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大邱以产业升级带动城市转型

大邱以产业升级带动城市转型

2008/5/15 9:23:24
“纺织之都”崛起  
  大邱市位于韩国东南部的庆尚北道境内,面积约884平方公里,人口约 251万,是韩国六大直辖市之一。  
  大邱自古养蚕业盛行,是麻和绢丝手工纺织的中心地带。在20世纪50年代初,韩国将近四分之一的纺织厂分布在庆尚北道,其中63.8%集中在大邱。  
  在20世纪60年代初,韩国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轻纺工业成为政府重点扶持的支柱产业。随着1962年—1966年第一个经济开发计划出台,纺织业由内需为主转变为以出口为主;1967年—1971年的第二个经济开发计划进一步把纺织业确定为“出口战略产业”。大邱纺织业基础雄厚,廉价劳动力充裕,政府的优惠扶持政策把长期积累的商业资本调动起来,转变为工业资本,使大邱纺织工业迅速发展。当时大邱的西门纺织品市场空前兴盛。 1968年,这里汇集了全国纺织品批发商的24.4%,到1971年这一比例高达 33.7%。 
  韩国1987年合成纤维纺织品出口量超过
日本,跃居世界第一;大邱作为韩国纺织业龙头老大,为此立下汗马功劳,而纺织业名副其实成为地区经济的支柱。1963年,纺织品出口占大邱地区出口总额的92%;1967年纺织品出口总额达2451万美元,在全国出口总额中约占7.9%。随着纺织工厂、设备、织机的扩充和生产自动化提高,大邱纺织业已经形成大规模生产能力和体制,同时也带动了关联产业的发展。统计显示,1987年大邱和庆尚北道的织物染色厂家共295个,其中278个在大邱,占94.2%,占全国染色厂家总数的 40.5%。大邱成为大规模、以先进设备和技术装备起来的新型纺织工业基地和出口基地,“纺织之都”成了大邱市的别称。  
  成败皆因规模  
  大邱从纺织业起家,以纺织业支撑门户,但大邱的衰落恰恰也源自纺织业。1974年,正当大邱纺织业长足发展之际,第一次国际石油危机爆发,使纺织业高涨的景气骤然变冷。原油价格上涨引起原材料价格和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再加上进口国的订单减少,导致产品价格猛跌,库存增加,工厂开工率下降。最终大邱纺织业虽然借助景气高涨时期积累的家底,加上政府采取紧急扶持政策,算是渡过了难关,但业内存在的问题暴露无遗。主要是:技术工人不足,技术水平低下;设备老化,准备设施及加工整理设施缺乏;生产规模零散,设施布局及生产工艺不配套;劳动条件改善迟缓,工资制度不完善等等。这些问题是阻碍纺织业持续发展的潜在因素。但是,在多种因素制约下,当时未能采取根本性对策;特别是石油危机高潮过后,出现了涤纶需求陡然高涨的形势,结果冲淡了对危机治理的关注,非但未能进行结构调整,反倒开足马力扩大生产,导致产量过剩,成为制约纺织业发展的一大隐患。  
  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使大邱纺织业再受重创。物价飙升、出口不振、国际收支赤字,严重打击了大邱经济。国内工资水平提高,原丝价格上升及日元贬值,使纺织品价格竞争力下降;特别是过剩生产挤压了技术革新和产品质量提升,质量竞争力严重削弱。  
  而国家经济景气低落,更使大邱纺织业雪上加霜。石油危机之前大量生产的乔其纱等产品在仓库里积压,随着“乔其纱热”冷却,为扩大生产规模而进口的一万五千台意大利捻线机成了一堆废铁。1980年,正常开工的企业仅占50.3%。此次石油危机让大邱纺织业的不景气持续了5年之久,进一步暴露了纺织业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即:单纯追求规模增长和出口扩大,忽视内延发展和技术创新,导致产品结构停留在低附加价值阶段难以提升。而当后发国家同样以低成本为手段,展开大批量廉价产品出口攻势时,大邱纺织品就失去了竞争优势。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在结构调整和技术革新方面,大邱纺织业采取了一些对策,但由于未实行脱胎换骨的根本性变革,停留在修修补补、紧紧松松、进进停停的状态,特别是一当出口日子好过,结构改造就放松甚至停顿。纺织业根本性的结构调整,结构性问题仍被拖延、掩盖下来。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大邱纺织业遭到又一次致命打击。实际上,由于未能适应世界纺织品市场小批量、高功能、多样化需求变化,及时进行结构调整,仍然安于以规模为主的“竞争”,自1994年起,大邱、庆尚北道地区的纺织企业就陆续倒闭,仅1994年就有近百家企业关门。  
  结构调整的迟延严重阻碍了大邱纺织业产品多样化、质量高级化和出口市场多边化进展,导致竞争力整体下滑。纺织业作为大邱的支柱产业,其衰落必然引起地区经济滑坡。1998年以后,全国各市、道人均GDP比较中,大邱连续6年倒数第一,年均经济增长率也是全国最末位。大邱也失去了对外资的吸引力,1997年以后的8年里,外国对大邱直接投资仅3.84亿美元,同样是全国最末位。  
  升级传统产业  
  大邱市在三次危机的沉重打击下猛醒过来,切实认识到必须进行重大选择:是继续延袭过去的老路,或者是进行城市发展战略的转型?根据对国际产业现实变化的认识,大邱市把城市发展战略转型的第一步确定为实行传统产业即纺织业的升级换代上。  
  做出这一决策,主要是基于两点考虑:一是纺织业作为大邱市的主导产业,长期以来已经建立起一整套体系,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奠定了比较厚实的硬、软件基础,并且在世界纺织业已经获得一定的名声。尽管纺织业不断萎缩,但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仍然不可忽视,仍是大邱未来发展的一块重要前进基地。二是从世界纺织业的现状和趋势看,纺织、服装业完全不是“夕阳产业”,纺织、服装产业如果与尖端技术结合,就会变成高附加值,具有无限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大邱市纺织业的衰落不在于纺织业本身,而是因为观念落后导致僵化,忽视和延迟了发展战略的转型,导致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竞争力不断下滑,受到了无情的冲击。  
  为加快促进纺织产业升级,大邱市1998年制定了《大邱、庆北地区纤维产业培育方案》,提出了著名的“米兰计划”,即要让大邱在服装和技术上分别达到意大利和德国的水平,使韩国跻身世界纤维和服装大国的行列。“ 米兰计划”的核心是全力加强技术研发,占领纺织和服装产业的尖端技术高地。近期和中期主要是集中力量攻克纳米纤维、超级细纱及智能性纤维和数字染色工程、新型服装设计、尖端纺织机械等高附加值项目研发,将大邱纺织服装的技术和质量迅速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长期目标则是把大邱建设成为“东方米兰”,使之从纺织的生产、营销到人才培养都成为世界纺织服装业的重要枢纽。  
  推进上述计划,大邱市决定共计投资1977亿韩元,其中980亿韩元投向技术研发,415亿韩元用于改善产业结构的设备融资支援;另外,企业技术研发服务、基础设施改善和人才培养的投资分别为329亿、198亿和55亿韩元。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中国联通首个量子通信产品“量子密信”亮相!

国家重大装备企业齐聚高交会 中国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举行

东土精彩亮相华南工博会,展现未来工业前沿技术

ATMS邀请函 | 以智驭新,协作创造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