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2016:信息化的变革风口
随着制造业在贸易活动、产品价值链以及客户供给等环节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对灵活性和时效性的诉求。2016年,我们将见证制造业的一场信息化革命。面对机遇和挑战,制造业内的调整势在必行。而所有基础环节的信息化都指向同一个方向:引入信息化系统。而在客户联系人、订单跟踪、合同、后勤、物流、库存等基础环节没有实现系统化之前,上游、制造环节、产品追踪都只能是纸上谈兵。
信息化进程将提高整个制造业的基准
制造业在不久的将来会运用新技术来完成对现有生产、操作模式的转型,尤其是将生产流程,事件,行为,内部同事以及外部伙伴这些要素都信息化,然后连接起来。这种转变将帮助制造商制定更因地制宜的,符合市场需求的普适标准。
此外,产品用途,产品性能以及客户需求、市场需求等信息也将会被更快速地收集、分析和传递。企业的信息化,不但能确保其合作伙伴的生产力被最大程度地利用,而且能保障其技术和知识有效地传播。这对制造业的加工策略极其重要,同时这些措施的效果也能直接反映在生产力的基准变化上。
顾客导向将成为趋势
了解客户的需求,以现有的和潜在的需求为基础进行创新,这样的模式将开始重构制造业价值链。这种新的趋势无疑能刺激制造商适应新的生产模式,比如大规模定制:一种能快速向企业或者个人客户提供差异化产品的生产模式。这种顾客为导向的转变,再加上需求驱动的基础物流网络的增长,将使产品更贴近客户,也能更迅速地追踪客户的需求。
“物联网”是新的增长点
“物联网”的兴起将促使商品的定价依据从商品和服务本身转变为商品的可用性。在2016年,制造商将开始聚焦于制定“可控结果”的设备和产品的定价模式。这种未来的定价模式,在以下几个行业中最为常见,如:工业设备,发电,高压交流电设备等。这种定价模式根据客户需求收费,从而实现营收的稳定增长和压缩成本。例如,工业设备制造商会根据产量、使用寿命、设备上线时间来定价,同时他们能监测到设备运行情况、对设备及部件的剩余寿命的做出动态预测,以确保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出现突发的故障而影响设备运行。
制造商需要对各个环节都如指掌
制造商对其各个库存水平的了解程度,是确保库存最大化利用的关键,这也是“物联网”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包括了对库存物资的最大化利用和即将入库的物资的实时跟踪。同样重要的是制造商对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也就是所谓的“应变力”。“应变力”帮助企业从短期预测型生产转型为需求导向型生产,从而降低风险。
应变力的核心组成是供应链风险管控和质量管理,在2016年,“应变力”的组成还应该加上3D打印。这是延迟策略创新的一种方式,能保证特定产品在最大的可利用范围内满足特定需求,从而增加了持有库存的利用价值。
全行业的协作创新
过去,制造商高度依赖上游供应商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从2016年起,制造商将开始依靠上游供应商提供创新性的服务产品,也就是说,上游开始从提供人力服务变成了提供电子化服务系统,以帮助制造商集中客源,完善加工环节以及提高产品链的“应变力”。达到这些目标,需要对产业链中的单独生产能力有更深入的战略性理解,以及全面掌握其他合作企业和伙伴的能力。
在这个基础上,制造商将把它们的供应链变成互相依赖的、协作创新的供应网。在战略共同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创造共赢的局面。
资产保护将成为重中之重
根据Netnames的分析,年度造假率以15%在上升,对制造业总计造成1.8万亿美元的收入损失。与前些年不同,在2016年,保护知识产权和实体资产都变得至关重要,尤其是当制造商和他们的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化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的时候,面临供应商对原理图以及技术进步的剽窃风险时,制造商常常需要做出一些艰难的选择。
许多的制造商选择直接监控他们合作伙伴的生产结果,组成和物资订单。与此同时,通过对已认证的产品进行全程跟踪,从而实现快速定位假冒商品的生产源头。在此之前,这些行为都没有真正被付诸行动过。
2016年对制造业来说无疑是令人兴奋的一年,充满了机会和不确定性。同时,消费者对制造业市场的期待逼迫制造业快速了转型的步伐。只有快速适应信息化浪潮的制造商,才能在竞争中生存下来。面对机遇和挑战,制造业内的调整势在必行。而所有基础环节的信息化都指向同一个方向:引入信息化系统。在客户联系人、订单跟踪、合同、后勤、物流、库存等基础环节没有实现系统化之前,上游、制造环节、产品追踪都只能是纸上谈兵,而引入CRM系统将会是中小企业步入信息化的一个有效尝试。
来源:文/桉树CRM(简书作者)
提交
新大陆自动识别精彩亮相2024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
派拓网络被Forrester评为XDR领域领导者
智能工控,存储强基 | 海康威视带来精彩主题演讲
展会|Lubeworks路博流体供料系统精彩亮相AMTS展会
中国联通首个量子通信产品“量子密信”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