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向柱塞泵故障诊断与排除
轴向柱塞泵常见的故障有:排油量不足、执行机构动作迟缓,输出油液压力不足或压力脉动较大,噪声过大,泄漏,液压泵发热,变量机构失灵,泵轴不能转动等。产生这些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如下: 1、排油量不足,执行机构动作迟缓该故障原因与排除措施: 1)吸油管及滤油器堵塞或阻力太大:应及时清洗以排除阻塞。 2)吸油路管径过小:适当加大管径,使吸油路畅通。 3)液压油箱油面太低:应检查油量,适当加油。 4)泵体内没充满油,有残存的空气:应向泵内灌油排气。 5)密封不严,有空气进入:拧紧有关接头。 6)柱塞与缸孔或配油盘与缸体之间磨损:应更换接触面,保证良好接触。 7)液压泵内泄漏严重,造成容积效率低:适当修复液压泵。 8)柱塞回程不够或不能回程,引起缸体与配油盘间失去密封:系中心弹簧断裂所至,应检查并更换中心弹簧。 9)变量机构失灵,达不到工作要求:应检查并纠正调整误差。 10)油温不当或液压泵吸气,造成内泄漏或吸油困难:根据温升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油液,紧固可能漏气的连接处。 11)电机转速不够:找出原因,进行调整。 12)油的粘度过大:及时更换粘度适当的油液。 2、输出油液压力不足或压力脉动较大 该故障原因与排除措施: l)吸油口堵塞或通道较小:应及时清除堵塞,增大通油面积。 2)油温较高,油液粘度下降,泄漏增加:应控制油温或更换粘度大的油液。 3)缸体与配油盘之间磨损,柱塞与缸孔之间磨损,内泄漏过大:应及时修正或更换接触面。 4)变量机构偏角太小,流量过小:应将偏角调大。 5)中心弹簧疲劳,内泄增加:应更换中心弹簧。 6)变量机构不协调:若偶尔脉动,原因在油液,若经常脉动,更换变量机构。 7)液压泵效率太低:检查液压泵故障并加以排除。 8)溢流阀调整压力不足或发生故障:检修溢流阀,重新调高压力。 9)管道细长,阻力太大:适当加大管径,并调整布局。 10)油温较高,粘度下降,内部泄漏增加:查找温升的原因,采取降温措施。 3、噪声过大 该故障原因与排除措施: l)泵内有空气:应排气并检查进气部位。 2)轴承装配不当或单边磨损:应及时检查轴承损坏情况,及时更换。 3)滤油器堵塞,吸油困难:应及时清洗滤油器。 4)油液不干净:应抽样检查,更换干净油液。 5)油液粘度过大,吸油阻力大:应更换粘度较小的油液。 6)油液液面过低,液压泵吸空导致噪声:应加油并检查密封。 7)泵与电机安装不同心使泵增加了径向载荷:应及时修理或更换组件。 8)管路振动:应采取隔离消振措施 9)柱塞与滑靴球头连接严重松动或脱落:应及时检查修理或更换组件。 4、泄漏 若为内部泄漏,则故障原因与排除措施: 1)缸体与配油盘之间磨损:应修整接触面。 2)中心弹簧损坏,使缸体与配油盘之间失去密封性:应更换中心弹簧。 3)轴向间隙过大:应调整轴向间隙至规定范围内。 4)柱塞与缸孔之间磨损:应更换柱塞。 5)油液粘度过低,导致内泄:应更换粘度适当的油液。 若为外部泄漏,则故障原因与排除措施: 1)传动轴上的密封损坏:应更换密封圈。 2)各结合面及管接头螺栓螺母未拧紧,密封损坏:应紧固并检查密封性。 5、液压泵发热 该故障原因与排除措施: 1)内部磨损较大:应检查和研修有关密封配合面。 2)液压泵吸气严重:应检查油管密封部位,确保密封。 3)有相对运动的配合接触面有磨损:应修整或更换磨损件。 