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存储:技术可行 前景不明
“相对而言,蓝光存储作为新一代的存储技术与CD/DVD技术相比有了突破性的进步,它在存储介质和存储设备方面均实现了技术飞跃。”胡冰说,在存储介质方面,它采用“无机相变材料”方式记录数据,比CD/DVD的“有机色素”技术更加稳定,存储时间也更长。
胡冰表示,蓝光存储比较可靠、使用寿命长,高质量的光存储介质可用约50年。与半导体存储器、硬盘、磁带等几种存储介质相比,光盘具有单位存储容量成本低的优势。目前,单张蓝光光盘的容量已达300GB,预计两年后可达500GB。利用多层、多阶、多维及纳米超分辨等多种存储技术,光存储的存储密度可提高至TB级。此外,光存储技术尤其适合大量冷数据的长期安全存储。
同时,蓝光存储对保存环境要求低,其在保存信息时几乎不消耗能量,仅在读写时耗能,而且无需空调散热。蓝光存储的安全性高,具有抗自然灾害、抗磁暴、抗人为数据删除等优势。
“永久存储”仅是理论上的概念
当前,松下、索尼、DISC等国际公司已研制出各自的蓝光光存储系统。Facebook(脸书)等互联网巨头也开始使用光存储系统,来解决数据存储问题。
在胡冰看来,使用光存储系统已成国际上解决海量数据存储的惯常手段。
在国内,通过双面光盘技术和记录轨道间距减小技术,相关企业已实现单盘300GB的存储容量。以中国华录集团为例,其已在大连建成了单盘300GB的光盘生产线,利用光盘匣封装技术可令单个光盘匣尺寸与单块硬盘大小相当,存储容量可达3.6TB,后续会利用多阶和多层技术实现单盘TB以及10TB级的存储容量。
“不仅蓝光介质的容量会逐年提升,而且随着蓝光光盘应用的普及,其一次性购入的性价比也将优于硬盘和磁带。”胡冰说,在蓝光光盘库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方面,目前我们已实现单机柜2PB的容量,单机柜功率不到200瓦,待机功率不到10瓦,无论是介质还是设备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如此说来,“永久存储”究竟能不能实现?
胡冰认为,超高密度光存储技术代表着光存储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存储需求,各种存储技术都以提高存储容量、密度、可靠性和数据传输率为主要发展目标。
目前,全息存储、蓝光存储以及基于超分辨率近场结构存储是主要研究方向。长远来看,将蓝光技术进行扩展,即与多阶、超分辨近场结构、多波长等技术相结合,如此才能进一步扩大存储容量,以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
“‘永久存储’仅是理论上的概念。事实上,在特定的存储条件下,现有的光存储技术理论上也可实现‘永久存储’。但研究光存储技术着眼于实际数据的存储应用,除了技术本身还要考虑成本、实现方式、市场推广等众多因素。”胡冰强调。

提交
2024年斯凯孚创新峰会暨新产品发布会召开,以创新产品矩阵重构旋转
禹衡光学亮相北京机床展,以创新助力行业发展新篇章
从SCIMC架构到HyperRing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的革新
汉威科技用智慧化手段为燃气厂站构筑安全防线
DSP应用市场的大蛋糕,国产厂商能吃下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