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物专访

>

TE Connectivity:当好智联世界的“背后英雄”

TE Connectivity:当好智联世界的“背后英雄”

2019/11/6 13:55:07

经过为期5天的展出,以“智能、互联—赋能产业新发展”为主题的第21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CIIF(以下简称“工博会”),于2019年9月21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落下帷幕。


全球连接和传感领域的技术领军企业泰科电子(TE Connectivity,以下简称“TE”)以工业应用为核心,展出控制柜解决方案、伺服电机解决方案、伺服驱动解决方案、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新能源应用解决方案,以及自动化制造技术(AMT)部门自主研发的最新产品。


相比综合性工业产品供应商,TE小而美、智而全的产品具有其独特竞争力,以小搏大,在交通、消费类电子、能源与工业、网络等领域发挥着基础却不可替代的作用。藉由创新产品、先进技术和优质服务,TE工业事业部大中华区及东南亚区销售总监宋湘辉向工控小编阐述TE背后的价值主张——TE助力工业数字化转型,致力于创造一个更安全、可持续、高效和互连的未来。


image.png

 

TE工业事业部大中华区及东南亚区销售总监宋湘辉


日常生活背后的“英雄”

每每提及工业自动化,人们脑中的刻板印象是冷冰冰、干巴巴,或者让人搞不懂的高大上,总之,与我们的生活相距甚远。然而,无论是外界频提的“智能制造”,还是工控圈常谈的“工业数字化”,都将B端的制造商与C端的消费者拉得近一些,更近一些。科技的进步,赋予人们享受更加智能的生活。


再过不久就是“剁手节”(11月11日),每逢双十一,全国快递量总会再创新高。“在智能制造的浪潮下,越来越多的行业提出更复杂的智能化需求,”宋湘辉说,比如,智能物流系统客户就对新一代伺服驱动器提出了更高要求:


产品布置由统一大型概念转化为小型分散式布置,伺服驱动器的装配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

因悬挂在伺服轨道旁,所以要求伺服驱动器体积进一步缩小;

因物流运输系统在使用中一直处于启停、运输等状态,有较高的振动特点,故对使用的伺服驱动器要求更强的抗震性,避免产品松动失效;

为提高行业辨识度,整齐、美观、系列化的外观也越来越受到工业企业的重视。


总结成一句话:希望一个系列产品可以满足从小功率伺服到大功率伺服的覆盖,具有统一或相似的外观设计。


而本次展出的明星产品——TE 动态(dynamic)现场接线型连接器,正是为应对这一趋势所研发出的针对伺服系统的连接器产品。


dyamic现场接线型连接器提供高效可靠的电力和信号连接解决方案,采用弹簧夹设计,无需使用螺钉即可轻松完成可靠端接。继承了dynamic系列连接器经典的多点设计,有效应对高震动振动环境,插针全镀金,确保严苛工业环境中的安全可靠连接。本次在工博会上首次展示了现场接线的全系列新产品,涵盖3.5mm(D1900),5.08mm(D2950),7.5mm(D3950和D4950),线径最大为AWG 10 / 2.5mm2,最高过电流为22A,且所有端子均符合UL1059标准。


 image.png

伺服及运动控制系统连接解决方案


在能源变革时代,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此消彼长的状态将进一步持续。挤干续航里程中的水分,或者说如何提升续航里程,是新能源汽车生产商必须面对的一大课题。


“在新能源汽车设计时,采用更高容量的储能装置就要求PDU可靠性高,过载能力强;更大的乘坐空间,就要求PDU等器件小型化。”宋湘辉说,除此以外,还要保证避免温度过高而造成安全隐患,这一系列的因素经常导致开发人员挑选不到合适的电阻作为PDU的预充电阻。“这一系列的需求已经不是个例,而是成为市场主流需求。”


