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动态

>

2018-2022年中国服务机器人预测及分析

2018-2022年中国服务机器人预测及分析

2018/3/22 14:40:34

影响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政策利好

2016年3月21日,工信部、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印发《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展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一起,构成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蓝图。

2018-2022年中国服务机器人预测及分析

2017年                      

二、不利因素

(一)服务机器人产业大而不强

我国服务机器人行业日趋火热,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者对相关产品表现出了越来越强的购买需求,行业发展前景公众普遍看好。但是,市面上真正流通的服务机器人产品却不多,市场整体呈现出大而不强的局面,产品严重同质化、低端化,个性化服务的产品稀缺等问题开始暴露出来。

(二)与国外差距大

国内服务机器人总体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国产服务机器人以低端产品为主的局面仍然难以扭转,主要生产搬运和上下料机器人,大多为三轴和四轴机器人,应用于汽车制造、焊接等高端行业领域的六轴或以上高端服务机器人市场主要被日本和欧美企业占据,国产六轴服务机器人占全国服务机器人新装机量不足10%。

(三)自主创新能力弱

我国服务机器人缺乏核心及关键技术的原创性成果和创新理念,缺乏面向企业及市场需求的问题依然突出。服务机器人的精确控制、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及智能控制、精密减速器和伺服驱动器等核心部件、加工装配工艺等方面技术与国外先进产品存在较大差距,且长期依赖进口。

在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方面,我国大多属于跟踪研究,缺乏创意理念和原创性成果;在集成技术方面,我国虽可实现原型样机集成,但在关键零部件与可靠性方面与国外相差5-10年;在设计制造技术方面,我国的产品设计、材料与工艺技术、系统集成水平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

(四)行业标准不规范

我国在机器人方面缺乏行业标准和认证规范,继而导致质低价廉的恶性竞争。一方面,企业在设计产品时缺乏统一的物理安全、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等规范指标,技术尚未成熟便抢先上市,导致国产机器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另一方面,行业进入门槛低,部分企业未找准产品定位便盲目投入,忽略技术研发,产品以组装为主,造成大量低端产能。

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预测

2016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为10.3亿美元。我们预计,2018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7.2亿美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8.71%,2022年将达到47.2亿美元。

图表 中投顾问对2018-2022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预测

2018-2022年中国服务机器人预测及分析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医疗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预测

我们预计,2018年中国医疗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5.3亿美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6.80%,2022年将达到13.7亿美元。

图表 中投顾问对2018-2022年中国医疗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预测

2018-2022年中国服务机器人预测及分析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2024年斯凯孚创新峰会暨新产品发布会召开,以创新产品矩阵重构旋转

禹衡光学亮相北京机床展,以创新助力行业发展新篇章

从SCIMC架构到HyperRing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的革新

汉威科技用智慧化手段为燃气厂站构筑安全防线

DSP应用市场的大蛋糕,国产厂商能吃下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