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V 无功补偿技术路线分析
一、简介 伴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和功率开关管的进步,无功补偿技术手段发生了显著变 化,形成当前的无源补偿(阻抗型补偿技术,TSC)和有源补偿(逆变电源型补偿 技术,SVG)两种技术路线。针对补偿对象不同,无源补偿包括投切电容型与控制电 抗型两种,分别用于补偿感性无功功率和容性无功功率。有源补偿是基于PWM 变 流技术,逆变电压的幅值和相位均可以控制,既可以补偿感性无功也可以补偿容性 无功。
二、SVG 存在的问题 SVG 技术作为新技术,具有无级调节,可连续调节补偿容性或感性无功,响应 速度快等优点,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1) 电压闪变较大的工业场合,SVG 能否可靠运行? SVG 控制环节一般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模型;为了降低成本往往使用多个 变流器单元并联形式进行补偿,设备复杂度高,控制难度大,电压闪变过大时,可 能会导致控制模型崩溃,补偿设备烧毁或者保护,退出补偿。而TSC 补偿控制不依 赖于电压,电压闪变过大时仅仅会一定程度影响补偿效果。 (2) 单机容量过小
大容量补偿需要占用更多的空间当前市场几大主流的SVG 设备,单机电流至多300~400A,即便全部输出基波容性无功,补偿容量也不过260kvar。超过这个容量,需要并柜,占用配电房更多空间。而TSC 可以单机做到600kvar 甚至更大。 (3) 成本高 SVG 当前的制造成本约为300 元/kvar,市场售价一般至少在500~600 元/kvar。 300kvar 的补偿容量,市场价格在15 万元左右。同样容量的TSC 设备价格至多为5~6 万元左右。 (4) 客户是否需要既能够补偿感性又能够补偿容性无功? 对于一般性的负荷,比如轧钢厂,塔吊,电焊机厂,负荷均为感性无功,并不 需要补偿容性无功,此时SVG 的容性补偿功能失去意义。对于客户来说属于资金浪 费,反而是TSC 补偿功能确定经济实惠。 (5) 现场是否均需要无级调节补偿无功? SVG 补偿输出无功连续可调是其显著优势,在不超过额定容量条件下可以将当 前的无功完全补偿。是否所有的现场均需要如此精细化的补偿呢?TSC 通过合理设 置补偿阶梯容量差异,同时使用三角形分相补偿技术,可以将补偿阶梯更加细化, 可以基本达到和SVG 一致的补偿效果
三、无源补偿技术解析 在新技术不断涌现的同时,无源补偿技术仍然在向前发展。无源补偿技术演进 方向主要包括:
(1) 控制算法优化,检测速度快,控制器智能化程度更高;
(2) 投切开关可靠性更高,投切涌流更小,投切速度快,保护功能更为丰富;
(3) 优化生产工艺,逐步实现控制、投切开关、电容、电抗融为一体。
1、控制器 控制器是补偿设备的大脑,需要实时检测计算负载无功,控制不同容量的电容 器组投入电网实现无功补偿。控制器直接影响补偿效果。
控制器的演进方向: 当前市场的无功补偿控制器,均是通过输出开关量信号控制投切开关。基于开关量输出控制,投切器实际处于一种“失控”的工作模式,控制器无法获取投切器的状态。后续的检修维护难度增大。控制器采用通讯控制,双向实时传输状态数据与控制指令,可提高整机的智能化程度。
更快的的负载无功分离算法。 三角形分相补偿技术,可以校正有功不平衡,同时对于不平衡无功补偿,可以减少星形接法电容器使用(星形支路成本更高),分相补偿可以实现,补偿阶梯更细,避免传统的三角形共补,星形分补带来的补偿阶梯大,星形支路多。 优化人机界面,操作模式,使设备智能化程度更高。
2、投切开关 投切开关是补偿设备的躯干,投切开关决定设备的可靠性。投入无涌流,投切速度快,投切可靠是基本要求。
投切开关的演进方向为:
(1) 更快的投切速度,跟踪快速波动的负荷,实现动态补偿;
