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机器人:走差异化的发展路线
——— 2012年UR机器人媒体交流会访谈
2012/8/30 14:12:14
当前,我国正在由一个低成本制造基地演变为一个由服务与创新驱动的经济体。众多国内厂商选择自动化生产方式以获取竞争优势,从而催生了对工业机器人的大量需求,推动中国迅速成长为世界最大的机器人市场。欧美、日系品牌机器人厂商以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优势,在国内汽车、包装、电气自动化市场也占有相应的市场份额。
随着国内机器人市场空间不断增长,发展机器人厂商也越来越多。今年总部位于丹麦欧登塞机器人制造商挺进中国市场。8月28日Universal Robots首次在国内召开了媒体交流会,会上工控网记者与其他媒体记者就UR机器人竞争优势及自主创新情况,甚至在华发展计划采访了Universal Robots首席执行官恩里克.克罗格.艾佛森先生及中国首席代表赵千捷先生。
在华发展现状及未来
记者:UR公司目前在中国市场发展情况如何?请介绍产品的具体应用行业和企业用户?
艾佛森先生:UniversalRobots机器人公司2011年12月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目前与很多中国国内的企业、欧洲在华企业以及各个不同机构都有接触。我们在中国市场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是一家很年轻的公司。
记者:在工程机械行业,UR与全球哪些知名工业企业有合作?
艾佛森先生:目前UniversalRobots在中国市场还没有应用到工程机械领域,我们生产的机器人产品,主要服务对象是系统集成商,经由系统集成商把机器人作为一个重要的方案带给用户。很多机械行业或终端行业是由经销商合作伙伴提供服务的。
记者:UR对中国市场有什么样的目标?目前在做哪些工作来开拓中国市场,能不能做到后来居上?
艾佛森先生:对中国市场预测目标的具体数字,我暂时比较难去做定性规划。但是回顾公司这两年的整体发展态势,2011年与2010年相比,公司业务取得了近600%的增长,2010和2009年相比,公司业务取得了300%的增长。尽管2012年还没有结束,但是我们增长趋势也是非常明显。中国市场潜在需求巨大,我相信中国会和其他市场一样,取得快速增长。
记者:您提到Universal Robots未来在中国的发展计划可能会把组装引入国内市场,如果将组装引入国内,是否会考虑跟国内做数控系统比较成熟的企业进行合作?
艾佛森先生:我们会带着一种更开放的态度跟国内的企业进行接触。请您理解,有时名字暂时我们还无法透露,但我们已经和不少主流机器人厂商在做沟通。以目前来说,探讨如何设立我们在国内的机器人生产组装计划,还为时尚早。
记者:UR未来在中国市场继续扩展,必然会加大经销商网络,未来选择的经销商或合作伙伴有哪些要求?例如,是否会选择中国市场的技术性企业或行业性企业?
艾佛森先生:在经销商选择上,我们基本上没有明确的行业界定,我们所强调的是,UR生产的是一种通用性机器人,我们会使UR机器人产品能够适应各行各业各种应用的需求,而不是走入个别窄而专的路线,或只针对某几个特殊行业应用。对于区域来说,我们的目标是在区域内保留合理数量的经销商,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经销商数目太少,业务会兼顾不过来,但如果过多,经销商之间会有冲突。因此我们是以区域为导向,根据区域自动化的需求,以及行业分布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经销商。有关技术方面的要求,机器人行业有这样一个特点,UR这样的公司提供机器人产品,由经销商和系统集成商去做方案,经销商本身具有系统集成能力,包括夹具、夹爪的设计、编程能力以及把各类传感器部件做到一个方案中的集成能力等,这些都是经销商或系统集成商必须具备的能力。机器人生产商和经销商之间的这样一种合作模式,能够确保各方都发挥自己的最擅长之处,最终的目的,是为用户提供具有附加值的智能化方案。
定位明确,以自主创新取胜
记者:与中国市场上其他机器人制造商相比,UR的突出优势是什么?
艾佛森先生:UR机器人公司非常强调产品的安全性、易用性、易于编程、兼具成本效益等特质。用户经过简单的培训,在半天之内便可以熟练掌握机器人操作的基本编程,这可以帮助用户节省很多重。新调整编程的时间,并节省由于重新调整位置而产生的大规模投入。就机器人行业来说,机器人本身的价格可能不算太贵,但其服务很贵,如果用户能够自己实现它的服务,从长远来说,是具有很好的投资回报效益。我们会继续强调已有的竞争优势,也相信这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的市场回报。
记者:请介绍UR的研发团队,UR是否会根据不同区域和国家的特殊特点,进行订制研发?今后会否推出具有不同区域特点的产品?
