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实现节能降耗的新突破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陆廷昌在第二届工业企业节电技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2007/9/12 10:48:00
各位专家、学者,各位代表:大家上午好!
去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了第一届工业企业节电技术研讨会,会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二届工业企业节电技术研讨会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和热情支持,在此我谨代表中国科协、代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向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这次会议的领导、专家和工程师们表示热情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特别要感谢国家发改委环资司的同志和有关行业特邀专家的参与和指导。同时,向对这次会议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的山东省电力集团公司、中节蓝天投资咨询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电力出版社《电力设备》杂志社以及有关节能技术开发单位表示诚挚的谢意。
当前,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举国上下正在推进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项工作意义重大而紧迫。《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翻一番,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1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的目标,极大地焕发了全国工业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热情。“节能减排”这两项约束性指标已成为衡量是否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标志,倍受国内外各界的高度关注。 在这里,我主要讲四点意见:
一、 如何认识当前节能降耗的形势?
我认为,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实现2010年节能降耗目标的极端严峻性,同时又必须清醒地看到,通过锲而不舍地工作是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
当前,节能降耗的形势十分严峻。不仅表现在2006年全国并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节能降耗目标,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耗能1.21吨标准煤,同比仅下降1.23%,没有达到下降4%的计划目标,加重了后四年的负担;而更为严峻的是今年一季度,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同比回落的情况下,高耗能、高污染的钢铁、电解铝、水泥、石油加工、化工等产业增速都在加快,一季度的能源生产弹性系数和电力弹性系数有所反弹,电力弹性系数已经接近1.5。截至到5月底,这些行业增长速度仍然居高不降,且分析表明,并不存在因经济增量突变因素导致的用电增速明显加快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是国内外需求拉动的结果,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很多产品受国际价格影响较愈来愈大;二是电力供应比较宽松;三是能源价格依然偏低,使高耗能产品加速生产缺乏制约。而这些因素的客观存在仍会在今后起到一定的驱动作用,形成对节能降耗的巨大障碍。
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
第一,从去年以来,中央领导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今年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再次强调“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两个约束性指标是一个严肃的事情,不能改变,必须坚定不移地去实现。”在4月27日的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要求狠抓落实,指出“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任务,今年是关键”。4月29日曾培炎副总理在湖南考察时又强调,“十一五规划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绝不动摇,各地的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
第二,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国务院成立了由总理任组长的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各省市地方也相应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由行政一把手挂帅。形成了节能减排的问责制,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
第三,国务院公布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使节能减排工作有了具体的规范性的要求。
第四,企业的主体责任正在不断表现出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关停高污染、高耗能的小冶金、小化肥、小火电的力度不断加大,存量资产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的技术改造正在加快,一批能耗指标先进的大型项目正在开工建设。
第五,鼓励节能减排产品的生产、应用和新技术研发的金融、税收、价格等政策性措施正在陆续出台。
以上这些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形势虽然严峻,但是只要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常抓不懈,实现2010年的约束性指标是有可能的。如果措施不力,那实现既定的目标是十分困难的。
二、 工业企业在节能降耗中的重要地位及存在的巨大潜力
电力、钢铁、有色、石油、化学、建材六大行业是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统计表明,这些领域中的中央企业十五期间在产值能耗或产量电耗指标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例如:化学工业是消费一次能源和电力的大户,消费一次能源占10%,消费电力占全国用电量的8.8%以上。“十五”期间能耗由8.9吨标煤/万元,降到5.94吨标煤/万元,下降了33.3%,年均下降6.66%。主要耗电产品的单位产量电耗也有所下降,隔膜法烧碱由2500千瓦时/吨降到2440千瓦时/吨,下降了1.35%,黄磷电耗由15200千瓦时/吨降到14700千瓦时/吨,下降3.29%。再如,电力工业十五以来节能减排取得较好成绩。电力工业是消费、转换和生产清洁能源,同时耗费一次能源的大户。消费量占全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52%。十五期间,全国供电煤耗从392克/千瓦时,下降到370克/千瓦时,下降了5.6%,年均下降1.12%,即4克/千瓦时;全国电网线损率由7.81%下降到7.21%,年均下降1.54%。2006年,供电煤耗又降低了4克/千瓦时,同比下降1.08%;电网线损率降低0.1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8%。
