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探讨-地球真的可以逃亡死亡引力吗?
大年初一上映的电影《流浪地球》最近火爆朋友圈,被称为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之作,一度掀起中国本土科幻的高潮。
小梅作为一名专业的计(ke)量(huan)师(mi),对这部电影的喜爱也不在话下,但出于长期的职业惯性,小梅一直反复在想:
影片中地球接近木星的洛希极限,木星靠引力从地球薅走了300亿升氧气,离推走地球,只差一根火柴。最终空间站炸毁,木星的氢气被地球的氧气所引燃,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推动地球前进,解救人类。
但是,地球的氧气足以引爆木星的氢气吗?
木星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直径达14.3万公里,是地球的11.2倍,体积是地球的1318倍;且地球大气层和地球相比非常薄,只有1000公里,和木星14.3万公里的直径相比更是微不足道。
相对而言,小破球的体量完全不够,地球的氧气真的可以引爆木星吗?
小梅带着问题,与您一同探讨!
1. 地球大气层为什么会被木星抽离?
当两个天体接近到一定的距离时,两者的子星将会达到临界等势面,星体充满洛希瓣并且子星中的大气层等气体将通过拉格朗日点流向另一颗更大质量的天体,两颗天体间发生物质转移,简单说就是地球的大气层被木星吸走了,影片中可以看到明显的气体被抽离的过程。
2. 为什么木星与地球之间的气柱会爆炸?
木星大气层中90%都是氢气,从地球大气层中抽离的气体中含有21%左右的氧气,因此在木星与地球气柱交汇的某个阶段,可达到闪爆混合比(氢浓度)4%~70%的要求!
理论上确实只需一个小小火星即可点燃,但行星发动机的等离子喷射柱距离引爆点约5000KM,只能等待空间站的火箭发动机引爆,空间站最终成功引爆氢氧混合气柱。
3.冲击效果能够将地球逃离死亡引力吗?
这是整个影片最具争议的细节,小梅认为实际引爆效果可能不太好;
原因主要是:
1氢氧混合气体越靠近地球气体浓度越低;
2爆炸冲击波能量只能通过气柱传导,开放式的压力通道,对于压力传导效果并不理想。
当然也无需过于较真影片的细节,电影终究是虚拟场景;愉快的欣赏完大片,还得回归现实!
工业生产过程中,可燃物的燃烧优化及爆炸风险控制,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注重生产效益的同时,安全监控不可忽视。
梅特勒-托利多基于可调谐二极管激光(TDL)技术研发生产的GPro500系列激光气体分析仪,适应恶劣工况条件,能够直接快速、准确、可靠检测气体中的氧气浓度,提升生产效率,为生产工艺安全保驾护航!
GPro 500 – 重新定义气体分析
- 可靠低维护的管道原位安装气体测量,和取样配套预处理系统气体测量应用。
- 单端法兰探头理念,无需激光束光路对中
- 测量无漂移,无需校准
- 原位管道安装,响应速度快
当然,电影的最后,木星还是被引爆了,所以小梅相信也希望,吸过去的氧气应该是够用的。。。。吧?!
您觉得呢?欢迎留言,和小梅一起探讨!
点击链接,了解更多信息:
https://www.mt.com/cn/zh/home/campaigns/product-organizations/pro/cnprochempostcard.html
(扫码了解详细信息)
![](/gongkong2/Content/images/news/icon.png)
提交
PRO-“十四五“时期产业升级背景下助力氟硅行业安全生产及过程监控
攻克良率难题:半导体制造中超纯水的管控
反应器中的关键分析助推“十四五”生物智造
双碳背景下过程分析技术助力钢铁厂安全运营及效益提升
电厂用户在直播后,立即做了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