艾佛森先生:UR的研发团队是由公司的创始人之一,艾斯本H?奥斯特加教授领导的。目前产品的软件和机械硬件部分的设计都在丹麦进行。UR的研发理念是着重强调研发一种标准化的机器人产品,但也会有一些特例,根据不同的需求开发。例如,OEM市场的用户用量很大,他们希望UR能够为其产品做一些比较特殊的事情。我们在土耳其的一家仿真机械用户需要UR机器人的末端能够集成喷洒、激光的功能,这就要涉及订制性研发的工作,主要是为了特殊功能的要求而实现的。
记者:从目前国内排名前十的机器人厂商来看,机器人厂商主要朝着向自主创新的趋势发展,而不仅停留在系统集成商的角色,请问UR机器人公司自主创新的情况如何?
艾佛森先生:讲到创新,您现在所看到的UR机器人产品,从硬件到软件,到每个零部件的设计,都是我们自己来研发的。我们的产品100%完全由Universal Robots公司自己研发,并带到市场上。我们毫无疑问会继续坚持这种创新模式,这样也可以确保所有的知识产权都是归公司所有的。UR机器人的一些关键技术都已经获得了专利,我们还会继续对研发成果做相关的专利保护工作。
记者:UR机器人公司在市场销售上是以代理商、经销商为主?还是自己进行直接的招投标?
艾佛森先生:UR机器人公司对自己的定义是:一家机器人生产企业和供应企业。我们在市场的销售策略是通过经销商与用户做不同层面的接触。经销商会做集成,增加设计、夹具、传感器等部件,进而打造一个全套的方案提供给用户。当然UR机器人公司也并非完全没有自己的直接用户,比如宝马全球和印度的一家摩托车企业,都是我们的直接用户,但这类直接用户对我们来说数量很少。
打造灵活、安全的机器人
记者:UR机器人公司最新的产品UR10和上一代产品UR5相比,在性能和应用领域有哪些拓展?
艾佛森先生:UR10和UR5都采用相同的软件来操作,具有同样的高度安全性,拥有同样灵活、方便、易于安装和使用等特点。UR10和UR5功能上最大区别在于:
一、负载功能不同,UR5负载5公斤,UR10负载10公斤;
二、臂展不同,UR5为850毫米,UR10的臂展为1300毫米。
记者:安全性是UR机器人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在工作时是不需要围栏的,在实际操作中,人需要注意哪些其他的使用习惯?
艾佛森先生:UR机器人在使用过程中是非常安全的。根据目前的规章条例,Universal Robots机器人无需安全围栏和特殊防护就可以直接与人协同工作,因此称为人机同合。人机同合允许人与机器人在距离较近的范围内一起工作。一旦人与机器人接触并产生150牛顿的力,UR机器人就自动停止工作,使人与UR机器人在有限空间内的安全合作得以实现。由此可知,UR机器人是紧凑工作场合的理想选择。丹麦技术学院材料测试中心的检测报告确认UR机器人满足所有人机同合所要求的安全标准。
UR在相对成熟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市场和德语市场,80%的实际操作是不需要围栏的,并且也不需要其他特殊的安全措施。但从操作整体安全性的角度考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机器人要运转工作,还是需要设计一些夹具和末端执行机构,而这些执行机构都有各自的设计构造,执行机构对人却不一定是绝对安全的。因此,整体的安全性需要做符合项目的评估。如果评估发现末端夹具对人具有一定的威胁性,那么技术工人就需要接受相关的安全性指导。
记者:UR机器人在工作时记录了路径点,它是否完全按照人设定的路线运行?这几个点过程中路径、路线有自动的优化改变吗?
艾佛森先生:机器人记录的输入是路径点,而不是记录人设定的操作轨迹。这样的设计是有原因的,机器人自主移动时,由五个关节一起来做连续动作,形成一个集成动作。尤其是当路径点比较多的时候,某些路径点需要机器人以最快速度移动,这个最快速度往往是经由多个关节综合联动实现的。机器人的移动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关节联动,一种是线性移动。关节联动轨迹是曲线;线型移动是在设置路径点后,在两个点之间做直线移动。这种设定是针对工业应用领域的,编程人员需要对机器人实现最大程度的控制,让机器人根据设定的路径点运行;同时又要实现它的速度,UR机器人产品在这些要求之间做了很好的平衡。
访谈结束后,艾佛森先生对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发表了观点,他认为机器人越来越多的与人更为接近的距离和环境下工作,机器人将与人、机器人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多。同时随着精细化装配市场的发展,依靠人工完成的精细化装配,未来将有可能机器人与人配合完成。(gongkong 张莹)
随着国内机器人市场空间不断增长,发展机器人厂商也越来越多。今年总部位于丹麦欧登塞机器人制造商挺进中国市场。8月28日Universal Robots首次在国内召开了媒体交流会,会上工控网记者与其他媒体记者就UR机器人竞争优势及自主创新情况,甚至在华发展计划采访了Universal Robots首席执行官恩里克.克罗格.艾佛森先生及中国首席代表赵千捷先生。
UR公司全球CEOEnrico Krog Iversen先生
在华发展现状及未来
记者:UR公司目前在中国市场发展情况如何?请介绍产品的具体应用行业和企业用户?