TE在洞悉市场对PDU过载能力强、小型化等关键需求点后,推出TE铝壳电阻系列,其所具备的优势,刚好解决了客户的需求痛点。曾有客户在预充电脉冲模拟实验中,采用多品牌100w规格,而TE铝壳电阻可以满足客户需求,无需采用150w规格。不仅如此,与同规格竞品电阻相比,100W的TE铝壳电阻体积轻巧30%左右,比150W规格甚至轻巧50%。TE铝壳电阻产品覆盖5W到500W,满足了市面上各类车型对PDU的选择。


“在新能源领域,我们不仅仅局限于新能源汽车的应用。依托新一代智能连接技术,从发电、储能再到充电,TE提供了全流程的新能源‘连接应用’技术解决方案。”宋湘辉说,TE在工博会上展出的更加安全、可靠、智能的储能系统连接解决方案,其中就包括应用于PDU的高性能TE铝壳电阻等多款新能源领域应用产品,以及全新研发的IHVA 200高压直流接触器。


 image.png

储能系统及充电桩连接解决方案


 image.png

控制柜解决方案


以创新应万变

近两年,中国制造业增速明显放缓,传统工业方式亟待转型。于内,面对变化莫测的市场需求,更具个性化的产品、更灵活的交货期、更短的产品生命周期、与时俱进的业务模式成为每个市场参与者面临的共同挑战;于外,贸易摩擦、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gongkong研究数据表明,2019年上半年,中国整体工业自动化市场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其中,OEM市场略有下滑,项目型市场继续保持小幅增长。


如何在市场低迷境况下获得更好发展?“创新”是宋湘辉给出的注解之一。

在工业数字化浪潮下,未来智能化工厂的生产控制系统将会变得更加复杂与多样。在这其中,电气控制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顺应市场趋势,满足客户需求,TE今天推出了控制柜解决方案,它整合了可满足螺钉式、推入式和弹簧片式等连接方式的ENTRELEC® SNK接线端子、符合各种行业标准的紧凑型和模块化的ENTRELEC® DBL等相关产品。这也说明TE在积极探索新的市场方向,并且针对新的方向也会增加相应的销售渠道,使TE能够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以本次展出的茵特康723系列混合型连接器为例,它是一款着眼于未来市场发展趋势的产品。以往电机产品只需要电力与信号传输,然而,在工业全面数字化趋势下,新一代电机产品新增数据传输需求。茵特康723系列混合型连接器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其电力、信号、数据三合一传输接口设计,让电机连接线束数量减少90%以上,有效降低电机布线复杂性,为客户节约成本。


 image.png

伺服电机连接解决方案


从“机器换人”到“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生产现场的智能化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更安全、更精巧、更灵活是智能工厂对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全新要求。


为此,TE推出新一代模块化兼容动态(dynamic)插针的重载连接器产品线(HDC),专为工业应用的严苛环境而设计。该系列单一模块密度最高可达48个端子,其紧凑尺寸、高兼容性和高密度插针为用户提供了更大的设计灵活度,通过半自动或全自动的动态(dynamic)端子压接工艺,能够降低电缆装配成本,可广泛地应用于工业机器人领域。


 image.png

工业机器人连接解决方案


在自动化制造领域,TE还展出了自动化制造技术(AMT)相关的最新产品:针对传感器信号分析诊断的智能传感器套件,以及结合云计算和神经网络技术的智能显微镜等。


 image.png

自动化制造技术


“TE非常重视建立和培养创新力量,我们在工程、研究与开发上持续投资,不光培养内部的下一代创新者,还连同客户共同创造。”宋湘辉说。据透露,TE每年由新产品带动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20%。目前,TE在全球超过14,000项已授予或正在申请的专利,而中国则有1,700项(FY17数据)。


透过TE的创新产品能够发现,TE业务成长的三个阶段已经由设想走进现实,并逐渐丰满。据宋湘辉说介绍,第一阶段是世界互联,TE提供其最大的价值和资源——连接器解决方案,此乃基础。随着数字化要求,TE在第二阶段不光加入了传感解决方案,还包括很多模块化设计。而第三阶段将融入更多智能的要素,其中就包括数据的分析与使用。这与工业自动化领域连接器行业发展趋势不谋而合,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是技术性趋势,模块化、小型化、集成化、简便化是设计性要求,更高稳定性和可靠性、传输速度更快是功能性要求。


