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产品“通胀”,是成本传导还是需求拉动?
以德国品牌为主的自动化厂商,率先奏响了7月份新一轮自动化产品涨价的序曲。近期,西门子、魏德米勒、伊顿、施耐德、欧姆龙、万可、菲尼克斯、西克、费斯托等多家一线工控品牌,先后发布公告“组团”涨价。2022年年初以来,自动化产品持续涨价,不仅次数多、范围广、幅度大,而且有持续加剧趋势,来势汹汹的涨价潮让整个行业陷入恐慌。
盘点过去三年中自动化产品的价格规律,我们发现,涨价的源头可以追溯到2020年疫情初发时期。早在2020年,一些国外自动化龙头企业开始宣布涨价,但涨价的频次远没有现在这么高,更多持谨慎观望的态度,像是在试探市场的反应。进入2021年,疫情影响下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供货周期延长、物流成本上升、供应链紧张等不利因素逐渐凸显,整体市场环境持续恶化,企业成本压力进一步加大,企业开始坚定了涨价策略,这时汇川、禾川等国内自动化龙头企业也加入了涨价的队列。2021年的种种不利因素也延续到了2022年,加上俄乌战争带来的全球能源价格波动,自动化产品涨价潮逐渐泛滥开来。
管中窥豹,本文将从成本传导和需求拉动两个维度来探讨为什么这两年自动化产品的涨价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是什么导致自动化产品如此的 “通胀”?
众多企业的涨价公告内容里,gongkong®看到大部分品牌价格调整的原因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供货周期延长、物流成本增加等成本传导因素,迫于供应链压力,不得不涨价。
原材料上涨 供货周期长
原材料价格上涨在各个自动化企业涨价公告中被提及的次数最多,也是引起自动化产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以芯片为例,疫情冲击导致全球出现严重芯片荒,其价格一路走高,并且一“芯”难求,从自动化产品到消费性电子产品无一幸免。其中,自动化设备所用的工控芯片,尤其是MCU、Microchip、STM的芯片交货期一度达50周,部分半导体器件交货期甚至达80周,FPGA和嵌入式处理器的供货也相当吃紧,而且芯片荒可能还会继续到2023年下半年。
全球通胀 能源暴涨
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国家和俄罗斯围绕能源展开对峙,致使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价格出现暴涨。能源价格暴涨又传导给了各国经济,导致全球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全球通胀和能源暴涨都使得自动化产品生产成本的提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塔利娜·乔治娃说:“通货膨胀迅速上升已成为一个明显的危险,目前许多国家都存在。”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2022年全球能源价格将上涨50.5%,2023-2024年期间,价格仍可能保持高位。
物流成本高 供应链受阻
局部地区战争和疫情封控措施使企业的物流成本剧增。一方面,俄乌冲突致使原油和天然气供应受阻,原油价格加速上扬,船司航线改道。欧美各国对俄实施禁飞,航空公司偏离最佳航线绕道飞行。各种因素影响下海运、空运、陆运的国际物流成本都水涨船高,时效延迟。另一方面,在疫情反复、运输需求增长、运力供给有限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全球物流供应链持续受到港口拥堵、集装箱短缺、内陆运输迟滞等复杂局面的挑战和冲击,集装箱运输供求关系持续紧张。
在gongkong®看来,在自动化产品一波又一波的涨价潮背后,既有上游成本传导因素,也有需求拉动的因素。一些所谓 “不得不”的涨价,其实是对企业自身实力和市场需求的精准拿捏。
制造业刚性需求拉动
随着数字化转型升级进程提速,国内智能制造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不断深入,落地场景不断增多。在此背景下,自动化产品的升级换代是终端用户的刚性需求,无论是汽车、钢铁、石化、3C加工、家电等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行业,还是装备制造、电子产品装配、服装等自动化程度较低行业。在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的双重导向下,都对自动化产品有着强烈的需求。在2020-2021年,国内疫情控制得当,全球制造业订单都在向中国的云集,出口交付大幅增长,下游制造业面临产能迅速扩张的诉求,拉动了自动化产品市场需求。数据显示,我国工业自动化控制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1428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06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63%, 预计2022年,我国工业自动化控制市场规模将达到2360亿元,保持稳定增长。
长三角地区需求复苏
上半年长三角多地受疫情冲击,但随着各地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稳增长政策发力,工业企业回归正常轨道,对自动化产品的需求逐渐复苏。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从长三角地区来看,江苏、浙江、安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达产情况好于预期,上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也达到96.3%,达产率超过70%。”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长三角汇集了汽车、半导体、光伏等产业链上下游的各类企业,这里的工业生产脉搏与全球自动化产业息息相关。
补库存和市场恐慌情绪
国内多点、散发的疫情导致很多企业前期生产长时间停滞,如今正处于追赶产量、主动补库阶段,调配各种资源,不断对齐生产加工进度和设备物料状态。另外,新冠疫情、俄乌战争、全球通胀、贸易摩擦、汇率波动等不确定性因素加剧,导致了自动化产品供应链的高波动性,引起一定程度的市场恐慌情绪,这种恐慌情绪在供应链上层层传导,导致下游生产企业提前下单。头部下游生产企业,在通胀预期相对明确,以及市场出现较大变动的时候,会提前做好自己产品布局、生产布局,将货币资产化。
自动化产品涨价,给自动化产品中游本体、下游集成商和终端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从成本侧来看,原材料供需紧张,成本增加及通膨严重,是全球都在面临的问题。从需求侧来看,制造业刚需趋势不变,局部地区疫情犹未可知。外部大环境仍存在众多的不确定性,因而自动化产品潮仍会延续,短期之内怕是难以平息。
gongkong®认为,供应短缺是短期因素,恐慌情绪有人为因素,单边涨价不可持续。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每一轮通胀和大周期之后都会迎来一轮的低迷萧条周期。涨价只是自动化厂商在平衡市场份额和利润之间的一种手段,工控产品本身在制造业中资本支出的占比不高,传导给客户引起的综合性成本上升压力也不会像想象的那么大。因此,涨价只是前奏,如何借涨价的机会给客户提供更多的附加值,给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业务,这才是自动化厂商未来应该考虑的重点。
2022年5月-7月部分厂商产品涨幅表
提交
禹衡光学亮相北京机床展,以创新助力行业发展新篇章
汉威科技用智慧化手段为燃气厂站构筑安全防线
DSP应用市场的大蛋糕,国产厂商能吃下多少?
智能工控+存储-星火存储打造智慧存储,助力产业创新
智能工控+存储-金胜电子焕新品牌助力国产工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