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汽车的自主研发时代开启

汽车的自主研发时代开启

2007/10/11 9:31:00
中国汽车业的自主研发时代已经开启。以自身技术实力为驱动的渐进成长策略,才能最终提升品牌。   从本土汽车企业的成长轨迹可以看出,本土企业主要有两种成长方式:渐进式成长和革新式成长。   在渐进式成长方式下,本土汽车企业不直接与跨国汽车企业正面竞争,而是逐渐积累技术或品牌方面的优势,直至最终有实力与跨国汽车企业正面竞争。在渐进式成长过程中,本土汽车企业可以沿两条路径移动:技术驱动和营销拉动。   技术驱动指的是本土汽车厂商先将更多资源用于提升自身技术实力,开展自主研发和创新,随后在技术的基础上提升自身品牌认知度,如:奇瑞、吉利。   营销拉动则指本土汽车厂商先将更多资源用于市场营销,打造自主品牌,提升自身品牌认知度,随后在品牌的基础上提升自身技术实力,如:比亚迪。   与渐进式成长相反,部分本土企业采用革新式成长方式,同时提升自身技术实力和品牌认知度,与跨国汽车企业正面竞争,如:一汽、上汽。2006年5月18日,一汽集团推出中高端自主汽车品牌“奔腾”;2006年10月24日,上汽集团在收购罗孚汽车核心知识产权后推出中高端自主品牌“荣威”。   选择革新式成长(PathIII)的企业,通常都为国有大型汽车企业,具有雄厚的技术、资金和营销实力,因此普遍采取直接推出中高端自主品牌、与跨国公司直接竞争的策略。 但由于定位于中高端市场,一旦企业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领域出现瑕疵,企业所推出的新品牌很有可能遭到挫折。2002年8月,华晨汽车推出定位中端的自主品牌“中华”轿车,定价16.98万元,试图将其打造成为领先的自主汽车品牌。不过由于产品质量不稳定,售后服务不佳,“中华”的市场口碑和市场消费信心受到较大损伤,2004年总销量仅为1万余辆。这说明此类成长策略本身存在较大风险,对企业本身在技术和品牌方面都有较高要求。   而在渐进式发展中选择品牌拉动成长(PathII)的企业,重点放在自主品牌建设上,在营销、渠道等方面投入较多资源,在技术研发方面虽然也有投入,但普遍低于跨国汽车企业的研发投入比例。如2006年上半年,比亚迪汽车的营销投入约占总销售收入的3%,而研发投入仅占总销售投入的1.7%。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支撑,此类企业的品牌成长缺乏上升动力,难以将品牌提升为能与跨国公司竞争的高端品牌。因此,一旦跨国汽车企业在中国市场上采取降价策略,多数依靠低价营销取胜的中国企业将失去生存空间。   因此,本土汽车企业应更多选择技术驱动的渐进成长路径。品牌必须有技术作为支撑,不能一蹴而就。选择技术驱动成长(PathI)的企业,在成长过程中要始终投入较多研发费用,进行整车制造、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等相关领域的自主研发,逐渐成长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企业。2001年至今,奇瑞每年的研发投入均占总销售收入的10%~15%,超过跨国汽车企业的平均研发投入比例(3%~5%)。   随着技术实力日益增强,此类企业的出口、代工业务将逐步成长,还有可能成为重要的零部件供应商。稳固的技术基础和良好的市场业绩将促使企业的品牌认知度逐渐提升,直至能与跨国汽车企业相抗衡。   2007年1月,美国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宣布将由中国厂商奇瑞为其代工生产小型车,产品出口海外市场。   2006年,中国本土汽车企业成长迅速,在国内市场,自主品牌轿车销量市场份额已达到25.67%;在海外市场,奇瑞、哈飞、长城、华晨等中国汽车企业已经开始出口至发展中国家甚至部分欧洲市场。   以自身技术实力为驱动的渐进成长策略,才能最终提升品牌。
  (中国工控网提供)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智光节能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瀛海建材余热发电机组首次启动成功

智光电气台州电厂给水泵系统节能改造项目成功投运

智光节能荣登2014年度全国节能服务公司百强榜第五位

索引程序编程凸轮表

奥越信300系列PLC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