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别让装备拉“中国制造”后腿

别让装备拉“中国制造”后腿

2006/8/2 14:09:00
受制于跨国公司   "每次经过稍微重要一点的工程工地,或者从电视里看三峡工地的场景,都会看到,使用的推土机、挖掘机以及运输车等大型车械无一不是进口的。心里除了遗憾,还有担忧。"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大学先进控制研究所教授褚健在今年"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的一番话显示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某种沉重。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重大技术装备办公室专家隋永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讲了一个细节。在西气东输工程中,有一种用于主要管线上的大型阀门,第一次招标时,由于有中国企业参加,因此国外公司为了进入中国市场,把价格压得很低。但是当西气东输扩容工程招标时,因为没有中国企业参与竞争,国外公司联手一下子将价格提高到原来的近两倍,还要求延长交货期,降低质量保证金。   "我们固然可以通过进口国外的先进设备来帮助进行中国的经济建设,但国外不可能把最先进的技术、最尖端的设备卖给我们。即使卖给我们一些先进的技术、设备,也必然抬高价格。中国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是不能靠从国外买设备来实现的。"隋永滨说,必须立足于国内自己制造,下决心改变目前主要技术装备过分依赖进口的局面。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装备的各制造业的总称,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工作母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任,可以说她是工业的心脏和国民经济的生命线,是支撑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石。而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水平完全取决于装备的水平,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重要的加工中心,但装备制造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需求。一个国家或地区要成为制造基地,首先必须具备产品创新设计能力,同时具备制造先进装备的能力,否则竞争力将受到严重制约。   但业内专家介绍,目前,我国90%以上的光纤制造装备、8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和石油化工装备、70%的轿车制造、数控机床、纺织机械都被进口产品占领。长期以来我们重引进轻消化吸收,陷入了"引进-落后-引进"的循环,大量进口装备在养肥了跨国公司的同时,也削弱了本国的装备工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制造"的繁荣,依赖进口装备的局面还可能进一步加剧。   一方面是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而另一方面,结构性的产能过剩又使众多装备制造业企业步履蹒跚,很多时候只好把减产压库作为选项。有关专家介绍,目前,我国装备工业共有186个门类,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5.5万家,从业人员1500万。   可以说,装备制造业已经在拉"中国制造"的后腿。   振兴"路线图"已出   有关专家认为,我国装备制造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目前在技术开发、系统集成等方面落后5~20年,体现综合科技创新能力和制造实力的重大技术装备产品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如燃气轮机、核电设备、抽水蓄能水电设备、高速铁路设备、干线飞机、数控加工中心、轻工纺织装备等,不得不靠进口满足需要。   装备工业的主体是机械加工业,而中国机械联合会提供的一份统计说,2004年我国进口机电产品达2500亿美元,而且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重大装备国产化水平不到50%。装备类机械产品进出口逆差不断扩大,2002年、2003年、2004年的逆差分别为288亿美元、392亿美元和512亿美元,每年以100亿美元的幅度递升。   "国内技术装备的制造能力和竞争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不是在缩小,是在扩大。"有关专家指出,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国内装备制造业将被进口设备冲垮并非危言耸听。   不仅如此,业内人士普遍担心的是我国重要装备制造企业也将被外资控制。当前,跨国公司打着"帮助国企改革"的旗号,正瞄准我们体制机制的弱点和竞争实力的差距,觊觎我国机械行业排头兵企业,实施并购计划。在我国机械工业重要零配件、整机及重大装备领域,出现了一系列合资合作事件,且有蔓延之势,近几年有8起重大并购事件引起了国人关注。特别是去年底,国人对于以"徐工"这一中国机械工业龙头老大向美国凯雷投资公司进行股权转让的质疑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乍一看这是招商引资的巨大成就,其实却是跨国公司利用中国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难得机遇,以资本运作的方式"吃住"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一批行业排头兵企业。   此前,我国不少实力很强的装备制造龙头企业被外资并购,接踵而来的就是自主技术、核心部分、关键领域、高附加值部分被控制、闲置和封锁,企业原有的市场被占有和垄断。如果听任国家多年培育的骨干企业被跨国公司吞并,我国工业的核心和关键部分被外资控制,国家将失去对工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主导权。   正是基于让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出种种困境并实现振兴的考虑,2005年9月29日,国务院制定了《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选择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实现关键领域的重大突破,为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勾画出了一幅清晰的"路线图"。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文件已进入最后修改阶段,正式公布指日可待。   据隋永滨介绍,《若干意见》是自1983年以来第一次以国务院的名义下发的有关装备制造业的文件。2005年9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这个文件,当时在业内引起很大反响。他相信《若干意见》必将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过程中,政府的支持应放在两头:一是在研发上加大投入,一是实行政府采购,为国产装备创造一些市场需求。"隋永滨认为,政府采购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学习和能力积累的过程,还可以为企业提供进入市场所需的必要业绩。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早期主要受到市场需求不足的限制,通过政府采购可以形成有效的市场需求,对于发现新技术、扩展现有技术、促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引导投资规模和方向的重要政策工具,政府采购可通过价格、数量、标准及交货期等对企业的预期收益和发展方向产生影响。   "森远"的启示   鉴于目前中国装备工业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5-20年,差距较大,要振兴中国装备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有关专家指出,今后中国发展装备制造业的主要途径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不断创新。   "以市场换技术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方式。但目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代价越来越大,核心技术根本买不到。"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高旭东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国家应该依托"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在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同时,实行捆绑招标,使国内企业能获得真正的先进技术。同时,正确应对跨国公司的产业转移,在承接国外产业转移时,首先要认清转移中有无研发和创新价值,避免简单加工类产业转移以及过分地依赖国外企业的品牌和市场份额,而忽视了自我发展、开拓市场的能力。在研制开发新装备时,对目前中国一时还难以解决的零部件,可以先进口,借此实现提供成套装备的能力。   但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关键还在于创新。找准正确的投资项目是实现自主创新,也是告别装备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更好选择。曾经名不见经传的鞍山森远集团的做法也许给了装备制造企业很好的启示。   我国公路总里程为167万公里,由于高速公路发展较晚,目前,大修用大型设备只有寥寥几台。经过大量市场调研,森远集团发现了新鲜的"奶酪"--高等级公路养护机械制造。   在森远集团董事长郭松森看来,高等级公路养护设备和建设工程机械这块"蛋糕",决不会越吃越小,而是越吃越大。于是他们果断投资,成立了国内第一家高等级公路养护机械开发生产企业。坚持技术先进性、功能适用性、性能科学性,使自己的产品具有了"专、精、特、新"特点,产品品种以每年2至4个的速度递增。2003年,他们研制的"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研究及企业信息化"被列入国家"863计划"。   始建于1998年的森远集团,是集公路养护设备产品开发、研制、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民营股份制企业。据了解,森远集团是通过企业"自主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研发成功了"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研究及企业信息化"和"沥青路面热再生重铺机组"两个项目,也是连续两年被列入国家"863"计划的民营企业。2005年4月,森远集团《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研究及企业信息化》项目通过国家863计划课题组专家的验收。
  (中国工控网提供)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智光节能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瀛海建材余热发电机组首次启动成功

智光电气台州电厂给水泵系统节能改造项目成功投运

智光节能荣登2014年度全国节能服务公司百强榜第五位

索引程序编程凸轮表

奥越信300系列PLC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