工业领域节能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但总的贡献率仍不够大,节能降耗还有很大的潜力。从当前我国节能降耗的总体形势来看存在着这样几个大的问题,影响着单位GDP能耗的下降。
(一)结构性矛盾突出
第二产业比重逐年上升,第三产业比重变化不大。2005年第二产业比重为47.5%,2006年升到48.7%。其中重工业保持较高增长速度,2006年达到69.5%,比2000年上升了7个百分点。因此从2003年以来,能源弹性系数开始大于1,04年达到1.6,出现了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大于经济增长的局面。
(二)经济增长粗放、产业高、生产力集中度低
我国基本上仍然属于粗放型生产,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使经济对能源、原材料等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所消耗的原材料逐渐增多,也造成了环境生态的压力更为严重。同时,产业集中度低,拿电力来说,05年,火电总装机3.9亿千瓦,但平均单机容量仅为6.8万千瓦,这是大量小机组存在的结果;钢铁产业,前15家企业的钢产量仅占全国产量的45%,韩国一家浦项钢铁厂就生产了全国65%的钢,日本前5家钢铁企业的产量占全国产量的75%。
(三)高耗能的生产方式尚未退出
电力行业10万千瓦及以下的小火电厂总容量超过1亿kW,占火电的30%;钢铁企业高能耗、高污染、工业装备差的落后产能占总产能的30%左右;其他如水泥行业则更高达55%,这些落后生产能力的存在,导致行业资源和能源消耗居高不降。
上述存在的问题正好说明工业领域节能节电的空间依然很大。拿电力来说,如果关停5000万kW的10万kW以下的小火电机组,并代之以新建高效燃煤机组来优化发电领域的产业结构,可以节省标煤5000万吨以上,全国火电供电煤耗将下降15g/kwh左右。如果将服役超过20年的3800万kVA的S7型及以下的变压器改造为S11型变压器或非晶合金变压器,可减少电能损耗45亿千瓦时,降低线损率0.18个百分点。
三、 应用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是重要前提;加强节能指标体系、监督体系和考核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重要保障;加大检查执法力度是关键。
1995年~2005年我国工业部分单位增加值能耗呈先低后高的态势。数据表明,技术因素对能耗的变化起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任何一个行业或一个企业的能耗指标都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先进适用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而不断改善的。蒸气机时代的能耗指标永远赶不上电气时代的能耗指标。以发电领域为例:中温中压机组(5万kW以下)的供电煤耗大约是450~500g/kWh;高温高压机组(10万kW以下)大约是400~430 g/kWh;30万kW、60万kW的亚临界机组的供电煤耗是330~340 g/kWh;60万kW及以上的超临界机组约310~320 g/kWh,60万kW及以上的超超临界机组可达到290~300 g/kWh,没有蒸汽参数的提高和技术的升级,供电煤耗的下降是有限度的。同样,电网的网损也是如此。因此采用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是节能降耗重要的基础和前提。自去年节电技术研讨会以来推广应用高压变频调速系统、非晶合金变压器、单相配电变压器、节能灯等节电产品的效果不断扩大,也是一个明证。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以先进技术改造存量资产,在增量资产的建设中扩大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从单项节能技术的应用推向系统性的技术应用,从而改变行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和产品,应当是当前在短期内最能取得实效的节能节电措施。当然,从总体上讲,调整一、二、三类产业的格局,加快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现代物流业、服务业及高新技术产业是实现节能减排的关键。
加强对节能节电工作的管理,不断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和节能考核体系,定期向社会公示其结果,鼓励先进,激励后进,形成常态机制,使技术性因素发挥更大的效果,是节能节电工作持之以恒的重要保障,考核体系中,形成以节能减排为重要内容(作为一票否决的因素)的干部考核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尽快出台修改后的节约能源法,将节能降耗纳入法律规范的轨道,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是取得实效的关键。
多年来,这些工作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而恢复和重建这三个体系客观上是有很大的困难的,但可喜的是在国务院的强力推动下,正在边建设,边发挥作用。我认为没有这三个体系的建设,技术性因素和管理措施就难以长期发挥其最大作用,同时科学的考核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也可以减少很多形象工程和华而不实项目的建设。
四、 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衡量我们是否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标志就是我们的工作是否切实转变到“又好又快”的发展观轨道上来。当前,什么是好,我的理解就是保证完成2010年降耗减排的控制指标,使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相协调,使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相和谐。“又好又快”与“又快又好”只是四个字的排列顺序变化了一下,但却有了本质
去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了第一届工业企业节电技术研讨会,会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二届工业企业节电技术研讨会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和热情支持,在此我谨代表中国科协、代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向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这次会议的领导、专家和工程师们表示热情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特别要感谢国家发改委环资司的同志和有关行业特邀专家的参与和指导。同时,向对这次会议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的山东省电力集团公司、中节蓝天投资咨询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电力出版社《电力设备》杂志社以及有关节能技术开发单位表示诚挚的谢意。
当前,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举国上下正在推进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项工作意义重大而紧迫。《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翻一番,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1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的目标,极大地焕发了全国工业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热情。“节能减排”这两项约束性指标已成为衡量是否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标志,倍受国内外各界的高度关注。 在这里,我主要讲四点意见:
一、 如何认识当前节能降耗的形势?
