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仪器仪表行业把把脉
2005/8/19 10:37:00
一个国家的工业生产水平如何,看看这个国家的仪器仪表行业就能揣摸个差不多。这样一个重要的行业,我国目前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和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差距太大,这就需要我们奋起直追。仪器仪表行业要想缩小这个差距,需要做好两个工作,一是努力在新技术上下功夫,切实有几个我们自己的“杀手锏”技术;二是在企业改革改制上下功夫,使企业的创新机制和发展机制能够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当然,国家必要的支持和倾斜政策也是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更重要的是立足于自身的改革、改造,这才是我们将来能跻身于世界仪器仪表强国之林的根本道路。
现在我国仪器仪表已经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具有一定技术基础和生产规模的工业体系,成为亚洲除日本以外的第二大仪器仪表生产国。然而,因为我国仪器仪表行业起步晚,与国外先进产品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症状:三重“瓶颈”制约发展
业内专家指出,目前我国仪器仪表行业产品大多属于中低档水平,而且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等关键性指标尚未全部达到要求,而大量的高档、大型仪器设备大多依赖进口。我国仪器仪表产值1200亿元人民币,不足美国产值3200亿美元的5%,在世界市场的占有率不到1%,三重“瓶颈”制约我国的发展:
其一是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进展滞缓,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长期得不到解决。据一项对1000名专家和各种行业用户的调查显示,有80%以上的人认为这是限制国产仪器仪表的使用范围和可信度的原因。主要是长期忽视了基础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产品通用件和基础件质量不过关,企业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不力。另外,我国在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国际著名的仪器仪表公司用于科技创新的资金一般都超过年销售额的10%,远远高于我国的3%。仪器仪表行业这类人才本来不多,大量人才的流失造成了人才的匮乏,专门从事对行业发展进行基础性、前瞩性、战略性及重大专项研究的力量薄弱而分散。由于行业科技基础薄弱,自主开发创新能力较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要产品和技术(包括软硬件)少,大部分重要产品的核心开发技术和高新技术产品大多仍来源于国外。
其二是旧有的体制束缚了企业的发展。据资料显示,相当数量的一批企业在旧有体制的束缚下,长期不能从沉重的历史包袱中挣脱出来。仪器仪表企业一般规模小、生产批量不多、效益低、产品也存在低水平重复现象。我国单个仪器仪表企业年销售额规模最大的为20亿元人民币,过10亿元的也没有几家,大多数在1亿元以下,与国际水平相比差距大。
其三是外部客观环境的制约。现代仪器对国民经济有着“倍增”效益,对具有这种特殊属性的行业,国家尚没有特殊的支持倾斜政策,这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科技开发和扩大再生产。同时和市场环境相关配套的改革也没有跟上,至今有关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标准不全。
药方:加强自身建设是关键
仪器仪表企业的兴衰成败有多种原因,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有技术是行业的希望所在。当前,仪器仪表企业最困难的问题是没有核心技术,没有能提高竞争力的自有技术。现在仪器仪表行业70%的产品技术来源不是国内自己的,必须尽快建立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同时主攻我们科技水平相对较强的项目,发展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品牌。把行业科技工作的重点转向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分工合作打好以国产系统为主的攻坚战,并有计划地构建产业群,以引导、带动、促进和支撑全行业高科技发展和改造传统产品。
目前,一批大型国有企业通过结构调整和转换机制,经营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明显提高。部分科研院所利用原有技术基础,高起点投资兴办高技术企业,积极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通过市场竞争,在行业中脱颖而出。
建议:振兴需要国家的扶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科学技术和国防建设的快速发展,对仪器仪表的需求在未来5年将有明显增长,平均年增长率不低于10%。我国仪器仪表在今后5年间年平均市场容量为215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68亿美元。在268亿美元的市场总需求中,进口仪器仪表所占份额不低于40%。为此,在“十五"期间,我国每年将进口仪器仪表至少110亿美元。国家有关方面负责人近日指出,今后5年我国将进口1.4万亿美元设备、技术和产品,平均每年2800亿美元,在正常情况下,仪器仪表将占5%—10%,即140亿—280亿美元。
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研究制定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政策和措施,首次将仪器仪表放到重要位置。国家计委把仪器仪表明确列为国民经济重要技术装备,拟列专项加大投资力度,目前学会推荐的24个项目正在审验阶段,其中有两项已经筹备、启动。国家经贸委仪器仪表技改项目也正在研讨中。
(摘自:中国纺机网)
(摘自:中国纺机网)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智光节能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瀛海建材余热发电机组首次启动成功
智光电气台州电厂给水泵系统节能改造项目成功投运
智光节能荣登2014年度全国节能服务公司百强榜第五位
索引程序编程凸轮表
奥越信300系列PLC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