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技术将为国产控制系统发展注入新活力
——— 贝加莱工业自动化市场部经理宋华振谈自动化软件发展趋势
2012/2/13 14:35:09
开源技术在IT界风生水起蔚然成长,包括Microsoft、SUN、IBM都已加入到开源技术的阵营。在探讨自动化的发展时,大家讨论到标准之争,然而从IT和通信业的发展来看,开放才能赢得未来,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自动化业相对于IT和通信业封闭,各家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愿意开放,使得最为开放的Ethernet技术取得了先机,Ethernet技术正在蓬勃发展,来自各咨询机构的调研显示,Ethernet技术正在以接近50%的占有率领先于各种总线技术,而CAN,Modbus之所以能够取得发展完全得益于其开放性。
软件时代的到来
早在两年前工控网CAMRS论坛上,自动化领域的专家、领袖们谈到未来自动化的发展时,将自动化划分为IT技术时代、通信时代和未来的软件时代三大发展方向,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划分有一定的代表性,尽管控制技术的发展事实上具有的连续性和同步性。但是,软件正在成为潮流,在过去的10年里,来自IT业开放技术正在影响着世界,不得不承认的是,自动化行业的发展是跟随了IT业的包括芯片技术的发展、软件技术的发展以及IT业的各种商业模式的影响。
对于国内自动化厂商而言,如何才能在竞争中获得先机?国内自动化厂商也在大力开发自主的PLC及DCS等控制系统产品,包括运动控制。然而,有一个不好的倾向就是陷入“价格战”-这种困境不难理解。毕竟,在品牌影响力,技术研发能力等方面与欧美大场上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价格战将会使得本土厂商陷入后继无力的发展状况,如何去突破,值得思考。
从软件寻找突破口
研华科技的蔡奇男先生曾提到了软件以IPhone为例,他非常感兴趣就是IPHONE能够告诉你的是“有80000个不同的软件可以让你作各种不同的事情”-我也对此非常感兴趣,最新的是10万个不同的应用程序几乎能帮你作任何事情-这正是软件的魅力。同样的一个硬件平台,他的魅力完全来自于它所能提供的软件-Windows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完全得益于它由全世界众多的公司提供了基于Windows的丰富多彩的应用程序,尽管在工业界,实时性是它的软肋,然而,它依然广泛的被使用。
开源软件提供了自主创新的可能
目前,开源技术正在蓬勃发展,包括Opensource的RT-Linux可以应用于DCS,数控系统、嵌入式运动控制器、PLC、专用型控制系统。作为其开发与操作平台,开源的实时通信技术POWERLINK、开源的诊断软件、测试软件、甚至开源的PLC软件平台,这些开源软件都可以提供构建整个控制系统产品包括HMI,PLC,Motion,I/O,Communication的产品运行和应用平台,经过适当的裁剪构成系统。
这里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即开源软件并非是“拿来即用”的软件,它的实现需要大量的“软件服务商”来针对不同的硬件平台和控制器来设计系统,而这样的中间软件服务商在国内很少,大部分聚集在了为IT业的服务上。例如AppleIPhone的那么多软件都是基于开源技术设计的,但是由于未能看到这一广阔的市场,以及现有的私有技术的强势地位,使得这一市场目前尚未被开发出来,而在欧洲类似于Infoteam,3S这样的中间软件服务商已经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在各个大的厂商的产品开发中都能够看到他们的身影,外表看去似乎是由这些自动化厂商提供了系统,而实际上后面的软件大部分由这些分工更为精细的专业厂商来实现的。
国家在开源技术和嵌入式系统开发方面的政策已有相关政策。但是,更多的是应用于研究而很难去实际应用,在于缺乏一个良好的平台来让更多的国内厂商去共同搭建一个互动的组织-类似网络上无处不在的开源社区于联盟-这在IT业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但是,自动化行业相对封闭,然而,从既往的历史来看,如果想关注未来,不如更多去关注IT业的发展。
国产控制系统的开发思路在软件上的另一个方向是在集成行业软件方面的探讨。如何开发针对特定应用,如数控技术、机器人技术、OEM制造业的行业特定软件,过程控制的行业功能库集成方面,这样才能使得在某个特定领域去获得突破,以点带面的方式逐步渗透市场。正面的与欧美厂商在通用市场去竞争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国内的自动化厂商尤其是过程控制系统的厂商通常都在某些行业如电力、造纸、汽车、石化等领域内发展起来。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对相应行业的理解,如金自天正在冶金行业,和利时在交通行业,中控在电力行业等,而在机械自动化领域目前专业控制器领域还是国外的比较多,如DELEM在折弯,乌斯特在纺机匀整系统,马洛在浆纱回潮仪,Eltromat在套色系统等领域,而专用型控制器更需要看准行业,聚焦应用的角度去发展,目前在机械制造业内国内有很多厂商正在发展。
如何利用开源技术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开源技术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益的尝试,在获得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角度来看,开源技术无疑能够给予国内厂商一个尝试的碛口,使得由此获得新的发展,这不仅需要政府在整合资源方面作出一些努力,也需要企业之间能够以面向未来的开放态度去接纳,并且有厂商愿意在此方向作出尝试和努力,至少进行一些适度的探讨也是极为必要的。
