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橡胶企业仍无缘全球非轮胎橡胶制品50强
2006/8/15 11:39:00
2006年度全球非轮胎橡胶制品50强企业日前揭晓。据美国《橡塑新闻》报道,上榜企业分布仍然呈现欧美日三足鼎立之势,其中欧盟20家,美国16家,日本13家。中国企业仍然缺席。
2005年非轮胎橡胶制品50强销售额总计513.61亿美元,其中美国152.10亿美元,日本131.14亿美元,德国93.32亿美元,英国41.85亿美元,法国35.08亿美元,这5个国家的总销售额占50强的88.3%。同上一年相比,50强的总销售额增长7.4%,其中美国增长7.6%,德国6.8%,日本6.7%。
50强中盈利最多的6家是:普利司通16.32亿美元,大陆11.54亿美元,基本保健10.50亿美元,伊顿8.05亿美元,派克-汉尼芬6.04亿美元,SKF4.83亿美元。亏损最大的为费德拉尔-莫达尔3.34亿美元,达纳16.05亿美元。
今年全球非轮胎橡胶制品50强排行榜中,多数企业的排名都发生了变化。四大巨头普利司通、哈钦森、佛雷依登贝格和大陆年销售额都在30亿美元以上,依然领跑50强。多年一直位居世界前列、2005年度排名第3的普利司通重回榜首,销售额为31.75亿美元,同比增长15.5%。连续4年位居榜首的法国哈钦森,尽管销售额增长了4.3%,达到31.30亿美元,但仍以450万美元的差距退居第2。德国佛雷依登贝格销售额30.60亿美元,年增5.7%,由第2退到第3。德国大陆由于2004年收购了位居第15的凤凰,2006年又收购了劳伦斯,再扣除2005年卖掉的密封事业部,年销售额从21.60亿美元剧增至30.00亿美元,排名由第6跃到第4,首次进入四巨头行列。
英国汤姆金斯销售额28.85亿美元,仍排第5;瑞典特雷勒堡销售额28.47亿美元,由第4下降到第6。日本东海由于本国汽车橡胶零部件畅销、在华企业快速发展,销售额达到21.19亿美元,年增28.4%,排名由第9升至第7。美国派克-汉尼芬虽然本土销售额增长不大,但由于购进了德国塞尔橡胶在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生产设备(销售额0.8亿美元),以19.5亿美元仍然排名第8。日本NOK(油封)入股佛雷依登贝格,并在北美、中国大陆和台湾省经营合资企业,销售额18.48亿美元,同比增长14.9%,由第10升至第9。美国库珀标准汽车配件公司,2004年从库珀轮胎分出之后,由于业绩欠佳,2005年销售额降为18.27亿美元,同比下降1.3%,由第7退至第10。
排名第11到第50的企业,名次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如丰田合成由第12退到第18,马克Ⅳ从第16升至第12,伊顿由第19进至第16,卡莱尔由第24进到第17,芬纳由第36进至第31,东洋由第20退至第23,阿旺由第35退到第38,凤凰和时代国际出局。新入榜的有,德国的依路林-科林格销售额4.42亿美元,位居第35位;美国劳德销售额2.80亿美元,居第49位;达特威勒持股取代哈霸茨,销售额2.75亿美元,居第50。
目前50强中有28家都在中国设有非轮胎橡胶制品企业,工厂数量达到55个以上。10强中9家都已落户中国大陆,主要在上海、天津、广州、沈阳等地。其中东海在华有8家企业,丰田7家,普利司通、横滨、富国各4家,大陆、派克-汉尼芬各3家。这些外资企业主要生产汽车和电子橡胶制品,从减震橡胶、密封件、V带、胶管到高端印刷胶板、导电橡胶等产品,已占据中国市场份额的60%~70%。它们追随国外汽车、电器厂家而来,并为其进行配套,自成体系,已形成群聚现象。如在上海的松江工业区即有大小300余家企业,其中仅日本就有100多家。在华业务的快速发展对这些企业产生了重要影响,甚至也对50强的排名变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国最大的非轮胎橡胶制品企业———安徽中鼎密封件公司,2005年销售额为7.78亿元(合0.71亿美元),青岛橡六集团5.68亿元,岳阳3517厂4.36亿元,浙江双箭4.24亿元,它们距50强都有相当大的差距,短时间内还将无缘50强。
(中国工控网提供)
(中国工控网提供)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智光节能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瀛海建材余热发电机组首次启动成功
智光电气台州电厂给水泵系统节能改造项目成功投运
智光节能荣登2014年度全国节能服务公司百强榜第五位
索引程序编程凸轮表
奥越信300系列PLC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