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补贴百公里能耗指标为动力电池企业带来了什么机遇?
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在经历了国家重点示范,“国家限购+财政支持”的前期阶段,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初具规模,新能源汽车产品初步具备市场竞争能力。接下来,国家财政补贴将从主导变为辅助,产业的发展将主要依托市场和“双积分”管理办法双驱动。简而言之,补贴将只起到平衡“油电”价格的辅助作用,从前那种企业依赖补贴生存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从目前网传的2018补贴政策来看,调整幅度较大,回望2016年年底补贴政策调整引起的产业“强震”,2017年即将发生的政策变动无疑将引起新一轮行业震荡。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2016年年底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调整,对于一些企业而言是万劫不复的深渊,而对于另一些企业而言却成为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以动力电池业为例,自上次调整,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历史重现,对于动力电池企业而言,谁能踏上这辆向前的马车呢?
从网传的2018年补贴新政上来看,新能源汽车长续航和节能减排是政策引导的方向,而对于电池系统而言,高能量密度和轻量化是未来车用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向。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在车载电芯方面技术路线繁多,在当前技术标准下,圆柱电芯、方形电芯、软包电芯都已经成为纯电动乘用车领域较为成熟的动力载体。但在即将出台的新技术参数下,这三种电芯的使用平衡极有可能被打破。
电池中国网认为,软包电池相较于方形电池和圆柱电池具有一定的优势。三元软包电池容量较同等尺寸规格的钢壳圆柱锂电池高10%~15%、较铝壳方形锂电池高5%~10%,能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更能满足政策导向的发展需求。由于软包电池采用铝塑膜包装,当发生短路事故时,一般会鼓气裂开,安全性较高,比较适合乘用车的装配。在重量方面,软包电池重量较同等容量的钢壳圆柱锂电池轻40%,较铝壳方形锂电池轻20%,产品更加轻薄,能为车辆减轻较大的重量。因此理论上软包电池更适合用于纯电动乘用车。
但由于软包电池一致性相对较差,产品制造成本相对较高,制造工艺难度较大,产量较少,使软包电池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电池中国网认为,软包电池极有可能成为2018年电池领域“新贵”,动力电池企业极有可能通过软包电池产品改变自身的市场地位。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国内的一些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对此进行了提前部署。对此,电池中国网就业内两个典型企业在这方面的布局情况作一介绍和分析。
兵贵神速的鹏辉能源
鹏辉能源是国内最早生产软包电池的企业之一,自2002年自主研发出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以来,技术处于国内领先位置。鹏辉能源研发的动力用软包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可以达到230Wh/kg,已经同知豆汽车、江南汽车等达成了紧密的战略合作,特别是在今年的第10批《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中》,配套鹏辉能源动力系统的知豆汽车SMA7001BEV75,其系统能量密度达到136.89Wh/kg,续航里程达到255km。按照网传补贴政策,此款车型在能量密度和续驶里程方面可以满足2.5万元财政补贴标准。
但美中不足的是,此款车型百公里能耗方面需要作出调整。由于车辆整备质量为820kg,按照现行补贴标准技术要求,“纯电动乘用车产品,按整车整备质量(m)不同,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Y)应满足以下要求:m≤1000kg时,Y≤0.014×m+0.5”计算,则该款车今年的百公里电耗量为11.98kWh/100km。目前此款车的百公里能耗为11.30kWh/100km,如果通过调整该款车型的百公里电耗能优于现行标准的15%以上,也就是说百公里能耗需小于10.18kWh/100km,百公里能耗在现有基础上再降低约1kWh,那这款车将会为知豆汽车赢得宝贵的市场先机。而要实现这个降能耗目标,相对来说较为容易。
而据鹏辉能源研究院院长刘建生介绍,鹏辉能源软包电芯高能量密度的优势,加上成熟的PACK集成技术,可使车辆的电池系统方面表现出色。鹏辉能源正在积极进行软包电芯研发和生产,下一步有望使软包电芯的单体能量密度达到250Wh/kg。而通过高镍材料和硅碳负极的使用,未来有望使公司的产品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更高一筹的力神电池
11月18日,力神电池在2017年新技术新产品发布会上推出一款75Ah软包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到280Wh/kg。该款电芯作为力神最新的研究成果,定位于国内高端乘用车使用,预计将在明年大量投入生产。
中电力神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秦兴才表示,力神电池作为动力电池智能制造的领导者及国家十三五“300瓦时/公斤”重大专项的承担者,始终走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研发的最前面。
据了解,今年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做出了成立中电力神的决定,加大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和力神电池一体化整合进程,极大地提高了力神电池的科技创新能力。
时势造英雄。政策的调整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调整,正是摆在各大动力电池企业面前的一个能够引领向上的阶梯。如何应对眼前的危机,如何把握稍纵即逝的机遇,正是每个电池企业需要认真思考和积极谋划的问题。
作者:杨硕
评论
重庆机床成功应用智慧工业互联网,华为云助力装备制造企业释放潜能
战“疫”有温度!德力西电气驰援各地抗疫第一线
电装造物的碳中和之路
匠心研发 智慧赋能 | 节卡获国际主流工业控制通信协议认证,全球化发展再升级!
持续创新,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