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应用设计

>

一大波工业园想孵化“互联网+制造”,但他们该怎么做?

一大波工业园想孵化“互联网+制造”,但他们该怎么做?

2016/6/6 11:05:37

  目前消费互联网项目开始变得有点冷,投资人也开始重点关注企业服务类(B2B)的创业项目,同时政府部门也在大力推行 “工业互联网”“互联网 + 制造”,很多工业园区也开始顺应潮流推出一些众创空间,那么,问题来了,现在关于工业类的创业项目其实很少,到各个孵化器去看看,貌似很多工业园区的孵化器里面找不到什么跟工业有关的项目,这个问题很让是一些工业园区的领导感到困扰。

  关于 “互联网 + 制造” 到底要做一些什么事情,互联网上媒体上专家们讨论的大都是一些概念上内容,投资人平时谈的更多的 B2B 电商和 SaaS 软件,企业的真正实践也不多,创业者在这方面的项目也很少。

  本人一直在制造行业担任生产、技术、设备等部门管理层工作,最近两三年对于互联网如何与工厂制造业务融合,提升工厂的效益和效率进行了较多观察和思考,并且最近也在从事一个工业共享经济 “拼库” 项目的创业,可以从多年制造企业管理人员、创业者、互联网的观察者的三重身份提出一些比较新的观点。

一、工业园区的企业对于互联网的的需求分析重在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的互联网项目

  虽然现在关于工业 4.0 的讨论在学术层面比较热,但是除了少数海尔、格力这种世界级水平的企业,大多数企业实际上近期对于工业 4.0 的需求并不大。

国企: 除了汽车合资企业,国企占据的主要是跟资源有关的一些行业,生产性质对智能制造需求不高。

  民企:民企的工业现代化水平大多属于 2.0 时代,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较低,跟工业 4.0 还隔的比较远,同时由于工业 4.0 转型升级往往意味着较大的设备投入和技术投入,目前制造业效益不好,也没有钱投入。

  外企:外企的工业现代化水平较高,一般在 2.5-3.0 之间,但是,外企在中国的公司基本上重大问题依靠总部决策,不会积极响应政府的 “互联网 +” 的战略;目前这些外企在中国的高层由于任期的限制,重点关注的还是短期(1-2年)和中期的规划(3-5年),这个时候的重点关注还是 “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的决策。

  所以,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企业需要与互联网进行融合拥抱,但不是大规模的转型升级,而是希望通过一些比较少的互联网软件投入和小的智能硬件投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企业愿意为这样的创业项目买单,这是我们工业园区扶持一些企业服务类(B2B)项目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工业园区应该为企业引导和扶持什么类型的” 互联网 + 制造 “创业项目?

  “互联网 + 制造” 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主要途径:首先通过工厂管理移动化实现企业生产运营状态的信息化和数据海量化;其次通过资源互联网共享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然后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最终实现中国的制造业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弯道超车。

  上述移动化、共享化、大数据的解决方案的实现过程中,就会有很多 “互联网 + 制造” 的创业项目诞生,这样的项目需要工业园区和孵化器进行关注、扶持和帮助。

(1)移动化:通过移动化,实现工厂管理状态的信息化和数据海量化

  虽然现在很多公司导入了各种系统进行信息化,企业的底层员工都开始使用电脑输入和收集生产运行数据,但实际上效果并不理想,比如工厂的设备故障信息、备件库存信息、品质状态记录不准确和不全,之所以这样,因为现状都是通过人工记录然后再进行电脑输入,这种体验不好。从移动互联网颠覆传统行业的成功经验来看,滴滴打车与传统电话叫车的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叫车体验上的差距;支付宝与银行卡的支付本质上也没有区别,只是支付体验上的差距。

  因此,工厂要真正实现信息化,首先就是改善信息收集的体验。当操作人员收集信息(比如品质数据、设备故障信息、备件出入库信息)不再是通过笔 + 纸 + 电脑,而是通过手机的 App 工具(包括蓝牙技术、beancon 等智能硬件)简单的扫扫码、语音输入或者智能硬件就能进行数据收集的时候,那么工厂可以得到大量真实的数据。

