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目标提前达到机械工业经历黄金岁月机械机械
2005/7/13 15:57:00
"十五"期间,是机械工业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全行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
通过深化改革、改组、改造,机械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有了很大改善,经营方式已基本完成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了体现。
机械工业的技术水平也迈上新台阶,为国民经济服务的本领增强,科研开发取得丰硕成果;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亦取得较大进展,机械产品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产业;机械工业各项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市场适应能力逐步加强,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不断深化,公有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改变,国有、民营、三资各种经济类型企业共同发展、繁荣;大型企业集团并购、重组加快;机械工业"十五"的主要奋斗目标多数已提前实现,为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五"计划主要目标提前实现
"十五"期间,机械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原国家经贸委发布的机械工业"十五"计划主要目标已提前一年或更早一些时间实现。
根据"十五"计划,机械工业增加值和总产值2005年的目标分别为7500亿元和29000亿元,劳动生产率达到7.42万元/人年。实际执行结果:2004年机械工业增加值8635亿元、工业总产值32711亿元、劳动生产率8.57万元/人年,都提前一年突破"十五"计划规定目标。
统计显示,从2001年到2004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和总产值年均分别增长15.8%和16.1%,高于"十五"计划年均增长10%左右的目标。2004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13.69亿元的比重为6.31%(如含规模以下企业为7.25%左右),超过6%的目标。
"十五"计划目标:5年生产发电设备7000万千瓦,其中2005年1700万千瓦左右。实际上2001~2003年累计即生产了发电设备7509.6万千瓦,2002年产量已达2120.84万千瓦,分别提前2~3年达到了"十五"目标;2004年发电设备实际产量7137.89万千瓦为"十五"计划2005年目标1700万千瓦的4.2倍,并突破了美国(上世纪80年代)最高年产量4420千瓦(单机1万千瓦以上机组)的世界记录。
"十五"计划目标:2005年生产数控机床2.5万~3万台,实际执行结果,2003年产量36813台,提前两年实现了目标;2004年产量51861台,为计划目标2005年产量2.5万~3万台的1.7倍。
"十五"计划目标:2005年生产汽车320万辆,其中轿车110万辆,这个目标提前两年突破,2002年汽车和轿车的产量分别为328.68万辆和110.17万辆;2004年的实际产量分别为507.05万辆和231.63万辆,为"十五"计划2005年的1.58倍和2.1倍。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产品结构调整,市场急需的产品发展提速。机械工业的产品结构在满足市场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的过程中,不断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如长期困扰机械工业发展的基础机械、基础件的产品结构得到较大改善。
机床行业中,数控机床是当代机床的主流,在机床工业总体实现高速发展的同时,数控机床得到更快发展。
"十五"以来的机床数控化率,按台数计,2001年为9.12%,2002年为10.94%,2003年为12.00%,2004年为13.34%;按价值计,2001年22.79%、2002年36.29%、2003年和2004年均为40%以上;而且在经济型数控机床快速发展的同时,五轴联动加工机床等高端产品取得重大进展,逐步由成长期进入成熟期。
液压件中的中高档产品产量迅速提高,一般中高档产品基本可满足国内需要。仪器仪表产品中,电表、水表、煤气表等一般产品比重不断减少,分散型控制系统(DCS)等高附加值产品加快发展已取得重要成果。
电力设备,30万千瓦、60万千瓦等大型机组得到很快发展,产量已占火电设备总量的62%,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力机组。
"十五"以来,汽车快速发展,轿车在汽车中的比重:2001年29.91%、2002年33.55%、2003年45.44%、2004年45.68%;重型汽车和高档大客车都得到较快、较好发展,已基本上可满足国内需要。
--技术结构调整,重大装备研制好戏连台。重大装备新产品取得重要成果。继世界水平的三峡70万千瓦机组研制成功,掌握其核心技术后,60万千瓦的超临界火电机组研制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重型燃气轮机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研制也取得重要进展。
750千伏高压输变电试验线路所需的设备已经完成。
自行研制的4万立方米级气体分离设备已经投产,正向5万立方米以上机组发展,解决了石化、冶金等行业的急需。
实现了以煤为原料的年产30万吨合成氨装置的国产化,标志着我国大型氮肥装备自主化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
--资本结构调整,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改革、改组和改制不断向纵深发展,机械工业3种不同经济类型企业都取得迅速发展的同时,不同所有制企业在各项经济指标中的占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销售收入为例,1998年国有企业占比56%,2004年下降到16.79%;同期民营企业分别为30%和45.8%;三资企业为20%和37.41%,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的形成,极大地提高了全行业的发展活力。
总之,"十五"时期,机械工业成就巨大,值得认真总结,以便在此基础上争取"十一五"行业发展的新辉煌。
(摘自:中国机械网)
(摘自:中国机械网)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智光节能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瀛海建材余热发电机组首次启动成功
智光电气台州电厂给水泵系统节能改造项目成功投运
智光节能荣登2014年度全国节能服务公司百强榜第五位
索引程序编程凸轮表
奥越信300系列PLC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