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床持续高增长后的悬念:吴柏林预言2006
2006/2/20 11:50:00
经历了三年高速增长期后,中国机床工具行业是一个什么样的走势?有业内人士预测,2006年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将理性回落,步入平稳增长期;也有人判断,2006年中国机床工具行业行将步入“低谷”。
然而,无论是哪一种预测,一经抛出,引来的都可能是业内“躁动”一片。对于中国的本土企业来说,自2000年以后,中国机床工具市场呈现繁荣态势以来,很多企业开始发力、有条不紊地进行排兵布阵,趁着火热的市场“好好干一场”是他们心底里涌动着的最强烈的愿望和梦想;对于机床工具行业的外国同仁来说,中国机床市场已成为其跨国公司战略部署中的重要选择,因此中国机床工具市场的风吹草动,同样牵动着他们最敏感的神经。
一时间,“2006年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经济走势”成为中外机床界人士关注度极高的热门话题。
2006年1月1 2日,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总干事长吴柏林针对机床界人士普遍关心的“2006年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经济走势”问题,给予了理性解读。就行业总体发展的趋势而言,吴柏林认为:“2006年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将步入稳定发展的车道,在产值、产量上相较于2005年应该能够维持15%左右的增长。全行业工业总产值和产品销售收入将达到1 500亿元人民币。”
或许吴柏林对于这个问题早有准备,所以在给出形势判断之后,对于其中的依据他竟似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
宏观环境利好是前提
吴柏林强调 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营环境是中国机床工具行业能够维持1 5%左右增长的基础。”
据从有关部门了解,2006年中国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众多专家预测: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在9%左右,固定资产的投资也将保持合理的规模和增长速度。
而从历年来机床工具行业总产值和产品销售收入增长速度与固定投资力度的密切相关程度来看,其发展速度一般都是略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这一系列的数据表明,2006年中国机床工具产业不乏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基础。而更可为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发展再添薪柴的是,2005年9月28号国务院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并明确了重点突破的方向。吴柏林介绍:“《意见》中明确了国家重点支持的一批重大装备的发展,如大型发电、输变电设备、大型石油化工和煤化工装置、矿山采掘设备、成套轧钢设备、大型海洋船舶、高速列车、大端面岩石掘进机为代表的工程机械、民用航空飞机及发动机等,并且其中有一条是‘发展大型、精密、高速数控装备和数控系统及功能部件,改变大型、高精密数控机床大部分依赖进口的现状,满足这些行业发展的需要’。”
“这在某种程度上标明了未来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发展的一个方向。”吴柏林有些激动地说道,“跟上主要相关产业的发展需求,才是中国机床工业发展的突围之路。人们普遍担心的机床工具行业的萎缩问题,实质上是基于市场全面需求的角度考虑的,从2005年3 、4季度的销售情况来看,低档普通机床,尤其是一些中小型的小车床、小铣床销售订单确实明显减少了,有些企业还出现了压库的情况。从目前形势分析来看,中小型普通机床市场在今后几年还会出现继续下滑的趋势。但是,这并不可怕。此消彼长,经过分析研究表明,国民经济各重要行业对数控机床的需求,特别是中高档数控机床呈稳定增长的态势。”
“应该说,2006年将成为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发展的一个拐点,前些年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从而拉动了机床工具行业的高速增长。发端于2003年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经历了近3年的实施期,使中国经济逐步向理性回归。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十一五’规划的经济发展重点在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传统制造业正在向先进制造业方向转变。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的发展也如此,调整好产品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才是根本出路。”
产品结构调整到位是条件
说起中国机床工具产业的产品结构,在吴柏林的脸上显现出非常严肃的表情。
中国真正的数控机床发展历史是如此之短。据业内人士介绍:“尽管中国早在‘六五’时期就提出了发展国产数控机床的要求,可是由于一穷二白的基础以及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封锁,直到1999年全国数控机床生产还不足10000台。
真正的转折在2000年之后。截至2004年,根据权威部门统计数据,彼时,中国数控机床达到51861台。最近,又有来自不同渠道的消息表明:2005年数控机床能够突破60000台大关。
吴柏林说:“从纵向来看,中国机床的技术水平确实提高了。除了产量的增加,全行业的数控机床品种已迭1500多种,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欣慰的事情。但是从横向角度来讲,形势却不容乐观。目前,经济型数控机床基本自给;高级型数控机床绝大部分依赖进口;普及型数控机床国内市场大部分也被进口产品占据。”
显然,面对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的现状,吴柏林俨然有些着急。他甚至在有些场合非常急切地表示过:“如果我现在做什么,下一个五年还做什么,就完蛋了!”
