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赋能,智驭未来,Teledyne一站式成像方案重塑视觉新体验
随着工业4.0的加速推进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渗透,机器视觉正在从单一工具演变为复杂系统的核心组件。无论是半导体制造、医疗影像、还是智能物流,高质量的成像解决方案已经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然而,面对多场景、多需求的挑战,如何提供高效、可靠且灵活的一站式成像解决方案,成为技术创新的重点。在2025 VISION CHINA展会上,Teledyne携旗下五大事业部展示了其最新产品与技术,不仅展现了一站式成像的综合解决方案整合实力,更全面诠释了“单一来源,无限视野”的核心理念。
AI赋能:智能化成像的新纪元
AI无疑是当前科技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而Teledyne则通过其新一代AI智能相机将这一技术推向新的高度。Teledyne的AI智能相机和软件不仅提升了检测效率,还推动了从检测到智能化决策的转变。
现场,Teledyne DALSA工业视觉系统业务发展经理彭传宝向我们展示了BOA3 AI智能相机的强大性能。结合Teledyne最新开发的图像芯片技术和AI检测技术,这款相机以其紧凑、坚固的硬件设计,满足了复杂且严苛的机器视觉应用需求。
BOA3 AI智能相机
此款智能相机进一步强化了AI算法的应用,不仅集成了传统算法,还结合了深度学习模型,能够实现多种复杂场景下的检测组合,如缺陷识别、划痕检测和二维码读取。更重要的是,这些设备无需额外配置工控机或显卡,大幅降低了部署成本和使用门槛。正如Teledyne DALSA工业视觉系统业务发展经理彭传宝所言:“AI帮助我们进入了以前无法触及的领域。”例如,在食品检测中,蓝莓、蘑菇甚至大闸蟹的品质评估都可以通过AI技术轻松完成,这不仅提升了效率,也极大减少了人工干预。
Teledyne对AI技术的深度整合,不仅体现在硬件层面,还延伸至软件生态。例如,Sherlock 8软件提供了丰富的2D和3D算法库,使得用户可以在同一平台上同时处理多种数据类型。这种软硬件协同优化的策略,正是“单一来源”理念的最佳诠释——客户无需再费心于不同品牌之间的兼容性问题,而是专注于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难题。
三维成像:迈向空间感知的新维度
3D 成像技术在工业自动化和物流领域的应用正变得越来越广泛。如果说二维成像是机器视觉的基础,那么三维成像则是通向未来的关键桥梁。Teledyne FLIR IIS展示的Bumblebee X双目相机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据Teledyne FLIR IIS高级客户经理王辉介绍,这款相机拥有24毫米的大基线,专为大型机械臂引导和抓取任务设计,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和铸件加工等行业。其核心亮点在于内置预处理功能,可以直接输出彩色点云信息,从而减少后端计算压力;同时,IP67防护等级使其能够在户外环境中稳定运行。
Bumblebee X 立体视觉解决方案
除了双目相机外,Optimom 5D成像模块则代表了另一种创新方向。这款紧凑型模组集成了200万像素全局快门传感器和独特的角度敏感像素,可以生成详细的3D深度图。即使透过玻璃或透明有机材料,也能准确获取目标物体的深度信息。配合专用SDK,可以实现输出2D图像和实时的3D深度图。对于需要快速响应的工业自动化场景而言,这种模块化设计无疑是一大福音。
Optimom 5D成像模块
值得一提的是,Teledyne DALSA的Z-Track系列线激光3D相机同样值得关注。这类产品不仅可以检测组装不良的高度差,还能精确测量平面度,非常适合新能源汽车电池的质量控制。通过将2D、3D和红外成像技术相结合,Teledyne为客户提供了一套真正意义上的多维感知解决方案。
晶圆检测:高精度成像的制胜之道
