 附录:图一I/O分配原理图 图二转态转移图 图三梯形图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真空浸漆机液位控制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