我认为,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实现2010年节能降耗目标的极端严峻性,同时又必须清醒地看到,通过锲而不舍地工作是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
当前,节能降耗的形势十分严峻。不仅表现在2006年全国并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节能降耗目标,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耗能1.21吨标准煤,同比仅下降1.23%,没有达到下降4%的计划目标,加重了后四年的负担;而更为严峻的是今年一季度,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同比回落的情况下,高耗能、高污染的钢铁、电解铝、水泥、石油加工、化工等产业增速都在加快,一季度的能源生产弹性系数和电力弹性系数有所反弹,电力弹性系数已经接近1.5。截至到5月底,这些行业增长速度仍然居高不降,且分析表明,并不存在因经济增量突变因素导致的用电增速明显加快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是国内外需求拉动的结果,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很多产品受国际价格影响较愈来愈大;二是电力供应比较宽松;三是能源价格依然偏低,使高耗能产品加速生产缺乏制约。而这些因素的客观存在仍会在今后起到一定的驱动作用,形成对节能降耗的巨大障碍。
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
第一,从去年以来,中央领导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今年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再次强调“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两个约束性指标是一个严肃的事情,不能改变,必须坚定不移地去实现。”在4月27日的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要求狠抓落实,指出“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任务,今年是关键”。4月29日曾培炎副总理在湖南考察时又强调,“十一五规划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绝不动摇,各地的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
第二,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国务院成立了由总理任组长的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各省市地方也相应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由行政一把手挂帅。形成了节能减排的问责制,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
第三,国务院公布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使节能减排工作有了具体的规范性的要求。
第四,企业的主体责任正在不断表现出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关停高污染、高耗能的小冶金、小化肥、小火电的力度不断加大,存量资产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的技术改造正在加快,一批能耗指标先进的大型项目正在开工建设。
第五,鼓励节能减排产品的生产、应用和新技术研发的金融、税收、价格等政策性措施正在陆续出台。
以上这些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形势虽然严峻,但是只要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常抓不懈,实现2010年的约束性指标是有可能的。如果措施不力,那实现既定的目标是十分困难的。
二、 工业企业在节能降耗中的重要地位及存在的巨大潜力
电力、钢铁、有色、石油、化学、建材六大行业是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统计表明,这些领域中的中央企业十五期间在产值能耗或产量电耗指标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例如:化学工业是消费一次能源和电力的大户,消费一次能源占10%,消费电力占全国用电量的8.8%以上。“十五”期间能耗由8.9吨标煤/万元,降到5.94吨标煤/万元,下降了33.3%,年均下降6.66%。主要耗电产品的单位产量电耗也有所下降,隔膜法烧碱由2500千瓦时/吨降到2440千瓦时/吨,下降了1.35%,黄磷电耗由15200千瓦时/吨降到14700千瓦时/吨,下降3.29%。再如,电力工业十五以来节能减排取得较好成绩。电力工业是消费、转换和生产清洁能源,同时耗费一次能源的大户。消费量占全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52%。十五期间,全国供电煤耗从392克/千瓦时,下降到370克/千瓦时,下降了5.6%,年均下降1.12%,即4克/千瓦时;全国电网线损率由7.81%下降到7.21%,年均下降1.54%。2006年,供电煤耗又降低了4克/千瓦时,同比下降1.08%;电网线损率降低0.1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8%。
工业领域节能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但总的贡献率仍不够大,节能降耗还有很大的潜力。从当前我国节能降耗的总体形势来看存在着这样几个大的问题,影响着单位GDP能耗的下降。
(一)结构性矛盾突出