在半导体制造领域,晶圆检测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而这一过程对成像系统的分辨率、速度和稳定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Teledyne DALSA的技术支持工程师王培源在采访中提到,公司最新推出的TDI线扫相机Linea HS2,凭借16K分辨率和1MHz行频,已成为该领域的标杆产品。这款相机特别适合低照度环境下的应用,如生物荧光平板检测、玻璃面板检测以及硅片表面缺陷分析。
此外,在高性能、低功耗领域,Teledyne最新推出的Tetra系列2.5GigE接口线扫相机为成本敏感型应用提供不二选择。通过2.5GigE接口提供高性价比、确保长电缆长度下的高可靠性数据传输。
Teledyne DALSA最新Tetra系列2.5GigE接口线扫相机
与此同时,Teledyne ADIMEC中国区业务总监左海山现场介绍了基于索尼第四代芯片技术的全新dual CXP12平台的Quartz系列相机产品,覆盖从500万像素到2400万像素的分辨率范围,从紫外到短波红外的多个波段的产品。这些Quartz dual CXP12系列的产品以其高感光度、低噪声、高分辨率、高帧率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半导体行业的前道晶圆缺陷检测。
值得一提的是,Teledyne ADIMEC Quartz dual CXP12相机的2.74微米小像元尺寸可以帮助简化了镜头设计,降低系统成本,相同倍率的镜头可以有更好的景深。同时这些产品在400nm附近很好的感光,为客户提供了新的可行的解决方案。
Q-12A175 可见光波段检测相机
从TDI线扫相机到高性能面阵相机,Teledyne的产品矩阵涵盖了晶圆检测所需的各类核心技术。这种全方位布局,使得客户只需对接一家供应商即可获得完整的解决方案,从而显著缩短开发周期并提升整体效率。
红外成像:探索不可见光的世界
当可见光无法揭示隐藏的信息时,红外成像技术便成了不可或缺的补充。Teledyne DALSA的长波红外相机能够通过温度变化识别电路板运行中的异常,从而提前预警潜在故障。在食品、冶金和化工领域,这种技术也被用于检测气体泄漏、农作物腐烂等问题。相比于单纯的可见光成像,红外成像的优势在于它超越了人类肉眼的限制,为行业带来了全新的洞察力。
Teledyne e2v推出的Lince5M NIR传感器凭借其卓越的近红外(NIR)响应能力和高速成像性能引起了广泛关注。据Teledyne E2V高级业务发展经理杨同录介绍,这款新推出的单色传感器拥有520万像素分辨率,在850nm波长处实现了35%的量子效率,并支持高达250帧/秒的高帧率输出。在展会现场的演示中,搭载该传感器的样机通过850nm带通滤波片,在完全没有可见光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清晰捕捉目标物体的细节。这种强大的低照度适应能力,使其成为运动轨迹追踪、水果检测等领域的理想选择。
Lince5M 近紅外传感器
从图像传感器到智能相机,从3D成像到AI算法,Teledyne提供的不仅是一系列创新产品,更是一个完整的、高度集成的一站式视觉解决方案生态系统,满足了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Teledyne在成像领域的创新不仅体现在硬件和软件性能上,更在于其对特定场景的适配能力。通过旗下各品牌的紧密协作,Teledyne成功打破了传统成像技术的边界,为半导体制造、工业自动化、食品安全、医疗成像等多个领域带来了突破性的技术革新。
Teledyne的“单一来源”理念不仅降低了客户的系统集成复杂性,还通过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和定制化服务,为客户创造了更大的价值。这种从硬件到软件、从感知到决策的全链条解决方案,正在为全球视觉技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开启无限可能的未来。

提交
腾讯云TVP走进三一集团,揭秘 AI+DeepSeek 工业智造新未来
Pickering品英集团将在电子设计创新大会展示模块化射频微波开关和设计工具
专访昀通科技:关税推动新一轮国产替代 可靠性量产才是真实超越
博威合金携创新材料方案亮相慕展,赋能行业智能化升级
品英丨行业首创20kV耐压继电器为高压开关树立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