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爆发之势发展的VR,为何却突遇寒冬?
说起感官冲击、视觉盛宴,不得不提到当下人们最为关注的科技产品VR技术。VR技术在2016年迎来了大爆发,也因此2016年被很多媒体称为VR元年,来形容VR的火爆和VR市场的广阔前景。
以爆发之势发展的VR,为何却突遇寒冬?
VR市场的火爆,从资本市场的活跃度就可以看出来。前有Facebook豪掷20亿美金买下Oculus,国内市场一款“暴风魔镜”造就暴风科技股票连续36个涨停的神话。后有微软豪掷25亿美元巨资收购《Minecraft》为其HoloLens布局游戏。
有一家知名投资机构的CEO说过一句这样的话:“如果说未来五到十年有什么东西能够像Uber颠覆全球出租车行业一样颠覆全球娱乐产业,我认为就是VR。”
但是当投资者发现创业者画的饼在短时间内难以落地的时候,对待VR的态度也发生了180度大转变。最初的狂热趋于理性,在资本行为上也变得更加谨慎,也因此VR尚未腾飞便遭遇了寒冬。
那么是什么让VR技术以盛况空前的姿态出现在大众视野,又快速遇冷呢?制约VR发展的因素又有哪些?
用户体验差
我国目前大部分VR体验店内容和体验设备都较为单一。最常见的就是蛋椅和跑步机等,设施构成千篇一律,让体验者缺乏新鲜感,造成很多体验者都是一次性消费。
另外VR并不能摆脱传统的电脑手机和线缆的制约,试想一下,当你正沉浸在VR所创造的虚拟世界,在倾斜、蹲起、躲闪等还要担心扯到线缆,造成伤害,这就使用户无法拥有更为“沉浸”的体验。
而且现在VR用户面临的最大问题是VR会给人体带来眩晕感。这种眩晕感并不是个别用户的特殊案例,而是人类本身对VR技术所带来的虚拟现实的正常生理反应。在解决这项问题之前,VR无法得到快速发展。
内容质量不高
高质量原创的VR内容的缺乏,是整个VR行业的短板。无法实现“360度沉浸式体验”的高质量内容,导致了用户购买动力不足。
现在产业生态紊乱,山寨遍地、盗版成风,VR市场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很多从业者在掘金VR市场时抱着不劳而获的心理,直接抄袭他人的原创内容并加以利用,致使现在VR市场的原创内容稀缺,内容质量参差不齐。
成本高昂
首先为了保证拍摄内容的质量,就需要配备高质量的的VR摄影机,再加上包括拼接、数据压缩等核心算法技术在内的软性服务,所以设备费用较为昂贵。
有多昂贵呢?举个例子,200多万的Upano J2VR用的是四台红龙摄影机组合而成,单个摄影机的耗费在30-40万人民币左右,加上其拼接算法、现场拍摄指导服务等,价格不菲。
其次在制作上,由于VR强调用户的沉浸感,做一款VR内容需要做大量的效果渲染,强大的后期制作,制作费用和时间均是传统内容的数十倍。
目前由Oculus团队打造的第一部VR电影《LOST》,虽然时长不到十分钟,但却花费了1000万美元。如果拍摄两个小时的电影其成本太过高昂。
人才匮乏
现在VR方面无论是设计人才、研究人才,还有产业化方面的人才,都非常短缺。
当前中国的VR从业者人数虽多,但从网络媒体发布的大数据报告显示,高质量、专业的VR人才储备并不充分。
VR行业发展速度太快,短期内缺乏行业人才的培养机制,很多VR企业招募到的人才并不理想,现在很多VR开发人员都是从动漫、3D仿真、游戏等领域“半路出家”,没有经过系统性的VR培训,很大程度上掣肘了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VR产业要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完善行业内人才的培养机制,大力培养相关人才。同时积极进行技术突破与科技创新。可以预见,虚拟现实技术在未来会对人类社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提交
2024年斯凯孚创新峰会暨新产品发布会召开,以创新产品矩阵重构旋转
禹衡光学亮相北京机床展,以创新助力行业发展新篇章
从SCIMC架构到HyperRing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的革新
汉威科技用智慧化手段为燃气厂站构筑安全防线
DSP应用市场的大蛋糕,国产厂商能吃下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