(2) 分相独立控制,实现不平衡补偿;
(3) 与控制器双向传输数据,实现状态信息上传;
(4) 更小的投入涌流。下面介绍一下投切开关的演变。 2.1 交流接触器 通过交流接触器控制电容器从电网中投入或者切换。交流接触器可能在任意时刻投入或者切除电容器。我们知道电容电压不能突变,投入或者切除瞬间,将会带来极大的冲击涌流,有可能烧毁接触器或者电容器;同时接触器响应速度较慢,无法跟踪快速变化的负荷,不仅不能很好的补偿无功,反而由于动态性能慢,带来新的无功开销。 2.3 复合开关=可控硅+机械开关并联组合 投入过程,首先过零触发可控硅来投入电容器,然后接通机械开关维持电容器投入;切除过程,首先发出触发信号使可控硅导通,然后断开机械开关,最后撤销触发信号使可控硅电流过零关断,避免了机械开关断开时的电弧,提高了机械开关的寿命。 从上面的描述来看,这个投入过程需要经历:触发可控硅->接通机械开关->断开可控硅;切除过程:触发可控硅->断开机械开关->断开可控硅。从这个流程上看,响应时间很慢,同时不适合频繁投切操作。
具体时间: 响应时间:≤150ms 每次接通和关断间隔:≥1 秒 连续两次接通间隔:≥120 秒
2.4 同步开关 为了实现同步开关功能,控制机构必须对电源的周期及相位进行准确地检测。由于机械开关接点的动作较慢,通常由发出驱动信号到接点动作到位需要若干毫秒的延时时间,因此控制机构必须能够确定接点的动作延时时间,以便提前发出动作信号,从而保证接点在需要的时刻动作到位。通常的开关在接通与断开的过程中延时时间是不同的,因此控制机构在接通与切除的过程中要使用不同的提前量。由于机械接点的动作延时时间受环境以及电源等诸多因素影响,因此控制机构必须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保证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能够实现同步操作。这也是同步开关的关键技术所在。同步开关的操作间隔仍然在30 s 以上,对于动态补偿效果仍然不够好。 2.5 双向可控硅型(TSC 技术基础) 使用反并联晶闸管组成双向可控硅投切开关,具有的优点:投切速度快,动态补偿效果好;无触点,开关次数远大于机械开关。当前市场tsc 设备采用的可控硅两端电压为零时触发晶闸管投入,此时仍然存在很大的投入涌流,只有选择在电网电压峰值处投入电容器,投入涌流基本没有(电容器要预先充电。)先进双向可控硅控制技术应该包含以下几点: (1)电容器预充电技术,保证电容残压维持在电网电压峰值,投入时刻在电压峰值投入,既能够实现零电压,也可以实现零电流,无任何涌流 (2) 切除时,电容器电压会高于电网电压峰值,为了保证投入快速型,可以控制可控硅在合适的时刻放电至电网电压峰值,通过这种方式使得电容残压维持电网电压峰值,可以使动态投入速度达到20ms。 (3) 可控硅存在一定的功率消耗,因此需要设计智能测温调速风冷散热热器,保证可控硅散热良好。 (4)完善的故障保护,投切开关状态数据上传控制器,智能化高。
3、优化生产工艺,逐步实现控制、投切开关、电容、电抗融为一体 优化生产工艺,实现标准化生产一直是制造业的目标。标准化的生产,可以减少非标 生产带来的工时浪费,提高劳动效率。控制、投切开关、电容、电抗融为一体,当前有两种模式:控制+补偿支路(投切开关、电容、电抗);智能电容器
3.1 控制+补偿支路 投切开关与电容电抗融合为一体,按照标准化产品制造,可以极大的简化整机成套的复杂度。通过不同的补偿之路搭配而成就可以获得不同的补偿容量,整机成套只需要简单的连接一次线和二次线。 3.2 智能能电容器 检测控制、投切开关,电容器封装在一个结构件中。
提交
3厘米的坚守,“数说”鸿康电器智造之策
披荆斩棘再获佳绩,“鸿康”荣获“上海名牌”称号
鸿康电器:滤波器的功能及其应用
恭喜鸿康荣获2016年度上海名牌产品企业
谐波滤波器说明与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