艾佛森先生:UniversalRobots机器人公司2011年12月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目前与很多中国国内的企业、欧洲在华企业以及各个不同机构都有接触。我们在中国市场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是一家很年轻的公司。
记者:在工程机械行业,UR与全球哪些知名工业企业有合作?
艾佛森先生:目前UniversalRobots在中国市场还没有应用到工程机械领域,我们生产的机器人产品,主要服务对象是系统集成商,经由系统集成商把机器人作为一个重要的方案带给用户。很多机械行业或终端行业是由经销商合作伙伴提供服务的。
记者:UR对中国市场有什么样的目标?目前在做哪些工作来开拓中国市场,能不能做到后来居上?
艾佛森先生:对中国市场预测目标的具体数字,我暂时比较难去做定性规划。但是回顾公司这两年的整体发展态势,2011年与2010年相比,公司业务取得了近600%的增长,2010和2009年相比,公司业务取得了300%的增长。尽管2012年还没有结束,但是我们增长趋势也是非常明显。中国市场潜在需求巨大,我相信中国会和其他市场一样,取得快速增长。
记者:您提到Universal Robots未来在中国的发展计划可能会把组装引入国内市场,如果将组装引入国内,是否会考虑跟国内做数控系统比较成熟的企业进行合作?
艾佛森先生:我们会带着一种更开放的态度跟国内的企业进行接触。请您理解,有时名字暂时我们还无法透露,但我们已经和不少主流机器人厂商在做沟通。以目前来说,探讨如何设立我们在国内的机器人生产组装计划,还为时尚早。
记者:UR未来在中国市场继续扩展,必然会加大经销商网络,未来选择的经销商或合作伙伴有哪些要求?例如,是否会选择中国市场的技术性企业或行业性企业?
艾佛森先生:在经销商选择上,我们基本上没有明确的行业界定,我们所强调的是,UR生产的是一种通用性机器人,我们会使UR机器人产品能够适应各行各业各种应用的需求,而不是走入个别窄而专的路线,或只针对某几个特殊行业应用。对于区域来说,我们的目标是在区域内保留合理数量的经销商,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经销商数目太少,业务会兼顾不过来,但如果过多,经销商之间会有冲突。因此我们是以区域为导向,根据区域自动化的需求,以及行业分布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经销商。有关技术方面的要求,机器人行业有这样一个特点,UR这样的公司提供机器人产品,由经销商和系统集成商去做方案,经销商本身具有系统集成能力,包括夹具、夹爪的设计、编程能力以及把各类传感器部件做到一个方案中的集成能力等,这些都是经销商或系统集成商必须具备的能力。机器人生产商和经销商之间的这样一种合作模式,能够确保各方都发挥自己的最擅长之处,最终的目的,是为用户提供具有附加值的智能化方案。
定位明确,以自主创新取胜
记者:与中国市场上其他机器人制造商相比,UR的突出优势是什么?
艾佛森先生:UR机器人公司非常强调产品的安全性、易用性、易于编程、兼具成本效益等特质。用户经过简单的培训,在半天之内便可以熟练掌握机器人操作的基本编程,这可以帮助用户节省很多重。新调整编程的时间,并节省由于重新调整位置而产生的大规模投入。就机器人行业来说,机器人本身的价格可能不算太贵,但其服务很贵,如果用户能够自己实现它的服务,从长远来说,是具有很好的投资回报效益。我们会继续强调已有的竞争优势,也相信这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的市场回报。
记者:请介绍UR的研发团队,UR是否会根据不同区域和国家的特殊特点,进行订制研发?今后会否推出具有不同区域特点的产品?
