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物专访

>

以“十轴”撬动行业未来,高川自动化何以打造运控“大脑”?

以“十轴”撬动行业未来,高川自动化何以打造运控“大脑”?

2025/3/28 17:48:26

图片1.png


随着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加速推进,智能装备行业正经历从单一功能设备向精密化、复合化系统的深度演进。在此背景下,设备加工精度与工艺要求持续攀升,传统单卡控制方案已难以应对多轴数控制需求,而多卡组合方案又面临成本高企、接线复杂及资源分散等现实问题。作为国内高性能运动控制方案提供商,高川自动化推出的GCS系列十轴运动控制卡通过创新技术架构有效攻破上述行业痛点。该产品自2024年年末问世以来,已在半导体、点胶、激光等对轨迹精度要求严苛的领域展现独特价值。

图片2.png 

近日,中国工控网有幸与高川自动化总经理薛永进行深度交流,为行业揭示该公司高性能GCS系列十轴运动控制卡背后的创新突破与行业价值,以及该产品如何助力国产运动控制器在复杂轨迹控制领域实现重要跨越。


图片3.png 

据薛永介绍,GCS系列十轴运动控制卡专为半导体、点胶、激光等对轨迹精度要求严苛的行业设计,采用资源集中化设计理念,创新集成五轴插补、双坐标系插补及四坐标系运动功能,可同时控制10个脉冲(模拟量)伺服驱动器并扩展2个步进驱动器。这种高度集成化设计不仅显著缩小电气布局空间,降低接线故障率,更使整体方案成本较传统方案显著下降。

图片4.png 

目前,该系列产品已在多个行业树立典型应用案例,例如——

在双工位五轴点胶机上,该产品实现双工位五轴同步以及五轴位置比较输出等功能,并可增加两个虚拟轴,实现飞拍精准位置补偿,全方位满足灵活适配需求。

在汽车行业,该产品可应用于安全气囊生产过程中的双头异步激光切割机上,以双坐标系飞行加工、双通道PSO激光、坐标系运动补偿等助力柔性生产。

在光伏行业,该产品赋能钙钛矿激光划线设备,创新性的实现了四坐标系插补、六路高速位置比较输出、激光动态调高等功能,并以混合齿轮跟随功能和二维补偿叠加动态调整等功能让生产过程更为精准可控。

图片5.png 

薛永总结道,作为国内首款脉冲与模拟量融合型控制卡,GCS系列十轴运动控制卡技术参数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功填补了国内高端运动控制器细分领域的空白。

 

然而,这一技术突破并非一蹴而就。薛永透露,该产品的研发依托于长期的运动控制轨迹插补技术积累,并在2023至2024年间针对光伏设备、新能源设备迭代及汽车电子等新领域需求持续创新,以前瞻性布局紧跟前沿技术发展步伐。在新能源汽车等新兴应用场景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高川自动化通过敏锐的技术趋势洞察提前卡位,快速响应加工工艺的新要求,展现出强大的迭代学习能力。

图片6.png 

目前,高川自动化凭借高达60%的研发投入占比,在上述新兴领域凭借自身的迭代学习能力保持行业领先地位。近两年,高川自动化在双五轴、动态调焦、双PSO等功能开发上实现技术突破,并始终围绕客户的实际应用痛点深入挖掘。

图片7.png 

作为智能装备的运控核心 "大脑",高川自动化的运动控制器不仅要应对自动化设备的功能升级,更需紧跟C端需求变化。面对全新的行业场景,高川自动化以运动控制器为核心,通过高研发投入构建技术壁垒,持续保持领先地位。例如在半导体行业,GCS十轴运动控制卡的优势尤为突出。薛永谈到,半导体行业的设备工艺差异显著,既有曝光焊线等对点到点速度要求极高的场景,也有近源切割等需要精密轨迹控制的应用。GCS十轴运动控制卡凭借高速高精度点位控制与复杂轨迹控制的双重能力,成为半导体设备技术融合的关键一环。薛永强调,国内在半导体设备技术上已达到较高水平,运动控制器并非行业短板,未来高川自动化将在客户与国家支持下持续探索迭代。

图片8.png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高川自动化以独特的优势稳立潮头。相较于外资企业在PLC及传统机床领域的侧重,高川自动化聚焦新型智能装备与电子装备场景,尤其是在新能源、光伏等大型产线的加工单元中,运动控制器在成本、功能实现及界面灵活性上较PLC更具优势。

图片9.png 

从技术创新到行业应用,从研发突破到市场竞争,高川自动化的GCS系列十轴运动控制卡不仅解决了智能装备行业的痛点问题,更以其技术前瞻性和快速迭代能力,为国产运动控制器树立了标杆。随着行业需求的不断升级,这家以运动控制领域 "大脑" 为核心的企业,正以持续的创新力书写着智能装备领域的新篇章。


审核编辑(
唐楠
)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1000+前沿展商亮相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直击电子智造产业变革与技术跃迁

突破14nm工艺壁垒:天准科技发布TB2000晶圆缺陷检测装备

2025 ITES | 帕西尼多维触觉黑科技,驱动工业智能化新变革

展会现场 | 中国氢能展现场直击

AI浪潮!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大揭秘 看他们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