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玻璃生产1吨亏100元 三成生产线歇业
10月20日,玻璃巨头华尔润玻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尔润)宣布停产清算,成为玻璃行业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在平板玻璃生产1吨亏100元的背景下,华尔润的倒下只是玻璃行业的一个缩影,也意味着在产能过剩、竞争激烈之下,行业洗牌加速。与此同时,玻璃企业尤其是平板玻璃生产企业纷纷进行冷修、转线生产光伏玻璃、光学玻璃等品种,力图避开竞争的红海。
平板玻璃生产1吨亏100元 三成生产线歇业
行业洗牌才刚刚开始
根据生意社资深分析师张琼介绍,实际上,自2014年以来,随着房地产行业持续下滑,上游玻璃行业直接受到了巨大影响。“需求下降,产能扩张,激烈的竞争,加上‘十三五’严控环保,导致企业产线升级增加了近60元/吨成本,使得本就处在亏损线上的玻璃企业雪上加霜,市场公认的新一轮洗牌已经到来。”
沙河玻璃网负责人朱杰涛也认为,行业正在加快洗牌速度,“房地产黄金10年中,玻璃企业迅猛发展,曾一度有‘暴利’之称,受行业高利润诱惑,诸多玻璃企业迅速全国扩张,以盘踞市场敛收利润,华尔润是代表之一。”
中国建筑玻璃和工业玻璃协会(以下简称中玻协)秘书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华尔润倒下是一个正常的市场优胜劣汰行为,目前行业情况确实不太好,不少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但这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正常洗牌。
究竟目前玻璃企业的处境有多艰难呢?以玻璃行业上市公司为例,截至10月26日,只有1家上市玻璃企业披露了今年三季报:金晶科技(600586,SH)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为24亿元,同比下降5.91%,实现净利润-1.05亿元,同比下滑787.29%,较中报亏损进一步扩大。洛阳玻璃(600876,SH)和耀皮玻璃(600819,SH)今年上半年均由盈转亏,分别实现营业收入为3.07亿元和12.45亿元,净利润分别亏损1.14亿元和7954万元。旗滨集团(601636,SH)和南玻A(000012,SZ)上半年净利润尽管没有陷入亏损,但也出现较大程度的下滑,上半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为23.23亿元和33.2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9351万元和2.06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5.45%和65.08%。 “玻璃行业尤其是平板玻璃,一直以来就存在产能过剩情况,尤其是2010年大部分企业都在扩张,布局不合理,竞争激烈,玻璃产品价格从去年开始一直在下滑。”南玻证券部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
与此同时,越来越严格的环保压力,几乎成为玻璃企业不可承受之重。
“环保部门要求玻璃企业进行环保升级,加装脱硫脱硝装置,企业改造至少需要6~9个月时间。”张琼对记者表示,“不但使生产受到影响,而且行业内普遍核算每吨至少要增加60元成本。”
张琼进一步分析称,以华中地区玻璃企业为例,环保升级之后,平板玻璃成本一度上升至1020元/吨,但是销售价格只有920元/吨,“生产一吨就亏100元,洗牌应该才刚刚开始。”
产能格局调整未到位
为了应对当下严峻的市场环境,玻璃企业使出浑身解数。
据生意社统计,截至9月,全国共有346条浮法玻璃生产线,总产能为12.25亿重量箱;实际在产生产线约216条,产能为8.24亿重量箱,产能利用率仅67%,其中不少生产线处于冷修状态。“据我们所知,这种停产冷修情况年内远没有结束,下游需求萎缩最严重的冬季尚未到来,四季度将有更多的玻璃生产线冷修停产。”张琼对记者表示,除了冷修停产,不少生产平板白色玻璃的企业也进行了产线的改产,转为生产有色玻璃、光伏玻璃、电子光学玻璃和装饰玻璃等附加值较高的产品,不完全统计,2014~2015年玻璃生产线改产的超过73条。“(南玻)公司一直在进行技术和产品的升级,通过差异化产品的生产和深加工进行产品升级,差异化产品包括工程玻璃和光伏玻璃,但平板玻璃仍然占有一个较大份额,光学超薄玻璃也在做,也是转型的一个方向。”南玻证券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朱杰涛则认为,玻璃企业要想熬过行业严寒,除了提质降本、打造品牌之外,还需要拓宽销售渠道,包括寻找外贸出口机会,梳理好销售模式,解决交易信任和资金回笼等问题。“长远来看,华尔润倒下说明行业过剩产能正在退出,慢慢走向供需平衡,但行业产能格局调整到合理水平还需要时间。”南玻证券部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中玻协上述秘书处人员表示,“我们也在做化解产能过剩的工作,华尔润倒下是其自身发展方式和资金方面出了问题,并不能代表整个行业,我们有信心化解产能过剩,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提交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议程抢先看|揭秘行业热点,引领技术潮流
光亚论坛·2024 智能产业聚合高峰论坛举办!
新讯受邀参加华为Redcap产业峰会,并荣获RedCap生态合作奖!
2024年斯凯孚创新峰会暨新产品发布会召开,以创新产品矩阵重构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