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业走向自动化生产 变身先进制造
摘要:
纺织服装业走向自动化生产 变身先进制造
机器改变劳动密集模式
“落针准确,设备开动就能缝制出精美的平行线迹和正面线迹,高速缝纫且线迹美观,相当于十余个人的工作量。”名菱工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的最新科技产品——直接驱动式程序式电脑花饰机,突破了世界上最快的缝纫速度,与传统机型相比机械操作时间缩短了约28%,耗电却减少了约15%。
目前,厚街已有600家鞋机生产销售企业,鞋机业以节省人力、自动化、智能化为主攻方向,产品创新力度、速度已经走在意大利、台湾鞋机业前面。在厚街宏运鞋业,工厂引进现代化的设备代替人工,工厂仅在针车这个流程上使用机器就节省了30%的人力,全厂工人减少了40%,但每名工人年产值从1500双增加到2000双,生产产值却与此前持平。绿洲鞋业使用先进机器后,仅“成型”生产线就从原来每条100人减少至85人左右。
通过使用先进机器设备越来越多,原本以劳动密集为特征的东莞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企业逐渐走向自动化生产,变身为“先进制造”。大朗是全球最大的毛衣加工集散基地,最多时大朗的传统织机有将近50万台,但其效率比较低。由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研发的自动化装备改变了这一切,大朗用不到5万台的数字织机就已超过原来50万台传统织机的产能。在工人由最高峰的约15万人减少到9万人之后,大朗工业总产值由2009年的120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90.6亿元,2014年年产毛衣4亿件(套),年毛衫的出口总额超过20亿美元,约占全国毛衫产品出口的30%。
品牌的胜利
提升“微笑曲线”中间部分技术含量的同时,东莞的纺织服装鞋帽行业一改过去单一为外商配套加工、贴牌生产的经营模式,涌现了一批自有品牌企业,致力于“微笑曲线”两端的研发设计和市场。1999年,以纯从批发市场撤出,放弃批发生意,转向建设品牌专卖道路,它的成功激励松鹰、小猪班纳、颖祺、远梦、百思特等一批企业逐渐踏上品牌建设的征程。都市丽人、搜于特(002503,股吧)等品牌还放弃原来的车间和生产能力,而在品牌营销、研发、设计师招聘和培养、市场定位、渠道开发等领域苦下功夫,最终成功实现了上市。
在东莞的高端百货商场第一国际,一家名叫tibaoaucheho的品牌男鞋店尽显格调,这里的男鞋2000元起价、贵到上万元。除了东莞之外,目前该品牌店只开在全国的一类市场——从北京的燕莎到广州的奢侈品中心太古汇。该奢侈品牌的拥有者其实是东莞一家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琪胜鞋业。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上,中国体育代表团所穿的皮鞋都来自厚街琪胜鞋业,其中包括姚明的“巨人之鞋”。 目前,东莞作为全国首批十大纺织产业基地之一,拥有虎门服装、大朗毛织、厚街鞋业3个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和中国品牌服装制造名镇等一批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全市纺织服装鞋帽产业有7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其中东莞以纯集团主营收入为68亿元;各类纺织服装鞋帽名牌名标54个。
东莞纺织服装鞋帽产业品牌的创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多层体系的构建和经历演化过程,包括企业品牌群、产业集群品牌、国际性区域产业品牌。如虎门镇,通过培育品牌、打造虎门服装创新中心、营造消费环境、积淀时尚文化等方式来实现产品升级,改造提升服装产业。大朗镇对毛织产业进行营销策划,拨出专款100多万元在国内乃至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大朗”、“大朗毛织”商标进行了注册,成功打造了“大朗毛织”这个区域品牌。
生产性服务业的形成
东莞纺织服装鞋帽行业进军高端的破冰之举,还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2.5产业”上。虎门镇以服装产业集群为依托,以完善服装产业链为支撑,以国际服装交易会为载体,使得企业拥有原料加工和咨询培训等配套,并形成从人才、装备、设计、生产、销售、配套和一体化服务的产业结构网络。“织城”大朗同样注重完善城市平台,目前形成了8.9平方公里的毛织商贸区、5条毛织专业街,实现了产业高端资源集聚。鞋业的转型更加令人瞩目。由于人力成本及原材料等要素价格上涨,东莞不少制鞋企业转移向成本更低的东南亚等国家。在东莞市鞋业商会秘书长刘伟看来,目前鞋企的外迁,只是生产环节迁出,但是原料采购、产品研发等功能依然保留在东莞。他认为,东莞制鞋业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原材料和技术已经非常完备,成熟的工程师也都集中在此,这是东莞最大的优势。大量研发公司在东莞落根,目前厚街目前拥有近500家鞋业研发公司,东莞规模以上鞋企85%以上都成立了研发部门。目前全球鞋业70%的中高端贸易订单都在东莞接单,大部分在莞生产,部分发散到全国各地,包括浙江、温州等企业的订单都是从东莞发出。中国最大的女鞋生产企业之一华坚集团,在厚街镇政府支持下成立的世界鞋业总部基地今年开业,瞄准全产业链的整合,为当地中小鞋企提供服务。华坚集团的负责人说:“这里是研发中心、贸易中心,也是采购中心、检测中心、快速打样中心……跟鞋子有关的一切服务我们都能提供,为中小鞋企节省成本,赚更多钱。” 随着产业的转型,厚街鞋业从业人员由2008年的14.7万人下降至13.5万人,专业设计、管理人员比重则由12.5%上升至16.8%。华坚集团董事长张荣华分析,东莞已形成的贸易、新材料研发这些成果不会消失,未来贸易、结算、研发、人才培训才是东莞鞋业的空间所在。大型鞋企绿洲鞋业公司的总经理甚至自信满怀地宣称“在制鞋行业正在出现"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全球制造"转变的趋势。”
提交
超越传统直觉,MATLAB/Simulink助力重型机械的智能化转型
新大陆自动识别精彩亮相2024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
派拓网络被Forrester评为XDR领域领导者
智能工控,存储强基 | 海康威视带来精彩主题演讲
展会|Lubeworks路博流体供料系统精彩亮相AMTS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