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应用设计

>

电离辐射知多少

电离辐射知多少

2013/10/30 13:44:44
虽然日本福岛核事故已经过去两年了,但是时至今日人们对核泄漏事件还是心有余悸。2013年7月12日,广东江门爆发反核活动,大量民众街头聚集,抗议政府在鹤山建核原料项目,群众对与项目的核污染、核辐射等问题都产生了担忧。“摄入过量的电离辐射会引起生理病变”的话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那到底什么是电离辐射?我们的生活中哪里存在着电离辐射?怎样才算“过量”?真的会引起病变吗?

辐射主要分两类

要了解辐射的危害,就要先弄清楚什么是辐射。首先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温度零度以上,都会以电磁波和粒子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而我们将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被称为辐射。辐射一般可根据其能量的高低及电离物质的能力分类两类: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
通俗来讲,非电离辐射是指不能使物质发生电离的辐射,其能量较电离辐射弱,它不会电离物质,人们通常所说的“电磁辐射”就是属于非电离辐射。虽然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电磁辐射,手机、电脑、无线路由器、微波炉、电吹风、打印机、高铁、电网基站、高压电塔等,但由于电磁辐射的能量低,不足以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所以对人体的危害较小,我们无需过度担心。
而电离辐射指能够使物质发生电离的辐射,通常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高频率的电磁波所产生的,如X射线、γ射线;另一类是由高能粒子束产生的,如α、β 粒子或中子束等。核辐射、X射线、中子辐射就是属于电离辐射。我们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电离辐射包括医院的CT、X光、胸透,以及一些放射性物质,地铁安检仪所用的X射线也属于电离辐射。因为电离辐射的能量大,能使物质发生电离,使生物组织产生化学变化,对生物构成伤害。所以我们的确要注意电离辐射的防护。

摄入多少剂量的电离辐射才叫过量

经过以上的解释,我们可以肯定摄入过量的电离辐射是会引起生理病变的。那么到底摄入多少剂量的电离辐射才算过量呢?
实际上,我们生活的自然界中本身就存在天然的辐射量,主要自石头、泥土及建筑材料中的放射性气体、空气、食物、以及宇宙射线等。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的报告指出天然本底辐射每年对个人的平均辐射剂量约为2.4mSv/年。
根据《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的基本安全标准》和国家标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规定:对公众年平均有效剂量限值为1 mSv/年,也就是说一般公众一年承受的非自然辐射的上限为1mSv(不包括医用辐射和天然本底辐射)。 
同时国家标准也对辐射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进行规定: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要小于20 mSv/年。而现在暂时没有相关标准对个人安全剂量限值(包括医疗辐射)做一个定量规定。

 
如何避免摄入过量的电离辐射

我们知道过量的电离辐射可以引起皮肤损伤、造血障碍,白细胞减少、生育力受损、胎儿的死亡和畸形甚至癌症。那么我们生活中能接触到电离辐射有哪些呢?我们又能怎样避免摄入更多的辐射呢?
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会接触到的人工辐射有:医疗辐射、安检辐射、核电站附近的环境辐射。其中医疗辐射所产生的世界人口年均有效剂量占人工辐射源总年均有效剂量的95%以上,我们熟悉的X光、CT、透视、伽马刀都属于医用辐射。因为医疗辐射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一般能量较大,1次胸部CT的照射剂量就达到了7-10 mSv,所以我们建议每人每年在健康体检中应用放射检查技术不超过1次。而且在接受X射线照射,我们也必须对邻近照射的敏感器官和组织(眼睛、甲状腺、性腺等)进行屏蔽防护。而院方有义务对于医院放射场所的辐射漏射线进行定期的监测,保证医生与患者远离辐射危害。
至于安检辐射是我们几乎不能避免的,毕竟有谁平常不坐地铁、不坐火车。但包裹安检仪的辐射剂量要远小于医用X光诊断,我国标准 GB 15208.1-2005《微剂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规定X光安检仪的单次检查剂量不应大于5µGy,同时在距离设备外表面5cm的任意处(包括设备入口、出口处)。只要是正规厂家的合格质检产品,X射线安检机的泄漏剂量还是在安全范围内的。但是有些乘客为了赶时间,将手伸进遮挡条拿包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所接受的辐射量,应当尽量避免。同时建议地铁部门可以对X射线安检仪的泄漏剂量做定期检测,也是对乘客和工作人员的一份安全保障。同样的,核电站附近也应该加强漏射线的监控,保证周围居民的生命安全。

远离电离辐射,加强漏射线检测

    之前看到一个新闻,在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之后,央视记者前往灾区报道,拍摄结束后当地工作人员使用福禄克451B电离室巡检仪对记者进行一次辐射检测。记者利用该仪器很快就检测出了当时的辐射剂量。福禄克451B利用电离室原理,快速准确检测α、β、γ以及X射线等辐射剂量值,可以广泛应用在医院、政府机构、安检消防部门、X线设备制造商、核电站等场所。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防护到位,相关机构加强漏射线检测,电离辐射就不再可怕!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助力企业恢复“战斗状态”:MyMRO我的万物集·固安捷升级开工场景方案

车规MOSFET技术确保功率开关管的可靠性和强电流处理能力

未来十年, 化工企业应如何提高资源效率及减少运营中的碳足迹?

2023年制造业“开门红”,抢滩大湾区市场锁定DMP工博会

2023钢铁展洽会4月全新起航 将在日照触发更多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