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利时集团副总裁何春明受邀出席2020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软件之夜”高端对话
11月12日晚,2020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软件之夜”盛典在杭州白马湖国际会展中心圆满举行。和利时集团副总裁何春明受邀出席,并在高端对话中与四位知名企业负责人共同探讨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中国软件行业的创新发展之路。
本次“软件之夜”盛典围绕“软件铸魂,数智转型”的主题,旨在促进软件产业创新发展、培育产业人才、推动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曲维枝,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谢少锋,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赵岩参会,以及众多行业精英、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参会。
高端对话中,何春明从和利时的企业特点、创新成果及发展规划出发,与四位嘉宾进行了精彩的观点分享和思想碰撞。
我国在工业控制软件领域的优势和不足是什么?我们如何进一步拓展长板、补齐短板?
何春明:我国工业软件发展有着十分强大的优势。首先,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工业国,广阔的市场,为我国工控软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其次,我国拥有完备的产业链体系、丰富的工业应用场景,为我国工业软件发展提供了更多应用实践及优化迭代的机会;第三,我国政府对智能制造的加速推进,将促进我国工业软件向国际先进水平迎头追赶。
但需要正视的是,中国工业软件领域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我国工业化进程起步晚,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其次,我国工业软件领域人才一直存在缺口;第三,我国工业软件领域尚未形成产用结合的生态体系,创新及应用能力不足;最后,工业信息安全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通过和利时多年的发展探索,我们总结出,中国工业软件领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展长板、补齐短板。首先,借鉴国外工业软件编程的正确研发思路,放大中国研发的“后发优势”;其次,积极促进校企联合,提升工业软件领域人才培养力度;第三,与工业软件厂商及需求企业、研究单位,共同研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行业规范和标准,摆脱国外的标准垄断;第四,促进工业软件产业的融合发展,建立更紧密的产、学、研创新伙伴关系,促进国产工业软件的生态环境的形成;最后,加大对工业信息安全的投入,工业信息安全有其自己的特色,和利时也在积极建设完整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推出了安全可信系列控制系统产品,采用纵深防御的策略,分级分层防御,外挂式防护与内生安全提升并用,保证工业基础设施的安全。
结合和利时企业特点,谈谈从供给侧,软件企业如何提升创新能力和供给能力?
何春明:和利时是工业自动化与信息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所以我还是从工业软件角度来谈这个问题。
首先,要加大对关键核心工业软件技术的研发力度。和利时一直坚持“走出去”,在人才、技术聚集的地方建立研发中心,与国际一流研发机构、大学院校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同时,和利时将研发能力集中在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上,如和利时近期推出的“微内核工业操作系统”已通过专家评审,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关键核心工业软件技术的自主化创新突破,提升我国工业软件产品的竞争力,助力我国产业安全。
其次,要提高工业软件技术的产业化能力。工业软件离不开与硬件和应用场景的结合,和利时利用自身在工业领域的技术优势和现场经验,以及软硬件产品实力,将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深度耦合,实现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重大项目实施,促进技术研发、应用的整体突破。今年9月,和利时推出安全可信控制系统、安全可信DCS系统、光纤总线多功能I/O系统、DCS与数字化工厂集成应用等软硬件新产品,快速实现了科技成果向市场的转化。
最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工业软件产业生态。打通上、中、下游研发主体的协同合作,开展面向新产品、新技术的联合研发攻关。和利时将搭建工业化平台及研发平台,形成集聚各种资源、衔接各个产业、激发各方力量的创新体系,推动原创技术多源发展,使技术成果不断向生产应用转化并迭代更新,在技术攻关与应用实践中持续提升工业软件的供给能力。
工业软件的开发需要长期的积累,只有不断地开发、反馈和升级才能有效地提高软件的市场竞争力。和利时有着丰富经验和技术实力,更能够做出具有实用性、易用性、安全性的产品,更有针对性的推进我国工业软件的创新发展。和利时愿与行业企业、研究机构一起,共同承担责任,携手开拓创新,助力我国软件行业走深走实、发展壮大。
提交
升级智能控制体验 构建智慧城轨生态——和利时参展2024北京-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
又双叒获殊荣——和利时同时荣获国内三大动力能源装备企业“2023年度优秀供应商”称号
政企合力,共促发展——和利时与杭州市钱塘区人社局、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多方面深度合作
精诚合作 打造一流丨和利时成功签约中色正元(安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锂电正极材料前驱体项目
技术创新推动区域合作——和利时受邀出席中国-东盟(马来西亚)新兴产业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