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利时:民族品牌PLC突围样本
2008年,北京和利时自动化驱动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时年销售额不及千万元,到2011年即将突破一个亿;从开始的名不见经传,到如今游刃于市政、煤炭、风电等行业,将业内人士认为最不可能“自主”的PLC民族品牌打造得“风生水起”,和利时的故事实在值得一讲。
其实,所有工业自动化民族品牌的成长故事都值得被编成一部教科书。因为,在这个几乎没有任何大力度的自主化政策支持、对选用国产品牌亦没有优惠和补贴的领域,能够做到与强势的国际品牌同台竞技,都需要非凡的智慧和勇气。她们的故事或许不及海尔那般传奇,不及华为那般吸引眼球,但捧起来细细品读,却仍会让人有一种激动在心头挥之不去的感觉。因为这些故事通常都是与“不可能”有关的,同时也是与“坚持”有关的——坚持信念,一直走下去,不可能也就变成了可能。
和利时PLC的成长史便是这样一个有关“坚持”的故事——从2008年北京和利时自动化驱动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利时驱动”)成立时年销售额不及千万元,到2011年即将突破一个亿;从开始的名不见经传,到如今游刃于市政、煤炭、风电等行业,将业内人士认为最不可能“自主”的PLC民族品牌打造得“风生水起”,和利时的故事实在值得一讲。
和利时驱动总经理徐昌荣博士将“和利时这一PLC民族品牌如何在强大的国际品牌阵营中找寻到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娓娓道来。经过接近两个小时的交谈,记者发现,这不单单是一个有关“坚持”的故事,还是一个充满思想与智慧的故事——没有豪言壮语或夸夸其谈,只有实实在在,一步一个脚印,去改变这个在他人看来永远都不容打破的市场格局。
“我们不去跟国际品牌硬碰硬,而是寻找他们的优势和影响力不那么突出的行业先行进入,做标志性项目,开拓客户资源。在和利时的品牌影响力还不够强势的时候,我们主要采取直销模式来面对客户。一个客户一个客户的走访,一个行业一个行业的进入,由点到线,由线再到面。我们关注新能源等新兴行业,因为在开拓这些行业的市场方面大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我们完全凭借技术、质量、服务赢得客户信任。现在我们也要开始大力推行品牌建设了,要让更多的客户知道和利时这个牌子,了解我们已取得的业绩,才可能收获更大的成功。”
提起这三年间和利时PLC的突围之道,徐昌荣博士侃侃而谈,如数家珍。因为这些都是他与他的团队亲身经历过的,或许过程坎坷,但实践证明,他们走出了一条对的路。“客观来说,现在我们还处于跟随的阶段。但我希望三到五年后,民族品牌的PLC能与国际品牌在市场上平起平坐。最终能实现超越国际品牌,引领PLC技术的发展。”
谈起民族品牌PLC的未来,徐昌荣博士充满信心。这信心来自于过去三年和利时PLC成功的经验,也来自于他对今后市场走势敏锐的洞察与判断。和利时PLC成功的第一步,为民族品牌突围树立了一个好的范本。未来,它或许还将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格局多面的光彩。
09年,徐昌荣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这位做技术出身的年轻企业家走马上任和利时驱动总经理还不到一年,和利时公司虽已有LK系列及LM系列两款准确定位于大型及中小型项目的PLC产品,但自主品牌的市场开拓只能算是刚刚起步。
在那次的采访中,徐昌荣博士有关品牌战略发展的言语并不多。大概是各种路线都在争论,而各种方式也都在尝试。毕竟,PLC一直被认为是工业自动化领域民族品牌最难攻克的阵地——国际品牌进入的时间长、影响力大、客户忠诚度高,谁也没有信心说,就一定能啃下这块硬骨头。
但徐昌荣博士和他的团队却始终没有放弃一个信念,他们觉得,终有一天,“民族品牌PLC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这信念有一方面始于10年前和利时在DCS领域的成功——“因为国内品牌DCS的崛起,并不断向高端市场挺进,国际品牌的DCS告别了价格虚高的时代,且使得高端应用领域被国际品牌DCS垄断的局面不复存在。”另一方面,则来自于总公司北京和利时集团对于旗下PLC品牌在资金、人才等多方面的鼎力支持,以及和利时在工业自动化这一领域已经积累的丰富工程实践经验。
