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底盘”,浪潮云ERP呈现出怎样的全景图?
每隔一段时间,管理软件领域都会把ERP是否过时这个问题拉出来讨论一番,尤其在云计算加速落地的今天更是如此。别说ERP,就连云ERP这样与时俱进的提法也被不少人视为不合时宜。
但有趣的是,在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这件事上,却少有管理软件企业拿出杀手级的产品出来,大多都是以“某某云”的名称笼统地加以描述。对于用户而言,这样的描述并不直观,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像阿里云、华为云、浪潮云这样,提供基础设施即服务的企业才更适用这一描述。
只有将服务产品化、产品具象化,才能让客户分分钟记住你的产品特性。在企业管理软件层面,尽管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层出不穷,但还没有一个词能够完全替代ERP;相反,在云计算的新时代,用云ERP更能让客户一目了然。
因此,面对汹涌而至的企业数字化转型热潮,浪潮坚定选择了云ERP作为自己的发力点,并逐渐构建起以云ERP为核心的全产品线。借助浪潮内部形成的小生态和外部的数字化转型大生态,浪潮已经为企业描绘出一条从企业上云到数字化转型再到智慧企业的转型升级路线图。
对此,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兴山强调,企业数字化转型势不可挡。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触及并改变企业的各个方面,应以ERP进化为支撑,联动“云”和“数”两大驱动力,构建“企业大脑”,推动企业管理变革与创新,最终成就智慧企业。
顺应企业上云需求 浪潮云ERP筑起矩阵式产品体系
近日,工信部印发的《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提出了企业上云的工作目标:到2020年,云计算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广泛普及,全国新增上云企业100万家。可以说,企业上云已经成为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和必经之路。
说到企业上云,就必须要注意这样一个细节,所谓企业上云,不仅仅是按需租用存储、计算、网络等基础设施资源那么简单;而是要真正实现设计、生产、营销、办公、财务等的业务上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推动业务和服务模式创新。
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兴山
不过,企业上云也并非一蹴而就,王兴山就表示,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双模IT架构是这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前提。这里的双模IT,包括“稳态”和“敏态”两个层面,“稳态”是指以高稳定、高可用的技术性IT支撑企业传统的业务流程和监管需求,“敏态”是指以高灵活、高扩展创新型IT帮助企业突破业务创新。
双模IT的提法与混合云如出一辙,毕竟,在大型企业上云的过程中,双模IT的方式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将持续存在。为此,浪潮云ERP打造了新一代大型企业云服务平台——GS Cloud,并在此次Inspur World大会上亮相,为支撑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注入新的动力。
据了解,作为基于全新一代计算架构的云平台,浪潮GS Cloud采用了微服务、DevOps、容器技术等为代表的云原生基础架构,支持双模IT及混合云模式,为企业提供财务共享、智能制造、数字营销等6大核心应用以及人力云、采购云、协同云、差旅云、税管云5大公有云。不仅如此,浪潮GS Cloud还以低代码+高控制力双引擎平台支撑企业应用开发与演进,赋予企业快速试错,技术赋能、持续创新等能力。
从这一平台特性可以明显看出,浪潮GS Cloud既为企业“敏态”应用提供了公有云服务,又可对企业生产、制造等“稳态”应用提供私有云、稳速IT,实现对“敏态”和“稳态”业务的兼顾。相比较而言,用友在全面云化之后,针对大型企业的NC6平台已经较少提及;而金蝶全新推出、面向大企业的战略级产品金蝶云苍穹,号称国内首款“云原生架构”,与浪潮GS Cloud有异曲同工之妙。
除此之外,在此次Inspur World大会上,由浪潮与Odoo合作,融合了开源PaaS+SaaS的全新中小企业云平台——PS Cloud也全新亮相,在Odoo原有模块基础上,结合国内人员习惯发布47个中文模块。PS Cloud除了采用分布式架构,支持微服务、容器服务、DevOps等为代表的云原生基础架构外,最大的一个特点便是开源,开源为PS Cloud赋予了开放、共享、敏捷等诸多特性,这对于中小企业用户、合作伙伴和开发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
面向小微企业,浪潮则以云会计、云进销存等在线产品为依托,打造了SaaS应用云平台,让小微企业不用安装、维护、升级,即可通过互联网平台解决财务、业务等的需求痛点。这样一来,浪潮面向小微企业有SaaS应用云平台、面向中小企业有浪潮PS Cloud、面向大型企业有浪潮GS Cloud,一个以云ERP为核心的矩阵式产品体系已经全面建立起来,这不仅有助于浪潮发力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于基于此构建企业服务生态也是至关重要。
浪潮云ERP
从平台到生态 浪潮要与合作伙伴共建云ERP数字生态
对于浪潮来说,构建起面向不同规模企业应用的云平台,只是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如何构建基于云ERP的数字生态,才是真正落地云ERP的关键所在。尤其在数字化转型逐渐进入深水区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要全方位满足企业的需求,必须要借助生态的支撑,而在这方面金蝶却鲜少提及。