艾佛森先生:UR的研发团队是由公司的创始人之一,艾斯本H?奥斯特加教授领导的。目前产品的软件和机械硬件部分的设计都在丹麦进行。UR的研发理念是着重强调研发一种标准化的机器人产品,但也会有一些特例,根据不同的需求开发。例如,OEM市场的用户用量很大,他们希望UR能够为其产品做一些比较特殊的事情。我们在土耳其的一家仿真机械用户需要UR机器人的末端能够集成喷洒、激光的功能,这就要涉及订制性研发的工作,主要是为了特殊功能的要求而实现的。
记者:从目前国内排名前十的机器人厂商来看,机器人厂商主要朝着向自主创新的趋势发展,而不仅停留在系统集成商的角色,请问UR机器人公司自主创新的情况如何?
艾佛森先生:讲到创新,您现在所看到的UR机器人产品,从硬件到软件,到每个零部件的设计,都是我们自己来研发的。我们的产品100%完全由Universal Robots公司自己研发,并带到市场上。我们毫无疑问会继续坚持这种创新模式,这样也可以确保所有的知识产权都是归公司所有的。UR机器人的一些关键技术都已经获得了专利,我们还会继续对研发成果做相关的专利保护工作。
记者:UR机器人公司在市场销售上是以代理商、经销商为主?还是自己进行直接的招投标?
艾佛森先生:UR机器人公司对自己的定义是:一家机器人生产企业和供应企业。我们在市场的销售策略是通过经销商与用户做不同层面的接触。经销商会做集成,增加设计、夹具、传感器等部件,进而打造一个全套的方案提供给用户。当然UR机器人公司也并非完全没有自己的直接用户,比如宝马全球和印度的一家摩托车企业,都是我们的直接用户,但这类直接用户对我们来说数量很少。
打造灵活、安全的机器人
记者:UR机器人公司最新的产品UR10和上一代产品UR5相比,在性能和应用领域有哪些拓展?
艾佛森先生:UR10和UR5都采用相同的软件来操作,具有同样的高度安全性,拥有同样灵活、方便、易于安装和使用等特点。UR10和UR5功能上最大区别在于:
一、负载功能不同,UR5负载5公斤,UR10负载10公斤;
二、臂展不同,UR5为850毫米,UR10的臂展为1300毫米。
记者:安全性是UR机器人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在工作时是不需要围栏的,在实际操作中,人需要注意哪些其他的使用习惯?
艾佛森先生:UR机器人在使用过程中是非常安全的。根据目前的规章条例,Universal Robots机器人无需安全围栏和特殊防护就可以直接与人协同工作,因此称为人机同合。人机同合允许人与机器人在距离较近的范围内一起工作。一旦人与机器人接触并产生150牛顿的力,UR机器人就自动停止工作,使人与UR机器人在有限空间内的安全合作得以实现。由此可知,UR机器人是紧凑工作场合的理想选择。丹麦技术学院材料测试中心的检测报告确认UR机器人满足所有人机同合所要求的安全标准。
UR在相对成熟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市场和德语市场,80%的实际操作是不需要围栏的,并且也不需要其他特殊的安全措施。但从操作整体安全性的角度考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机器人要运转工作,还是需要设计一些夹具和末端执行机构,而这些执行机构都有各自的设计构造,执行机构对人却不一定是绝对安全的。因此,整体的安全性需要做符合项目的评估。如果评估发现末端夹具对人具有一定的威胁性,那么技术工人就需要接受相关的安全性指导。
记者:UR机器人在工作时记录了路径点,它是否完全按照人设定的路线运行?这几个点过程中路径、路线有自动的优化改变吗?
艾佛森先生:机器人记录的输入是路径点,而不是记录人设定的操作轨迹。这样的设计是有原因的,机器人自主移动时,由五个关节一起来做连续动作,形成一个集成动作。尤其是当路径点比较多的时候,某些路径点需要机器人以最快速度移动,这个最快速度往往是经由多个关节综合联动实现的。机器人的移动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关节联动,一种是线性移动。关节联动轨迹是曲线;线型移动是在设置路径点后,在两个点之间做直线移动。这种设定是针对工业应用领域的,编程人员需要对机器人实现最大程度的控制,让机器人根据设定的路径点运行;同时又要实现它的速度,UR机器人产品在这些要求之间做了很好的平衡。
访谈结束后,艾佛森先生对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发表了观点,他认为机器人越来越多的与人更为接近的距离和环境下工作,机器人将与人、机器人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多。同时随着精细化装配市场的发展,依靠人工完成的精细化装配,未来将有可能机器人与人配合完成。(gongkong 张莹)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议程抢先看|揭秘行业热点,引领技术潮流
光亚论坛·2024 智能产业聚合高峰论坛举办!
新讯受邀参加华为Redcap产业峰会,并荣获RedCap生态合作奖!
2024年斯凯孚创新峰会暨新产品发布会召开,以创新产品矩阵重构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