在吴柏林的理论中,未来中国市场总量需求量下滑多少,并不意味着中国机床工业的产值、市场份额就会下滑多少。
“市场萎缩不能全落到中国企业头上!”讲这番话的时候,从吴柏林的话气中分明感觉到了是如此地气愤,同时又如此的自信。
在讲到2006年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将维持15%增长的时候,他反复强调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建立在产品结构调整跟得上的基础上”。而能够给他这种底气的理由在于:前些年技改项目的初见成效。据了解,沈阳机床、大连机床曾相继投入几十亿元,其它不少企业也有数亿元的投资,用于技改和技术开发。
吴柏林预测:“这些技改和技术开发应该在下一个五年计划中发挥作用,使这些企业具备规模生产高起点产品的生产能力。这些技改和技术开发,再加上前几年自我创新的累计,预计今年就会有成果;今年再投入,明年就会有成果;明年再投入,后年就会有成果。像滚雪球一样,借助自身的不断强大,挡住进口产品。算算现在每年近100亿美元机床工具进口产品,如果这块市场分摊到中国企业,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
然而,商场就是战场,真正开战的时候从来就没有假设。对于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的发展,吴柏林的忠告是:扎扎实实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自主创新提高技术是途径
“扎扎实实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对中国的机床工具行业来说,是个温故而知新的话题。
因为,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搞数控机床的时候,就试图通过各种形式同国外开展合作,引进一些自身缺少的关键核心技术(如多轴联动技术、热变形补偿技术),提高自我的核心竞争力。
弹指一挥间,转身几十年。再来看看今天的形势吧,“直到现在,多轴联动技术、热变形补偿技术,日本、美国、德国仍然对中国封锁。”曾经参与过多次技术引进活动的吴柏林,对此颇有感慨。
吴柏林非常严肃地指出:“真正的核心技术是引进不来的;创新能力也是引进不来的。从世界机床市场发展来看,他们越来越向高端技术产品发展。而向中国市场转移的几乎都是一些中低档、中国也能生产的产品,其实真正的具有核心技术的高端产品并没有转移。即使我们这几年,有大批的企业成功实施了海外并购,表面上看我们买下了技术的知识产权,但实际上,真正核心的技术从境外向中国转移也相当困难!”
那么,中国机床企业技术的创新之路将往何处去呢?
吴柏林给予了回应:“一是不能关起门来搞创新,也不能关起门来搞发展,还要继续改革开放政策,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二是不能只靠引进来创新,创新能力是引进不来的,要扩大技贸结合,加快自主创新;与重点使用企业和院所建立合作,加强基层创新。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吸收、转化创新一个都不能少。”
政策支持是保障
2006年,也许即将成为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划时代发展的分水岭。
理由大致有三:1、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关于2020年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把数控机床产业发展列为重要发展行业;2、 2005年9月28日,国务院通过的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中,数控机床发展仍然被列为重点;3、早在2004年,温家宝总理就数控机床产业状况作过如下批示:要求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制定一个数控机床发展规划。按照温家宝的批示精神,后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明确提出,由国家发改委工业司会同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协会初步制定了“数控机床发展专项规划”。
据吴柏林透露,“目前数控机床发展专项规划(即十一五规划)已经形成,正待有关部门的审批通过。”
一系列的动作并非只是巧合。在近日相关媒体的报道中,曾有这样一种论述:“第十个五年计划是我国数控机床高速发展时期;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将是数控机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处在历史的潮头,中国的机床企业面临着广阔的舞台。据了解,根据“数控机床发展专项规划”要求,到2010年,国产数控机床占国内市场需求的50%以上;功能部件配套齐全,自给率达60%;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控系统占数控机床总产量的75%;在国产数控机床销售额中,经济型数控机床约占50%,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普及型数控机床约占45%,实现规模化生产;高级型数控机床约占5%,品种大大增加;经济型数控机床达到批量出口能力,普及型数控机床逐步扩大出口,高级型数控机床出口取得突破;实现关键功能部件产业化,为数控机床产品升级奠定基础;发展高精度数字化测量仪器和数控刀具,为中高级数控机床配套;实施高级型数控机床示范工程,满足国家重点工程需求。
而且更为有利的是,“抓住机会”不仅是企业的心头之念,并且政府部门从有关政策上给予了基础性保障。据了解,主要政策如下:中央财政资金重点支持为普及型以上数控机床配套的关键功能部件产业化;支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鼓励共同引进技术,联合开发产品;财政税收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智光节能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瀛海建材余热发电机组首次启动成功
智光电气台州电厂给水泵系统节能改造项目成功投运
智光节能荣登2014年度全国节能服务公司百强榜第五位
索引程序编程凸轮表
奥越信300系列PLC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