  从另一个角度看,消费领域的移动应用技术其实都可以应用到工业生产领域,比如二维码在消费领域被开发出十几种应用场景,但二维码在工厂的也可以找到多种应用场景。Google 眼镜用在消费领域是失败了,但换个思路看,其实 Google 眼镜最好的应用场景在工业领域,如果生产出维修工用的 Google 眼镜,可以将设备故障的维修情况全面记录下来,那将是一个非常好的维修辅助工具。

  本人这几年在制造工厂工作的时候,花了很多时间调查研究移动互联网在消费领域的成果能否应用到工厂,改善工厂的管理效率。大多数情况下,我都发现这些消费领域的移动互联网成果都可以容易的转化应用到工业生产领域,这里就蕴藏着很多的创业机会。

  对于企业来说,也是非常欢迎这类移动应用的,比如,现在很多工厂会请外边的公司做一些电子生产看板,一般需要投资几万元,而且数据管理并不很方便,如果用 App 的思路来做生产看板的话,一个 APP 假如有 100 家工厂使用,分摊到一个工厂售价也不过两三千元,而且 APP 的数据非常容易查询,管理人员不用到现场技能知道现场的生产情况,体验很棒。

(2) 共享化:通过信息连接实现资源共享,降低生产成本

  在企业进行信息收集后,除了企业内部分析使用改善内部管理,还可以把不同企业的数据与数据进行连接,通过信息的连接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利用,这就是工业领域的共享经济。

  举例来说,以本人比较深入研究的工厂维修领域为例,这是一个真正万亿级别的市场,如果我们能够把备件的信息连接起来的话,那么,我们可以降低企业的备件库存成本;如果我们还能够将维修人员的信息连接起来的的话,我们就可以实现互联网方式的维修外包,降低企业的维修人员成本;如果我们把设备维修经验共享的话,我们就可得到工业维修行业的 “维基百科”。

  以备件共享 “拼库” 系统为例,拼库的业务实现逻辑:用户通过一套 Web 软件系统,将备件的库存信息提交给 “拼库” 平台,“拼库” 系统则汇总统计特定行业和特定地区的备件库存信息,从而实现某些特定行业和特定地区的备件库存共享,帮助企业大大降低备件的库存成本。

  因为很多共享经济创业项目是在垂直行业实施的,而中国的行业分类比较多,这也意味着工业领域里有很多共享经济的创业机会等着我们去挖掘。

共享经济一个很大的优势,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管理效率的大幅提升。一个日本工厂使用精益生产的管理方式也许可以将库存降低 10%,但是如果用类似于 “拼库” 的共享经济系统,可以使备件库存降低 30%,从而使中国的制造管理水平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弯道超车。

  大力发展工业企业的共享经济,对于提高中国的制造业竞争力至关重要,因为中国企业集中化程度不高,中小企业有将近 4000 万,这是与国外德国、日本、美国不同的国情,工业 4.0 与大多数企业关联不大,但共享经济与所有中小企业有关,能够大大帮助所有中小企业(而且由于国内企业原创技术不多,信息共享障碍门槛比日本德国这些发达国家较低)。

(3) 大数据:通过海量数据挖掘,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我们知道,大数据可以应用到互联网医疗和精准营销等方面,其实类似的思路也完全可以用于工厂老板比较关心的设备管理、安全管理、品质管理等日常管理。

以医疗大数据为对比,我们可以把每一台生产设备看作一个人,中国有 10 亿手机用户,同时也有上亿台生产设备,设备也会出现故障(人的生病),设备的故障的机理某种程度上也与人的疾病相似(设备故障与预防性维护和使用环境有关,人的生病与缺乏锻炼和生存化境恶化有关等等),那么设备的维修也同样可以运用医疗互联网大数据的思路进行开发。

  又比如,互联网精准营销,通过收集用户的大量上网行为进行分析,实现精准营销。在工厂同样可以运用这种思路,比如安全管理(品质管理),我们可以给员工提供一些可穿戴用品,分析和捕捉某些员工的不安全(或者不符合品质要求)的作业行为,然后在他进行作业的时候及时给予进行特定的提醒。

