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机器人”塑造智能红利 “机器换人”牵引莞企转型
在东莞,万里骑行从陆地转到水上。在松山湖一碧万顷的松木山水库,记者坐上由陶师正“掌舵”的气垫船,逸动科技最新的电动船外机产品发动“引擎”,高速转动的水下螺旋桨发出有节奏的律动声。气垫船迅速驶向湖中央,留下身后一扇长长的波纹。
在去年,逸动科技的电动船外机卖到了欧洲和美国,陶师正和他的3位创业伙伴算是赚到了创业两年来的“第一桶金”。这几位出生于1990年左右的青年创业者,在香港高等学府接受尖端的科技培养,在最具活力的商业氛围中浸淫熏陶,未出校门就已投身创业,及至如今,其研发产品在国内已是独树一帜。
在东莞松山湖,陶师正这样的青年创业者正是推动机器人产业快速成长的主力军。近几年,以松山湖为代表的珠三角机器人产业异军突起,与机器人国际巨头生产基地聚集的长三角和依靠老牌国产机器人研发企业带动的东北地区比肩而立,其所仰赖的正是这些青年群体。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企业选择东莞松山湖落地,这既是因于此地湖光山色的自然环境和已然成行成市的机器人创业氛围,更是与东莞的产业配套环境息息相关。以制造业立市的东莞,经历过去30多年的飞速发展与深厚积累,几乎在制造业的全产业链上均有布局,这不仅是东莞吸引智能制造产业扎根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此地得以留住高新技术企业的关键要素。
而在另一方面,东莞传统制造业的庞大体量也为机器人产业加速布局酝酿了广阔的潜在市场。尽管随着转型升级的逐步深入,东莞正在日益摆脱对外资的过度依赖,新的制度红利正在日渐显现,但在早期支撑东莞持续腾飞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优势几乎呈现出难以逆转的式微之势。在此转型压力之下,“机器换人”成为东莞传统制造业突破人力和技术瓶颈的必然选择,其间所蕴藏的市场需求,将成为机器人产业迅速成长的持续动力。
可喜的是,从“机器换人”到“造机器人”,东莞传统制造业与新兴的机器人产业之间已呈现出初步的融合互通之势。在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之下,机器人产业的快速成长为莞企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撑,东莞也开始享受智能制造这一质量增速所带来的发展新红利。
眼下所寄望的,仍是“机器换人”计划所能覆盖的广度与深度。在东莞乃至珠三角的范围内,机器人产业与传统制造业之间的循环互补与相互融通,事实上对传统制造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寄望长远发展的开阔眼界,没有彻底转型升级的深刻决心,“机器换人”的企业难以蔚成规模,“造机器人”的企业也将丢掉一块肥沃市场。
提交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议程抢先看|揭秘行业热点,引领技术潮流
光亚论坛·2024 智能产业聚合高峰论坛举办!
新讯受邀参加华为Redcap产业峰会,并荣获RedCap生态合作奖!
2024年斯凯孚创新峰会暨新产品发布会召开,以创新产品矩阵重构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