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业上升期拒绝泡沫论
2006/10/12 21:38:00
中国大陆新一波半导体建线热潮来临。随着中芯国际武汉12英寸线奠基及上海12英寸线筹谋完毕,日前上海华虹也传出12英寸线完成设备安装、即将进行试车作业的消息。但另一方面,常州纳科微电子公司、宁波中宁微电子公司、北京阜康国际等3条在建的8英寸线相继宣布停工或倒闭……一时间在业内产生震动,有人甚至宣称中国第一轮半导体产业“泡沫”破灭在即。
六成将遭淘汰?
“泡沫论”从美国传来。7月10日,SEMI(全球半导体设备与材料产业协会)中国市场研究经理倪兆明在SemiconWest(全球半导体设备与材料美国西部展会)上表示,由于缺乏资金、合作伙伴和制造经验,未来几年,半数以上、甚至60%的中国半导体厂将走向失败。
那几家8英寸厂的命运似乎映证了他的话。常州纳科当时宣称是一颗“半导体业新星”,曾获英特尔技术与设备支持,是英特尔首次与中国厂商签署此类合作协议。但据了解,英特尔原本只是计划向纳科转移8英寸芯片技术与设备,并没有任何实质性投资。如今纳科陷入资金危机不得不停工。同样陷入资金困境的是阜康国际。阜康国际原本规划落户天津,后宣布以6亿美元投资北京林河工业区,目前也没了声息。
与此同时,更多的项目在酝酿中。据某权威研究机构发布的消息称,到2008年,至少有40个以上的晶圆厂计划在中国大陆兴建。有人曾检索各地的“十一五”规划,结果发现至少有12个地方政府热切希望芯片厂商能到当地进行投资建厂,包括不少8英寸线和一些12英寸线。
热情往往遭遇“冷水”。北大微电子所专家王阳元指出,建立芯片生产线至少要有3个条件:完整的产业链条、丰富的资金和人才资源、密集的客户群体。他认为目前全国只有北京、上海、深圳及苏州周边地区具备上述条件。“中国大陆不需要那么多硅谷,也容纳不下那么多‘半导体中心’。”一位台资芯片厂商来大陆考察总结道。半导体业应该根据市场需求从长计议,政府可以牵线搭桥,创造商机,但关键是要根据地区经济的实际出发。那些仅仅是“许诺优惠措施”的产业布局显然难以持久吸引投资。
针对六成半导体厂商将遭淘汰的观点,业内资深研究专家莫大康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认为,60%这个数字也可能是一个比喻的说法,但未来面临整合是肯定的。不过严格地说,淘汰对象应是那些“蜂拥而上”的规划项目或待建项目,而不是现有半导体工厂。他强调,未来几年,中国半导体工厂通过“围城”,有进有出,总数将仍然稳定在现有的30个左右,而这已足够满足现有产能需求。
仍处上升期
全球市场的步态似乎也加深了“泡沫”的涨大。据市场调查机构iSuppli最新数据,受到下游PC客户端买气停滞影响,全球半导体库存于2006年第二季度再创新高,达20亿美元水平,为2002年第三季度以来最高纪录。同时根据市场研究机构SMA的报告,2006年第二季度有多达11座新晶圆厂开始兴建,其中有8座将在2007年上线运转,这样总共约有35座新晶圆厂在2007年上线投产,届时将使全球半导体业总产能达到史无前例的水平,估计每月产能达200万片(按8英寸晶圆计算),比现有产能增加17%。如此局势让观察半导体产业长达20年的SMA总裁George Burns发出警告,2007年恐怕将面临产能过剩危机。
但是,更多的专家认为,产业的调整和淘汰是正常的,“泡沫论”言过其实。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信息部主任李轲认为,很多情况下,个别投资项目运作失败对整体的繁荣无碍,更不等同于泡沫。半导体业是个全球性产业,从全球的产业数据来看,“泡沫论”缺乏足够支撑,即使第二季度发生库存激增也只是价格战导致客户持币待购造成的。包括WSTS、iSuppli在内多家市场研究机构对2006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长率的预测结果都介于8%-11%之间。iSuppli同时认为,中国的半导体产业至少在2009年以前将会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其中芯片设计业的年增长速度更是高达30%以上。
世界半导体理事会2006年轮值主席、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主席Brian L.Halla不久前在北京表示,中国半导体产业高速发展令全球半导体业感到“激动”。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俞忠钰介绍说,“十五”期间我国半导体产品的自给率只有20%,“十一五”期间预计实现本土生产量占总需求量的30%~40%(占全球产量从4%提高到8%),这个空间还很大。
莫大康强调,硅周期不等同于泡沫论
半导体产业有个上升-平衡-下降的过程,现在的分歧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目前处在哪个位置点。是周期上升阶段保持继续迅速上升,还是周期峰值阶段即将进入稳定增长期。多数人的意见是上升期。
未雨绸缪
但业内专家也警告说,未来几年中国的半导体产业要适应全球半导体产业整合的步伐。权威咨询机构Gartner表示,全球半导体市场未来3年可望保持稳步缓升态势,不过恐怕在2009年开始走下坡,预计半导体产业将面临一波整并。Gartner半导体研究部门主管Jim Tully表示,全球现有约350家左右的半导体厂商,预计其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企业将会自市场消失,不是遭淘汰出局,就是面临被购并的命运。
目前,半导体产业正在进行细分化裂变,中国半导体产业面临新一轮产业链调整和转移。产业巨头将业务线向附加值更高端领域发展,而将增值相对较低的制造和后端封装测试工作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向中国转移。据粗略统计,仅仅今年年初以来,将产品线卖给中国企业,或者将生产线搬迁至中国的项目就有:意法半导体10亿美元投资在深圳建立封装测试厂;韩国现代半导体2.3亿美元兴建新厂;三星电子在苏州新增一条半导体组装线等等若干大项目。
紧急关头,发展自主的芯片设计业举足轻重。值得欣喜的是,我国芯片设计业飞速发展,18号文件出台后,从5年前的不到百家扩张到现在的500多家,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增长率达到了45%。但是专家指出,快速扩张不能只是给泡沫论以口实,关键要增强实力。为适应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未来几年,在IC设计领域将难免出现整合、购并的现象,企业的家数将可能减少三分之一以上。
(摘自:0)
(摘自:0)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智光节能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瀛海建材余热发电机组首次启动成功
智光电气台州电厂给水泵系统节能改造项目成功投运
智光节能荣登2014年度全国节能服务公司百强榜第五位
索引程序编程凸轮表
奥越信300系列PLC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