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MCC市场之路漫漫
目前,中国IMCC市场技术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在攻克电机智能保护、远程通讯和整体软件解决方案。
智能保护:目前国内企业还未达到自主生产智能控制器的水平,市场处于外资高端品牌垄断阶段,如西门子的SIMOCODE、ABB的M102-P、施耐德的Tesys-T系列以及罗克韦尔的E3-Plus等为市场主流技术解决方案标准。
从远程通讯:在IMCC普及应用之前有过类似的通讯方案,比如变频器或软启动器直接通过硬接线连接PLC或DCS等控制器。在IMCC网络通讯技术中,中国市场上存在两种方式:其一是标准IMCC的做法,即通过现场总线,利用DeviceNet/ Profibus-DP/Modbus等网络通讯协议,将每个智能控制模块信息与控制器相连接。其二是通过增加I/O,将智能控制器直接与控制器相连,这种做法多用于传统柜体实现智能化MCC的解决方案中。
整体软件解决方案:国内企业普遍能够自主开发满足终端用户需求的软件解决方案,主要原因是国外为外资高端厂商所提供的智能控制器模块通用性较好,软件开发难度不大。但是,国内企业软件开发能力普遍处于监控类软件开发能力层面,其他开发、设计、调试及测试类软件的开发能力还是相对不足。
从中国IMCC技术的发展进程来看,主流用户还处于传统MCC向IMCC应用的转型过程中,利用传统MCC柜体和智能控制器进行IMCC解决方案集成设计,是国内最终用户和系统集成商、供应商节省成本的重要途径。
一般来讲,在具有MCC子站的控制系统解决方案中,除了在工程设计阶段直接采用IMCC柜解决方案外,在传统MCC柜的控制系统中,可以通过增加控制站硬接线I/O来实现采集更多参数需求。此类方案中,可以将需要采集的变量直接接入控制系统I/O,而变频器和软启动器等重要电机控制设备可以直接接入控制器I/O或现场总线。这种解决方案原理较为简单,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设备通讯需求,但增加了硬件成本和维修维护难度。但是,在某些大型解决方案中,技术方案设计非常复杂,仅仅可作为IMCC的一种简单替代方案。
不同品牌元器件通讯兼容性问题是国内IMCC市场的另一个主要技术特点。由于国内厂商尚未具备智能控制器研发生产能力,最终用户对外资高端品牌的元器件依赖度较高,在项目招标中,往往对各类元器件品牌进行指定。因此,国内系统集成商往往面对不同品牌产品的通讯兼容性问题,目前,科力通等国内厂商在此方面都有着成熟的解决方案能力。
未来中国IMCC行业发展主要趋势为国产化、标准化和模块化。
国产化:在“两化融合”、“中国制造”等一些列宏观政策鼓励下,国产IMCC厂商在核心智能元器件和系统软件方案方面的研发生产能力越来越强,如近几年快速发展的大全、科力通等本土厂商在核心元器件和系统软件研发方面都有相应成果。另一方面,施耐德、ABB、西门子等外资高端品牌在中国都有相应的授权盘厂或代工厂,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提高国产化趋势。
标准化:IMCC将向满足国家标准,提供一个或多个标准的通讯协议方式、组网架构等方向发展。目前多种解决通讯方案的方式将进一步发展,形成电机——控制设备——智能控制器——控制站的控制架构,并通过整体现场总线相连接。
模块化:IMCC本身也将向进一步模块化方向发展,以新型智能化柜体设计逐步取代传统柜型,以模块化控制单元的简单装配为标志,改变传统柜型使用智能控制器的诸多复杂设计。
工控网市场分析师——王伟明
提交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议程抢先看|揭秘行业热点,引领技术潮流
光亚论坛·2024 智能产业聚合高峰论坛举办!
新讯受邀参加华为Redcap产业峰会,并荣获RedCap生态合作奖!
2024年斯凯孚创新峰会暨新产品发布会召开,以创新产品矩阵重构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