4)油液粘度过高,油箱容量过小或转速过高:应更换油液,增大油箱或增加冷却装置,或降低转速。 6、变量机构失灵 该故障原因与排除措施: l)在控制油路上出现堵塞:应净化液压油。 2)变量头与变量壳体之间磨损:应修理或更换。 3)伺服活塞、变量活塞以及弹簧芯轴卡死:根据具体卡死原因,换油或换件。 4)控制油路上的单向阀弹簧卡断:应更换弹簧。 7、泵轴不能转动 该故障原因与排除措施: 1)柱塞与缸孔卡死,原因是液压油脏,油温变化或高温粘结所致:更换粘度较小的液压油。 2)由于柱塞卡死或有负载启动,将滑靴拉脱:应更换或重新装配滑靴。 3)柱塞球头折断,原因是柱塞卡死或有负载启动:应更换。 换向阀常见的故障有:不换向、控制执行机构换向时,执行机构运动速度比要求的速度更低、干式电磁铁推杆处漏油、湿式电磁铁吸合释放过于迟缓、板式换向阀结合面渗漏油、电磁铁过热或烧坏、换向、换向有冲击和噪声等。产生换向阀常见故障及排除的方法如下: 1、不换向 该故障原因与排除措施: l)滑阀卡住,根据以下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1)滑阀阀芯与阀体配合间隙过小:检查间隙情况,修理或更换阀心。 (2)阀芯损伤,颗粒脱落污染油液,导致轴向液压卡紧:修理阀芯,更换新油。 (3)由于形状误差,阀芯与阀孔装配不同心,导致轴向液压卡紧:修正几何偏差及同心度。 (4)阀体或阀芯变形,导致阀芯卡住:重新安装并检查阀体和阀芯。 2)电磁铁故障,根据以下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l)电源电压太低,电磁铁推不动阀芯:检测电源电压。 (2)交流电磁铁因滑阀卡住,铁心吸不到底而烧毁:更换电磁铁。 (3)由于漏磁,吸力不足,推不动阀芯:检查漏磁原因,更换电磁铁。 3)液动控制油压太小,推不动阀芯:提高控制压力,检查弹簧是否过硬,必要时更换。 4)液动换向阀上的节流阀关闭或堵塞:调节或清理节流口。 5)液动滑阀两端泄油口没有接回油箱,或泄油管堵塞:接回油箱,清理回油管使之畅通。 6)弹簧折断、漏装、太软不能使滑阀换向或复位:检查更换或不装。 7)电磁换向阀专用回油口没有接回油箱或回油路背压太高,造成阀芯不能正常工作:使回油路畅通,降低管路背压。 8)电磁换向阀因为垂直安装受阀芯衔铁重力影响不能正常换向:电磁换向阀中线必须按水平方向安装。 2、控制执行机构换向时,执行机构运动迟缓该故障产生的原因是换向推杆长期撞击磨损而变短,或衔铁接触点 磨损,阀芯行程不足,开孔及流量变小,应更换推杆或电磁铁。 3、干式电磁铁推杆处漏油 该故障原因与排除措施: 2.3.1轴向柱塞泵故障诊断与排除 轴向柱塞泵常见的故障有:排油量不足、执行机构动作迟缓,输出油液压力不足或压力脉动较大,噪声过大,泄漏,液压泵发热,变量机构失灵,泵轴不能转动等。产生这些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如下: 1、排油量不足,执行机构动作迟缓 该故障原因与排除措施: 1)吸油管及滤油器堵塞或阻力太大:应及时清洗以排除阻塞。 2)吸油路管径过小:适当加大管径,使吸油路畅通。 3)液压油箱油面太低:应检查油量,适当加油。 4)泵体内没充满油,有残存的空气:应向泵内灌油排气。 5)密封不严,有空气进入:拧紧有关接头。 6)柱塞与缸孔或配油盘与缸体之间磨损:应更换接触面,保证良好接触。 7)液压泵内泄漏严重,造成容积效率低:适当修复液压泵。 8)柱塞回程不够或不能回程,引起缸体与配油盘间失去密封:系中心弹簧断裂所至,应检查并更换中心弹簧。 