第二产业比重逐年上升,第三产业比重变化不大。2005年第二产业比重为47.5%,2006年升到48.7%。其中重工业保持较高增长速度,2006年达到69.5%,比2000年上升了7个百分点。因此从2003年以来,能源弹性系数开始大于1,04年达到1.6,出现了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大于经济增长的局面。
(二)经济增长粗放、产业高、生产力集中度低
我国基本上仍然属于粗放型生产,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使经济对能源、原材料等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所消耗的原材料逐渐增多,也造成了环境生态的压力更为严重。同时,产业集中度低,拿电力来说,05年,火电总装机3.9亿千瓦,但平均单机容量仅为6.8万千瓦,这是大量小机组存在的结果;钢铁产业,前15家企业的钢产量仅占全国产量的45%,韩国一家浦项钢铁厂就生产了全国65%的钢,日本前5家钢铁企业的产量占全国产量的75%。
(三)高耗能的生产方式尚未退出
电力行业10万千瓦及以下的小火电厂总容量超过1亿kW,占火电的30%;钢铁企业高能耗、高污染、工业装备差的落后产能占总产能的30%左右;其他如水泥行业则更高达55%,这些落后生产能力的存在,导致行业资源和能源消耗居高不降。
上述存在的问题正好说明工业领域节能节电的空间依然很大。拿电力来说,如果关停5000万kW的10万kW以下的小火电机组,并代之以新建高效燃煤机组来优化发电领域的产业结构,可以节省标煤5000万吨以上,全国火电供电煤耗将下降15g/kwh左右。如果将服役超过20年的3800万kVA的S7型及以下的变压器改造为S11型变压器或非晶合金变压器,可减少电能损耗45亿千瓦时,降低线损率0.18个百分点。
三、 应用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是重要前提;加强节能指标体系、监督体系和考核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重要保障;加大检查执法力度是关键。
1995年~2005年我国工业部分单位增加值能耗呈先低后高的态势。数据表明,技术因素对能耗的变化起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任何一个行业或一个企业的能耗指标都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先进适用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而不断改善的。蒸气机时代的能耗指标永远赶不上电气时代的能耗指标。以发电领域为例:中温中压机组(5万kW以下)的供电煤耗大约是450~500g/kWh;高温高压机组(10万kW以下)大约是400~430 g/kWh;30万kW、60万kW的亚临界机组的供电煤耗是330~340 g/kWh;60万kW及以上的超临界机组约310~320 g/kWh,60万kW及以上的超超临界机组可达到290~300 g/kWh,没有蒸汽参数的提高和技术的升级,供电煤耗的下降是有限度的。同样,电网的网损也是如此。因此采用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是节能降耗重要的基础和前提。自去年节电技术研讨会以来推广应用高压变频调速系统、非晶合金变压器、单相配电变压器、节能灯等节电产品的效果不断扩大,也是一个明证。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以先进技术改造存量资产,在增量资产的建设中扩大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从单项节能技术的应用推向系统性的技术应用,从而改变行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和产品,应当是当前在短期内最能取得实效的节能节电措施。当然,从总体上讲,调整一、二、三类产业的格局,加快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现代物流业、服务业及高新技术产业是实现节能减排的关键。
加强对节能节电工作的管理,不断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和节能考核体系,定期向社会公示其结果,鼓励先进,激励后进,形成常态机制,使技术性因素发挥更大的效果,是节能节电工作持之以恒的重要保障,考核体系中,形成以节能减排为重要内容(作为一票否决的因素)的干部考核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尽快出台修改后的节约能源法,将节能降耗纳入法律规范的轨道,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是取得实效的关键。
多年来,这些工作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而恢复和重建这三个体系客观上是有很大的困难的,但可喜的是在国务院的强力推动下,正在边建设,边发挥作用。我认为没有这三个体系的建设,技术性因素和管理措施就难以长期发挥其最大作用,同时科学的考核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也可以减少很多形象工程和华而不实项目的建设。
四、 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衡量我们是否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标志就是我们的工作是否切实转变到“又好又快”的发展观轨道上来。当前,什么是好,我的理解就是保证完成2010年降耗减排的控制指标,使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相协调,使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相和谐。“又好又快”与“又快又好”只是四个字的排列顺序变化了一下,但却有了本质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与强者同行,利德华福助力高能耗企业绿色发展
利德华福 HAR3000系列高压变频器
利德华福HAR3000系列高压变频器新品上市
利德华福连续两届荣获“设计师及用户优选十大品牌”
施耐德电气变频系统业务副总裁张彦达先生的新年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