  将大数据分析运用到企业管理中,会大大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如果中国的企业在这个领域里有所成就,就有可能使中国的管理水平接近甚至赶超国外的管理水平。

三、工业园区应该如何扶持这些项目

(1)对于移动化的应用工具,提供一些必要的资金支持

  只有这些移动化的应用工具普及之后,才可以推进企业真正走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因此,大力发展适用于工厂移动应用产品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很多移动化的应用 App 都属于小而美的工具应用,也许大多数项目的价值仅在几十万至几千万元左右,大一点的投资公司不会感兴趣(VC 现在的所谓投资逻辑是市场规模百亿元以下的基本忽略),工业园区在这个领域可以给予一些扶持和支持,让苏州上千个 App 外包公司将开发资源转移到真正能给企业带来效益的移动应用 APP 项目上,而不要在浪费在很多价值不高的校园项目、社交项目、O2O 项目上。

(2) 对于共享经济项目,提供一些园区内的企业资源对接

  苏州工业园区汇聚了大量优质企业,这是苏州工业园区吸引全国各地工业创业项目的一大优势。如果能把这些潜在的优势转化为对创业企业的实实在在的扶持,那么就会吸引很多外地创业者到苏州来创业。

  共享经济项目,往往对企业的用户数量有一定的要求,这类项目需要大量融资,而且这类项目冷启动(从 0 到 1 的过程)有点困难,如果苏州工业园区能够利用自己的一些影响力帮助这些企业在最初的阶段对接上百个客户资源,那么就帮助企业度过了从零到一的冷启动艰难时刻,有了这些初步客户资源的数据,融资也就顺理成章,企业就能够走入快速发展的道路(“拼库” 需要这样的创业支持)。

(3) 对于大数据项目,工业园区可以提供一些计算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支持

  大数据的项目,由于要存储大量的数据,可能会造成数据计算投入成本较高,工业园区可以考虑帮助解决一些计算资源的问题。同时,大数据的人才相对稀缺,对于稀缺的人才,工业园区也要有一定的政策鼓励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的大数据人才加入到苏州的创业企业中。

  虽然大多数投资界目前对于企业服务的关注还主要在 B2B 电商和一些 Saas 软件上,然而,这类两类项目无论是在数量和体量上都与 “工业移动应用” “工业共享经济” “工业大数据” 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举例来说,投资人关注的备件 MRO B2B 电商项目最多也只是帮助企业小幅度降低一些采购成本,而且这类项目反展受地理限制不能做大,而 “拼库” 一类共享经济项目可以大幅降低采购数量成本,而且扩张不受地域限制,这两类项目的发展潜力是不一样的。这 3 类项目中也会诞生未来的 “工业独角兽” 项目,举例来说,共享经济已经在消费领域有 Uber 和 Airbnb 这样的百亿美元级别的企业,中国的制造业占世界比重 20%,没有理由不产生几个百亿美元级别的工业共享经济项目。扶持和成就这些工业类的 “独角兽” 也就是苏州工业园区成为中国甚至世界 “制造 + 互联网” 的重镇的必修课。

  苏州工业园区在这方面优势很多,政府的投入力度也相当大,投资者、孵化器、创业者、软件开发人员都比较关注工业互联网,创业氛围较好,比较适合 “互联网 + 制造” 的创业发展,本人作为一个家在上海的创业者,如今却把苏州当成了自己的主要创业活动场所;如果未来苏州工业园区展现出更多的发展 “互联网 + 制造” 的雄心和魄力,出台一些比较逼格的扶持政策,相信未来很多工业制造领域的全国优秀创业者也会做出与本人一样的选择。

来源:36氪   作者彭国华,拼库创始人

审核编辑(
王静
)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超越传统直觉,MATLAB/Simulink助力重型机械的智能化转型

新大陆自动识别精彩亮相2024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

派拓网络被Forrester评为XDR领域领导者

智能工控,存储强基 | 海康威视带来精彩主题演讲

展会|Lubeworks路博流体供料系统精彩亮相AMTS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