9)变量机构失灵,达不到工作要求:应检查并纠正调整误差。 10)油温不当或液压泵吸气,造成内泄漏或吸油困难:根据温升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油液,紧固可能漏气的连接处。 11)电机转速不够:找出原因,进行调整。 12)油的粘度过大:及时更换粘度适当的油液。 2、输出油液压力不足或压力脉动较大 该故障原因与排除措施: l)吸油口堵塞或通道较小:应及时清除堵塞,增大通油面积。 2)油温较高,油液粘度下降,泄漏增加:应控制油温或更换粘度大 的油液。 3)缸体与配油盘之间磨损,柱塞与缸孔之间磨损,内泄漏过大:应及时修正或更换接触面。 4)变量机构偏角太小,流量过小:应将偏角调大。 连铸机液压系统故障现象与分析 l)推杆处密封圈磨损过大:应及时更换密封。 2)电磁滑阀两端泄油腔背压过大而向推杆处漏油:单独回油箱以减小背压。 4、湿式电磁铁吸合释放过于迟缓该故障原因与排除措施: 电磁铁后端密封螺钉处有空气没有释放掉,压缩空气形成阻尼,造成动作迟缓,安装时应该先拧开密封螺钉,油充满后再拧紧密封。 5、板式换向阀结合面渗漏油 该故障原因与排除措施: l)安装螺钉拧得太松:应拧紧螺钉。 2)安装底面加工精度差:应确保安装底面加工精度。 3)底面密封圈老化失去密封作用:应更换密封圈。 4)螺钉材料不符,拉伸变形:应按要求更换紧固螺栓。 6、电磁铁过热或烧坏 该故障原因与排除措施: l)电源电压高,引起线圈发热:应将电压降至规定范围内。 2)电磁线圈绝缘不良:应更换电磁铁。 3)换向频繁造成线圈过热:改用湿式直流电磁铁。 4)电线焊接不好,接触不良:应检查并重新装配。 5)电磁铁中心与滑阀轴线不同心:应拆卸后重新装配。 6)推杆过长与电磁铁行程配合不当:应修整推杆。 7)干式电磁铁进油液而烧毁线圈:查找漏油处并更换密封圈。 7、换向不灵 该故障原因与排除措施: l)油液混入污染物,卡住滑阀:应清洗滑阀,更换油液。 2)弹簧弹力太小或太大:应更换合适弹簧。 3)电磁铁铁芯接触部位有污染物:应清除污染物。 4)滑阀与阀体间隙过小或过大:应修理或更换。 5)电磁换向阀的推杆磨损后长度不够或行程不对,阀芯移动过小,引起换向不灵:应修理或更换推杆。 8、换向有冲击和噪声 该故障原因与排除措施: l)液压换向阀滑阀移动速度太快,产生冲击:调小液动阀上单向节流阀节流口,减慢滑阀移动速度。 2)液动换向阀上的单向节流阀阀芯与孔配合间隙过大,单向阀弹簧漏装,阻力失效,产生冲击:应补装弹簧,修整到合理间隙。 3)电磁铁的铁芯接触面不好:应清除异物,修理铁芯。 4)液压冲击使配管和其他元件振动而形成的噪声:应控制回路压力差。 5)滑阀时而卡住时而动作或局部摩擦力太大:应修理或更换滑阀。 6)固定电磁铁的螺栓松动而产生振动:应紧固螺栓并加防松垫圈。 7)电磁换向阀推杆过长或过短:应修理或更换推杆。 8)电磁铁吸力过大或不能吸合:应修理或更换电磁铁。
![](http://src.gongkong.com/website/gongkong/images/news/icon.png)
提交
超越传统直觉,MATLAB/Simulink助力重型机械的智能化转型
新大陆自动识别精彩亮相2024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
派拓网络被Forrester评为XDR领域领导者
智能工控,存储强基 | 海康威视带来精彩主题演讲
展会|Lubeworks路博流体供料系统精彩亮相AMTS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