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大企业还是小企业?
又到凤凰花开的时候,伴着蝉鸣,又有一群年轻人毕业了。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难免焦虑彷徨,今天工控小编就从工控论坛中的精彩帖子中选取干货内容,听听业内前辈的声音,分享给处在职业选择期的毕业生或有进入工业自动化行业意向的朋友,供大家参考。
入行须知
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近年来乃至未来的一段时间,中国自动化方面的需求会呈爆发式增长,这是毋庸置疑的,中小企业也会大力提高自动化水平。
入行的动机有了,对于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来说,迈出第一步之前,首先要明确的是社会需要的自动化和从学校学到的自动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非自动化专业的朋友只要具备相应的素养,转行成功率还是很高的。
在理论知识方面,学校里面的自动化是基于经典和现代控制理论。这两个理论有利于思维方式的培养,对于做工程项目的程序员或设备维护的技术员来说,用处较大。
在必备的能力素养方面,我们展开来说:
编程能力
每个企业都有大量的管理以及控制问题,需要靠编程来完成。
与其他行业相比,在工业系统中,对编程的可靠性要求较高,要想做好这一步,工程师必须从具体操作中实践。
沟通能力
交流、写PPT、做报告,甚至编程序,从本质上来看都是沟通能力。
搞自动化总体上是服务于用户的,必须与用户有效沟通,沟通能力十分重要。
知识覆盖要广
由于工作中要和具体领域的人打交道,知识面广才能更好理解对方需求,所以对于自动化领域的交叉学科如过程控制、机械控制、自动化仪表等也应当适当了解熟悉。
学习能力
自动化工作中往往会涉及很多不同行业,此时知识覆盖就远远不够了,所以要具备快速学习、适应的能力,在这一方面,基础知识扎实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迅速融会贯通。
通识学问
这一点其实所有做入职准备的毕业生都应该注意,除了专业知识,心理、礼仪、沟通技巧等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
对于工业领域来说,很多方法规范,如SWOT、5W1H、结构化分析等都很有用,应当适当掌握,以便更好适应工作。
选自网友“gchui”的帖子:《该不该学自动化专业?》中的观点。
入门选择什么岗位合适?
能力储备好了,入门第一份工作,岗位要如何选择呢?
网友“谢谢你的爱1999”表示,首先心态要放好,刚入行可以找电气工程师这样的岗位,打好基础,这些基础工作是非常宝贵的经历。
那么问题来了,电气工程师都在做什么呢?
一般来说,电气工程师的工作内容包括以下这几点:
1. 绘制、审核、把关和保管电气工程图纸;
2. 审核电气施工方案,检察施工过程中材料的规格、品牌、技术性能等与图纸是否一致,对一般性质量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并上报领导;
3. 督促检查施工现场电气施工情况,现场安装调试电气设备,分析处理现场故障;
4. 制定电气设备及计量仪器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sop,维修计划及周期检查计划,并协调日常的维修、保养及计量检查等工作;
5. 建立、完善电力设备固定资产的统计及计量器具的档案、统计、编号等管理系统;
6. 在电气设备及备品备件的添置和工程项目中,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采购程序,把好质量关;
7. 协助各专业及部门的各类验证工作。
具体到企业,也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有所差别:
网友“乖乖小笨熊”:一般常规公司是一个项目追踪到底,但其中接线等有专人负责,电气设计人员主要负责设计、制图、调试、现场+客户培训,有的公司也会有现场+客户培训由专门工程师负责的。
网友“无火同人”:工作内容和公司大小有很大关系,小公司一般订单量不大,电气工程师负责的内容就相对较多,常常身兼数职。
网友“miy_gongkong”:一些大的公司或国营企业,往往工作内容会相对单一,会有专项工作专人负责的情况。
那些走了工控这条路的,现在怎么样了?
凡事需将目光放长远,尽管每个人的经历不能复制,但工控小编还是选取了几个网友的经历供大家参考,希望对你们的选择有所帮助。
网友“小糖果”的五年工控之路
自动化专业,自2013年起,从事自动化行业5年,三线城市。
2012年毕业后,收到了某知名化工厂的offer,但工作节奏慢,学习成长的空间有限,于是放弃了这个工作机会。
之后,在机缘巧合下进入非标设备的小公司做PLC编程,在公司工作的一年左右时间,学习成长了很多,从实践中培养了诸多能力,也得到了赏识和认可。
后来辗转了另一家小公司,经过一年时间,越发觉得大平台才是更好的选择,于是进入了一家较大的公司,凭借之前的经验,工作也相对得心应手,如今工作两年多,会在不忙的时候学习新知识,为新项目做储备。
“在这行工作了五年的经历差不多就是这样,虽然最先工作的几年工资不高,也挺苦挺累的,但还是感谢那几年的经历,打下基础的几年,教会了我干这行最基本的能力和素养。我觉得干工控,首先要有一个不断学习的态度,然后就是多动手,多观察分析(特别是维修的活),耐得住寂寞总会守得云开见月明吧!”
网友“Peng621”关于体制的抉择
专科自动化专业,毕业后进入国企设备维修岗位。
所处部门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维持设备的正常运行,相对单一枯燥,年轻同事很少,个人技术水平提升困难。
于是,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技术和相关的专业知识。但是体制内企业,审核步骤也很繁琐,个人价值体现的空间不大,所以正陷入放弃稳定工作的抉择中。
“干3年了,我通过自学的方式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但行业发展快,对于被淘汰的担忧一直困扰着我。所以相对上一辈对于企业稳定的看中,我认为过硬的本领才是稳定的根本,我还年轻,想从国企辞职。”
帖子是2016年10月的,相关内容以当时时间轴为准。
网友“lt589”的年薪20W电气工程师之路
2010年毕业参加工作,坐标无锡。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受到家庭影响,毕业伊始从事了模具设计,但根据个人兴趣最后选择了自动化行业。
正式从事的第一份工作是设备维护,但刚从学校走出来,经验严重不足,于是潜心学习,熟悉工作内容后,发现岗位属于设施工,不甘心,就又重新寻觅新工作。
在不断的面试和对比中,决定做电工,2013年,进入一家韩国汽车配件企业,在此期间不断学习,将此前较差的基础知识提升了不少,进入了发展的平稳期。
转眼到了2017年,受到“乐天玛特事件”的影响,公司发展压力大,于是跳槽到一家公司的电气设计岗位,在此期间,选型、出图、编程、调试等工作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实现了电气维修到电气设计的转型。
后来因为家庭原因,辗转换到了现在的工作,也算正式做到了电气工程师的岗位。
“工作6年,分享一下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吧。如果以后开公司,就做非标设备,技术起家,应该也不错。如果不开公司,我决定走另一条路,学习上位机编程,学好上位机高级语言,做高级电气工程师。工控之路,道阻且长。”
看了论坛中网友们的分享和评论,工控小编陷入在鲜活又真实的工程师世界里,无法自拔。
也许是出于对行业的热爱,也许是机缘巧合,也许正兴致勃勃,也许正痛苦挣扎,这都是当下工控人的写照。
最后,希望出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朋友们,不要害怕选择,勇往直前,让人生有更多可能。
也欢迎大家来工控论坛一起聊天儿,答疑解惑~
![](/gongkong2/Content/images/news/icon.png)
提交
2024年斯凯孚创新峰会暨新产品发布会召开,以创新产品矩阵重构旋转
禹衡光学亮相北京机床展,以创新助力行业发展新篇章
从SCIMC架构到HyperRing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的革新
汉威科技用智慧化手段为燃气厂站构筑安全防线
DSP应用市场的大蛋糕,国产厂商能吃下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