那么,与用友等软件企业提及的生态相比,浪潮有什么不一样呢?在笔者看来,这种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首先,用友是专注在企业应用服务领域,他们所构筑的生态同样也是针对应用层面的生态;而浪潮所涵盖的生态范围更大、更广。在Inspur World大会上浪潮表示将根据自身产业布局,构建云中心、云服务、政府数据运营,以及爱城市网、智慧城市运营服务、云ERP等6大生态,由此可见,云ERP生态是这一大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云ERP生态还将与其他几大生态紧密协作,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其次,浪潮拥有服务企业信息化30余年的时间经验,在构建云ERP数字生态时引入了开源模式聚合企业服务应用,带动伙伴发展,通过与伙伴共建、共享、共赢,铸造中国企业服务全新生态。比如浪潮与Odoo的合作所打造的就是一个开源的生态,这在中国传统管理软件领域极为少见。在开源这一大的产业趋势下,未来依托开源的产品和服务也将逐渐成为企业应用的主流,届时,浪潮云ERP也将受益于这一生态。
第三,浪潮技术研发能力强,已获国家重大专项认可。在今年6月份科技部公布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名单中,由浪潮牵头申报的“面向智能制造的软件自动构造”项目,从众多竞争团队中脱颖而出,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立项支持。该平台建成后,可与浪潮工业互联网平台等融合,提升工业APP的构造能力,同时整合制造商、软件商和创客等工业互联网上下游协作伙伴,构建合作共赢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技术支撑。
有了这样的基础作为支撑,浪潮云ERP在构建面向企业服务市场的生态时,无疑有了更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以正式上线运营的浪潮云ERP应用市场为例,为了打造开放包容的云ERP生态体系,并成为集伙伴入驻、用户企业应用服务的入口,浪潮云ERP市场已经汇聚了企业应用服务、大数据服务、云平台服务、行业云服务、云解决方案等8大类企业服务,可以为大中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云解决方案。
王兴山透露,未来两年,浪潮将发展1000家营销伙伴,聚集10000个开发者,开发20000个SaaS应用,为200万家企业提供云服务。
在笔者看来,对于一家企业而言,完善的矩阵式产品架构体系将决定企业未来3年的竞争力,而一个良性运转的生态系统则有望帮助企业在3年乃至5年之后获得长足的发展和持续的竞争力。比如,以浪潮与Odoo联合打造的开源生态为例,这一战略布局的意义一定不在近几年,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开源逐渐成为变革整个行业的力量,届时浪潮云ERP开源生态的价值才会真正显现出来。
从落地实践到形成方法论 浪潮云ERP的目标是打造智慧企业
一直以来,浪潮都是以服务高端、大型企业见长,并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世界级的数字化案例库。如今,浪潮已经帮助中国交建、中国中铁、中国铁塔、中国节能、中储粮等一系列“中字头”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同时包括东阿阿胶、百果园、鲁花集团、呷哺呷哺、奥克斯、方太等在内的多家知名企业也选择了浪潮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合作伙伴。
在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浪潮也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自己的理论体系。
在浪潮看来,企业上云成为新趋势,云数进一步融合,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工业互联网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底座”,借助上云,可以实现与客户、供应商的广泛连接,将企业流程由内部延伸到整个产业链,加速数据端到端的衔接,业务端到端的协同,价值端到端的传递。
事实上,企业上云是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路径,但并非最终目标,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是打造智慧企业。回顾企业应用新技术的历程也可以清晰看到这一点:从早期的企业信息化到今天的数字化转型,企业应用新技术的宽度和广度都大大增强,企业在这一过程中也越来越走向智能化、智慧化。
但正如王兴山所说,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的程度参差不齐,对于不同企业来说,关键环节提升、融合扩展、全面转型是不同阶段转型的重点。数字化转型应从重塑客户体验,运营数字化、智能化,颠覆式创新三个方向切入。在笔者看来,这不仅仅是数字化转型的切入点,同样也是实现智慧企业的关键所在。
结束语:浪潮云ERP所承载的是推动企业应用系统的云化,是从业务角度推动数字化转型,这与从IT基础设施层面推动企业上云有着明显区别:应用系统更加复杂,也更加个性化。正因为如此,浪潮云ERP真正从“云原生”的角度构建起完整的产品矩阵,并充分融合了生态伙伴的力量,这对于帮助中国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迈向智慧企业意义可谓重大。
提交
2024年斯凯孚创新峰会暨新产品发布会召开,以创新产品矩阵重构旋转
禹衡光学亮相北京机床展,以创新助力行业发展新篇章
从SCIMC架构到HyperRing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的革新
汉威科技用智慧化手段为燃气厂站构筑安全防线
DSP应用市场的大蛋糕,国产厂商能吃下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