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太阳能逆市“流血IPO” 智基创投获利仍约2倍
1月13日,中国兴业太阳能技术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主板上市,发行价为每股1.05港元。上市仅三日,兴业便创下上市新高,盘中最高至1.51港元,较1.05元累计上涨43.8%。截至1月15日,兴业报收于1.46港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28%。
本次发行的股票占总股本的14.02%,上市交易完成后,兴业太阳能的总股本将增至4.28亿股。按照发行价1.05元计算,公司集资额约6300万港元,市值4.49亿港元。
兴业太阳能董事长刘红维对股价走势表示满意。相比之下,同日上市的海峡石化只超额认购了2.11倍,并于上市首日跌破了发行价。
兴业的成功上市,也让背后的智基创投等松了一口气。
2007年初,智基创投旗下的智龙基金(IP Cathay)曾向兴业注资350万美元。智基目前持有的股份占兴业发行总股本的6.28%。
尽管以当前的股价计算,智基的回报不超过2倍,但其合伙人吕强认为,“兴业的经营稳健,所属公共建筑和新能源应用产业受经济不景气影响较少,并且受政府政策鼓励,我们对公司未来的发展非常有信心”。
根据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兴业此次IPO融资主要是为了国内外工程项目的资金,以及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配套元件的购买和新能源应用的研发投入。
卖工程还是卖太阳能的故事?
继无锡尚德之后,越来越多的太阳能企业奔跑在通往海外IPO的道路上。然而,时过境迁之后,近两年飞速扩张的国内太阳能产业似乎正在褪色。
2008年6月至今,硅片的现货价格由58元/片下滑至40元/片,电池片价格则由3.47美元/瓦跌至2.63美元/瓦。此外,石油价格从140美元/桶的高位直泻到08年12月初的50美元/桶以下。随着硅料与石油价格的松动,光伏产业的“挤泡沫”阶段正越来越近。
就连国内的明星企业无锡尚德,似乎也抵御不了这个寒冷的冬天。去年11月28日,尚德董事会主席施正荣称,公司第四季度的毛利率为零。而就在前一个季度,公司的毛利尚有21.6%。
无独有偶。去年5月,德意志银行发布报告称,“世界光伏的供大于求将发生在2009年下半年”,如此看来,选择此刻上市的兴业太阳能,似乎前途未卜。
不过,智基创投合伙人吕强称,选择在这个时点IPO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上市了之后,即使融资额较少,兴业的形象和信誉也会得到提升,无论是向银行贷款还是向政府接工程,都会容易不少。况且,兴业目前是珠海为数不多的上市公司之一。”
而对于光伏产业过剩的观点,兴业太阳能非执行董事、智基创投合伙人史煜指出,“相对于石油的定额储量,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只是时间问题”。
“对于可再生的清洁新能源来说,石油价格的波动不会改变其开发利用的大趋势。此外,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和原料成本也会往下走,和石油及其他传统能源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他告诉记者。
更重要的是,和很多纯粹的太阳能公司相比,兴业太阳能其实脱胎于传统建筑幕墙工程产业。
其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主要从事传统幕墙工程的设计、装配及安装,及薄膜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的设计、装配及安装。此外,公司还生产销售太阳能产品及幕墙产品。眼下,公司80%的收入来自于传统幕墙工程的设计与安装,其主要客户包括政府机关、国有及民营建筑公司和物业发展商,参与的项目不少于400个。
自2007年起,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及太阳能产品开始为公司贡献利润。据悉,公司目前正致力向这两项业务转型,欲成为一家“专注于可再生能源应用的企业”。
换句话说,与其将兴业太阳能列入新能源领域,不如将其归为传统制造业,只是这项制造业多了一顶“太阳能”的光环。
史煜称,“我们当时也在讨论,IPO时应该为兴业太阳能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它是卖工程还是卖太阳能?后来发现,尽管公司的建筑工程与材料业务做得很大,利润也不错,但卖太阳能的应用看起来更有机会,公司这两年的业务也体现了很高的成长性和赢利性,于是我们就以先进的薄膜应用为公司定位。”

提交
中国联通首个量子通信产品“量子密信”亮相!
国家重大装备企业齐聚高交会 中国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举行
东土精彩亮相华南工博会,展现未来工业前沿技术
ATMS邀请函 | 以智驭新,协作创造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