那时,徐昌荣博士就提出了工业自动化民族品牌突围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崛起的信心;二是要向国外企业学习;三是一定要掌握核心技术。”那时的和利时,核心技术已经掌握,信心与谦逊的学习态度也早已具备。能否成功,就看发展的思路正不正确。毕竟,对手强大、市场瞬息万变,一切都容不得等。所以,2011年的再次会面,故事就从那个充满着激情而又艰苦的创业期开始了。
“农村包围城市”是我们的策略
作为后来者,和利时驱动的第一步就是要找到市场的“空白点”。“冶金、汽车等行业已经被国际品牌牢牢占据,客户忠诚度高,我们硬要进入不具备任何优势。”徐昌荣博士说。因此,他们决定先行进入国际品牌PLC的优势和影响力都不那么突出的行业,决定“用农村包围城市”。
其实凭借之前丰富的工程经验,和利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行业客户基础,拥有了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这时要做的,只是将别人的PLC品牌替换成自己的。“但这就是个大工程,我们必须一个客户一个客户的跑,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去攻克。”
靠着一股韧劲,并通过“产品试用、技术咨询”等一系列形式,在市政、煤炭、水利水电、装备制造、天然气等行业,和利时PLC凭借着过硬的性能、可靠的质量以及高性价比,逐渐获得了用户的认可,并被应用到许多重点项目之中,譬如天津纪庄子污水处理厂自控仪表系统(45万吨/日)工程、大同市净水厂自控仪表系统(40万吨/日)工程等。其中,许多项目成为了该行业中的“明星工程”,用户谈起和利时品牌,已经从最初的陌生升华到了现在的“频频竖起大拇指”。
而和利时的另一个着眼点就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风电、太阳能、生物质发电这些行业都是在我国刚刚兴起的,在这些行业的市场开拓方面我们与国际品牌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我们完全可以凭借技术、质量、服务赢得客户信任。”
2009年,当业界的大多数企业都在因金融危机的突然来袭防不胜防的时候,和利时PLC已经成功地迈出了市场开拓的第一步;2011年,整个行业刚因为经济环境的回暖而长舒了一口气的时候,和利时驱动已经连续两年业绩翻番,做出了一个近亿元的盘子。
“之前我们承接的PLC控制系统工程项目几乎都采用的是国际品牌PLC,而现在有60%以上的项目采用的是我们的自有品牌。”这样的业绩让徐昌荣博士欣慰,他在两年前预言的“民族品牌PLC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已然成为了现实。
跟随但不模仿,走自己的路
问徐昌荣博士,该如何定义如今的和利时PLC所处的成长阶段,出乎意料,他的答案是——“我们还在跟随期”。
“开始是用别人的PLC做项目,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有了自己的品牌,也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但这只是刚刚开始,我们还是处于跟随期。”徐昌荣博士理智地看待如今的和利时在FA领域所处的地位。这正与他提出的“要向国外企业学习”的观点不谋而合。
两年前,他曾对记者说过:“国外企业进入这一领域较早,积累的经验比我们丰富,确实有许多先进的理念值得我们去学习。”几年来,和利时也正是遵循这一点,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
但跟随并不代表模仿,和利时PLC并没有一味地去“学”,而是根据实际的市场情况清晰判断,理智决策,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很多年之前就有人对我说开拓FA市场一定要采取渠道分销的营销模式。但和利时最终没有那么做。&
提交
升级智能控制体验 构建智慧城轨生态——和利时参展2024北京-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
又双叒获殊荣——和利时同时荣获国内三大动力能源装备企业“2023年度优秀供应商”称号
政企合力,共促发展——和利时与杭州市钱塘区人社局、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多方面深度合作
精诚合作 打造一流丨和利时成功签约中色正元(安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锂电正极材料前驱体项目
技术创新推动区域合作——和利时受邀出席中国-东盟(马来西亚)新兴产业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