软件时代的到来
早在两年前工控网CAMRS论坛上,自动化领域的专家、领袖们谈到未来自动化的发展时,将自动化划分为IT技术时代、通信时代和未来的软件时代三大发展方向,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划分有一定的代表性,尽管控制技术的发展事实上具有的连续性和同步性。但是,软件正在成为潮流,在过去的10年里,来自IT业开放技术正在影响着世界,不得不承认的是,自动化行业的发展是跟随了IT业的包括芯片技术的发展、软件技术的发展以及IT业的各种商业模式的影响。
对于国内自动化厂商而言,如何才能在竞争中获得先机?国内自动化厂商也在大力开发自主的PLC及DCS等控制系统产品,包括运动控制。然而,有一个不好的倾向就是陷入“价格战”-这种困境不难理解。毕竟,在品牌影响力,技术研发能力等方面与欧美大场上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价格战将会使得本土厂商陷入后继无力的发展状况,如何去突破,值得思考。
从软件寻找突破口
研华科技的蔡奇男先生曾提到了软件以IPhone为例,他非常感兴趣就是IPHONE能够告诉你的是“有80000个不同的软件可以让你作各种不同的事情”-我也对此非常感兴趣,最新的是10万个不同的应用程序几乎能帮你作任何事情-这正是软件的魅力。同样的一个硬件平台,他的魅力完全来自于它所能提供的软件-Windows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完全得益于它由全世界众多的公司提供了基于Windows的丰富多彩的应用程序,尽管在工业界,实时性是它的软肋,然而,它依然广泛的被使用。
开源软件提供了自主创新的可能
目前,开源技术正在蓬勃发展,包括Opensource的RT-Linux可以应用于DCS,数控系统、嵌入式运动控制器、PLC、专用型控制系统。作为其开发与操作平台,开源的实时通信技术POWERLINK、开源的诊断软件、测试软件、甚至开源的PLC软件平台,这些开源软件都可以提供构建整个控制系统产品包括HMI,PLC,Motion,I/O,Communication的产品运行和应用平台,经过适当的裁剪构成系统。
这里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即开源软件并非是“拿来即用”的软件,它的实现需要大量的“软件服务商”来针对不同的硬件平台和控制器来设计系统,而这样的中间软件服务商在国内很少,大部分聚集在了为IT业的服务上。例如AppleIPhone的那么多软件都是基于开源技术设计的,但是由于未能看到这一广阔的市场,以及现有的私有技术的强势地位,使得这一市场目前尚未被开发出来,而在欧洲类似于Infoteam,3S这样的中间软件服务商已经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在各个大的厂商的产品开发中都能够看到他们的身影,外表看去似乎是由这些自动化厂商提供了系统,而实际上后面的软件大部分由这些分工更为精细的专业厂商来实现的。
国家在开源技术和嵌入式系统开发方面的政策已有相关政策。但是,更多的是应用于研究而很难去实际应用,在于缺乏一个良好的平台来让更多的国内厂商去共同搭建一个互动的组织-类似网络上无处不在的开源社区于联盟-这在IT业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但是,自动化行业相对封闭,然而,从既往的历史来看,如果想关注未来,不如更多去关注IT业的发展。
国产控制系统的开发思路在软件上的另一个方向是在集成行业软件方面的探讨。如何开发针对特定应用,如数控技术、机器人技术、OEM制造业的行业特定软件,过程控制的行业功能库集成方面,这样才能使得在某个特定领域去获得突破,以点带面的方式逐步渗透市场。正面的与欧美厂商在通用市场去竞争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国内的自动化厂商尤其是过程控制系统的厂商通常都在某些行业如电力、造纸、汽车、石化等领域内发展起来。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对相应行业的理解,如金自天正在冶金行业,和利时在交通行业,中控在电力行业等,而在机械自动化领域目前专业控制器领域还是国外的比较多,如DELEM在折弯,乌斯特在纺机匀整系统,马洛在浆纱回潮仪,Eltromat在套色系统等领域,而专用型控制器更需要看准行业,聚焦应用的角度去发展,目前在机械制造业内国内有很多厂商正在发展。
如何利用开源技术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开源技术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益的尝试,在获得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角度来看,开源技术无疑能够给予国内厂商一个尝试的碛口,使得由此获得新的发展,这不仅需要政府在整合资源方面作出一些努力,也需要企业之间能够以面向未来的开放态度去接纳,并且有厂商愿意在此方向作出尝试和努力,至少进行一些适度的探讨也是极为必要的。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东土精彩亮相华南工博会,展现未来工业前沿技术
ATMS邀请函 | 以智驭新,协作创造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议程抢先看|揭秘行业热点,引领技术潮流
光亚论坛·2024 智能产业聚合高峰论坛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