“但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更多是为客户提供信号传输和采集的前端技术支持,不会参与到终端数据管理系统,数据管理方面的价值仍然掌控在客户手中。”宋湘辉说,“当客户追求更智能的诸如AI、边缘计算等功能,我们会与客户联合开发,将更多技术诉求集成到TE的连接器、传感器模块中,帮助客户在更小尺寸、更小空间中采集到更多的信号和数据。客户不需要关注在这一块,交给我们就可以了。”


进击或是最好的防守

20世纪90年代,当中国互联网前途未卜时,马云大力推崇互联网,“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搭上的是末班车,错过了就很难再有一次机会了,对处于劣势的我们来说,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当前,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中,市场的波动与阵痛对企业而言,或许是“To be, or not to be”的生存抉择,存量市场如何挖潜,新兴市场如何追风?


“根据过去的经验,市场发展总会有起伏波动,不可能一直快速地发展,它会有一定的沉淀期,有的时候甚至会有一定的反弹。”宋湘辉分析说,“很难从宏观角度说工业自动化市场能够多快恢复到快速增长期,我认为应该更理性地来看。市场会有一个缓慢的复苏过程,而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两者叠加,我们认为或者希望这个市场有一个稳定且理性的增长。”


对于工控企业而言,并不希望市场发展突然过热,过两年再戛然而止。宋湘辉说,此次工业自动化市场波动并不完全是市场周期本身的问题,因为它还涉及到地缘政治,国家之间的竞争,“但就整个中国工业化而言,我还是很有信心的,每年保持3-5%的增长预期是可以实现的”。


基于此,在行业策略方面,宋湘辉表示,“我们不会非常谨慎,因为谨慎就意味着防守。实际上,很多市场还是不断地产生各种新的创新、新的诉求。”一方面,整个工业领域非常分散,不同行业表现各有差异,得益于服务范围广泛,TE依然能捕捉到一些热点行业。另一方面,聚焦连接解决方案,包括传感器解决方案,客户还是会衍生出很多新需求,TE针对性地创新,为客户提供更多增值服务,以此提升客户黏度与满意度。


目前,TE工业事业部主要定位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工业自动化相关领域,包括PLC、伺服、驱动;其二是楼宇智能化相关领域,诸如照明、暖通、电梯、安防等;其三是基础建设领域,如工程机械、高铁、能源等。


同时,由贸易摩擦带来的客户问询: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下,TE是否会一如既往地向客户提供TE的创新产品与专业技术支持。TE也明确表态:TE将坚守对客户的承诺;而且TE有能力继续为客户提供服务。


作为一家拥有78年历史、扎根在中国30多年的瑞士公司,TE始终秉承“贴近客户”原则来布局其生产与工程资源。自1988年在上海开设第一个办事处以来,TE在中国已具备设计、工程、生产、销售与营销在内的全面运营能力。截至今年8月,TE在中国拥有约20,000名员工,其中1600多名为工程师,以及16个生产基地。未来,TE也将继续夯实在中国本土的运营优势,更好地服务客户与商业伙伴。


下面请您观看本文记者与宋先生的视频交流片段,更多交流细节都在视频中,为您更好的呈现TE助力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内容。谢谢观看!


点击观看:http://flv.gongkong.tv/899e3444-2097-4c41-8311-016cfdef4e32.mp4


审核编辑(
王妍
)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共抗疫情,共克时艰,TE捐赠50万元人民币用于支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行动

TE:以高端应用撬动“蓝色经济”

TE Connectivity亮相OI中国展,实现对海洋的无限承诺

TE:当好智联世界的“背后英雄”

TE Connectivity:如何实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