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网得改造 农民用电不再难
工人在进行技术交流
工人改造线路
看现场
标准化台区建设扮靓乡村
近日,记者来到中和镇牌楼村,整齐划一的高压电线杆矗立在马路边,供电工人正在进行后期维护,他们细心地把台区周边的杂草一一清理干净。
“牌楼村的农网改造是标准化示范片区,荣获‘国家百佳工程’称号。”国网开州供电公司农改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大都在偏远乡镇,条件很艰苦!”中和镇供电所所长张小平说,去年夏天,天气炎热,工人错时上班,早上4点多开始架线、抬电杆、打孔桩。天黑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
“我们做这个工作,累是累,但只要老百姓能用上高质量的电,我们累点也值得。”一位皮肤黝黑、身材魁梧的工人,一边取下安全帽,一边由衷感慨道。
“近年来,我们村发展相当快,大棚蔬菜、农业养殖、种粮大户等不断增加,都离不开用上高质量的电。”牌楼村党支部书记刘小勇说,农网改造还保障了偏远村民都用上电。
据了解,牌楼村有农户1000余户,以前存在电压质量差、开关经常跳闸等问题。从去年9月开始,国网开州供电公司对该村电网进行升级改造。安装10千伏配电一台(容量200kVA),新建10千伏线路0.7公里、0.4千伏线路1.2公里,更换智能电表75台。
访部门
落实农网升级改造全力惠及民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用上高质量的电,是老百姓幸福生活的风向标。
“为了把农网改造项目做得更好,我区各单位不断加快推进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建设,精密部署,加强管控,从工程安全、工艺标准、工程协调等方面加大力度,及时协调解决物资供应、资金支付、计划停电等实际问题。”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在农改工程中,做到了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责任落实到人,并针对工程进度的重点和难点,定期召开例会制定攻坚计划和有针对性的措施。通过多种互动平台,总结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好的做法,互相交流学习,促进工程项目顺利完工。在工程安全质量管理上,严格实行周进度报表制,并定期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工程进度,督导安全文明施工,确保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安全、有序、高效地开展。
据悉,2017年,国网开州供电公司提速电网建设,提升供电服务能力,推进电力脱贫攻坚,为全区经济发展提供电力支撑。全区用电量11.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6%;完成投资1.02亿元,投运35千伏大进变电站、开工建设220千伏镇安输变电工程等23项重点项目;全面完成28个中心村、67个村村通动力电和252个低电压台区治理;新建及改造10千伏配变341台、线路7条;安装户表20万户。
同时,我区加紧推进市级贫困镇大进镇电力基础配套,梳理排查全区贫困无电户2186户(绝大部分为新建和改造房屋的新增用电需求),做到房屋建成一户,通电一户。
“现在再也不用担心突然停电了,你看这新架的线路、新装的变压器,用着可放心了。”提起农网改造升级带来的变化,村民陈代祥深有感触。
听民声
农网改造让村民生产生活提质
说到农网改造带来的好处,谭家镇锦竹村养猪大户王凯便是其中一位受益者。
2016年,王凯回到锦竹村,利用村里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物质资源、生态资源,建起了标准化养猪场。
“养猪场的发展离不开电。”王凯说,尤其是冬天,锦竹村气候寒冷,在自繁自养中,对母猪、乳猪的冬季保暖要求高,养猪场专门设置了保育床和升温设备。
据王凯介绍,农网改造前,村里经常电力不足、电压不够,特别是动力抽水,硬是不行,他只好用柴油机来发电,成本高又不方便。
“现在好了,我们用电得到了保障。”王凯说,用电不用愁,创业更顺当。
农网改造后,不止王凯,其他村民也都是受益者。
“以往经常停电,特别是热天,我们在冰箱里都不敢放太多食物。”村民陈光奎深有感触,“现在安逸了,晚上到处都明晃晃的,大家还一起放音响跳坝坝舞,农村和城里一样热闹啦!”

提交
2024年斯凯孚创新峰会暨新产品发布会召开,以创新产品矩阵重构旋转
禹衡光学亮相北京机床展,以创新助力行业发展新篇章
从SCIMC架构到HyperRing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的革新
汉威科技用智慧化手段为燃气厂站构筑安全防线
DSP应用市场的大蛋糕,国产厂商能吃下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