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工业机器人
2019.06.24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它能自动执行工作,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它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现代的工业机器人还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当前,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国际机器人联盟(IFR)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接近300亿美元,2013-2018年平均增长率约15.1%。工业机器人168.2亿美元,服务机器人92.5亿美元,特种机器人37.5亿美元。
持续加码新技术是智能物流2019上半年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尽管智能物流的智能化程度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更加灵活的感知、判断、分析和自我决策能力,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5G等新技术的引入,智能物流将会不断优化。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走出了持续多年的“高增长”并迅速转为负增长。这一趋势甚至延续至2019年,一季度产量累计同比为-11.70%,最新的4月份数数表现持续走低,产量累计同比为-10.2%。
核心技术的缺乏,其实质是缺少核心人才。根据教育部等部委联合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到2020年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领域人才缺口将达到300万;到2025年,人才缺口将进一步扩大到450万。虽然我国企业和科研机构不断加大机器人技术研究与本体研制方向的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但依然有所欠缺。
机器人既是先进制造业的代表行业,也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还是改善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切入点。机器人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据《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截至2018年我国机器人产业整体规模已超过80亿美元,5年平均增长率达到近30%,国内机器人市场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同时,在工业机器人方面,我国连续六年成为了全球第一大应用市场;在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方面,需求潜力与场景应用也在加速释放。
在工业机器人发展一片火热的同时,当前存在的概念炒作、一哄而上、低端竞争等不理性现象也引发各界关注。专家表示,机器人产业作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应积极走自主创新、发展核心技术道路,通过高质量产品和服务来推动智能制造、提升制造业水平,以避免重蹈低价竞争、低水平竞争的覆辙。
相较于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更能在研发、制造上体现 “中国智造”的竞争力。但由于工业机器人产业存在一系列需要攻克的“隘口”:激烈的国际竞争、较长的研发周期、较高的技术及资金门槛、非标准的落地场景、模糊的市场爆发前景等。使得其从技术到市场的路径显得并非那么清晰,与资本市场上一个投资周期中追求 “短平快”的激进打法适配度较低。
中国工控网(gongk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