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食品饮料如何智能化生产?市场那么大,为何你却看不到?
饮料好喝吗?工控君表示,喝完这一瓶,还可以再来一瓶!
作为工控的一份子,工控君颇为好奇,如今的液态食品行业生产水平发展的如何了?
众所周知,液态食品的快消品属性,决定其生产自动化水平普遍高于其他制造业,绝大部分液态食品工厂都实现了全自动化生产。
那么,液态食品工厂的步伐是否迈向了智能化呢?
近日,工控君从gongkong®多年积累的2万多名食品饮料用户中,选取了部分用户进行了调研,深入与他们交流智能工厂的建设。
液态食品行业自动化市场发展潜力如何?智能化能为该行业带来哪些效益?请看下回文分解。
(文末有福利,工控君的小心意请记得查收哦~)
走向两端化
调研结果显示:
中小型液态食品企业对智能化工厂的认识还很少,需求也不旺盛,该市场仍需3-5年时间来发酵。
随着消费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中大型液态食品企业更关注如何提高利润以及如何加快产品上市速度。就节本增效层面而言,智能工厂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你怎么看?
我们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您可以带着问题和思考往下看。
面向液态食品企业:您所在工厂在哪些环节实现了智能化建设?效果如何?还需要哪些环节的智能化升级?
面向自动化企业:液态食品自动化程度已经很高,是否还有必要再进行智能工厂的改造?如何实现智能工厂建设?
解决难题需要积累经验
01
中小型企业
正如前文所述,中小型液态食品企业普遍对智能工厂持敬而远之的态度。
有趣的是,几乎所有的中小型工厂管理人都把高成本视为不升级的主要原因,但是他们也渴望智能化。
而他们的工程师,相对年轻的一代人,则表示很乐于接触、引进新技术,表达了非常强烈的需求意愿。
由此可见,有限的成本支出、短期可见效益的“小而美”改进方案,会更对他们胃口。
02
大中型企业
与中小型液态食品企业截然不同的是,对于大中型液态食品生产厂家而言,智能化建设显然是一种刚需。
中大型液态食品企业明显的优势是,他们的组织结构足够庞大,所以在工厂的生产建设上有着长期规划,以及相应的专业部门和人员来布局。
与此同时,他们对智能化有着自己的理解,也知道工厂需要改进哪些方面来提升竞争力。因此在寻找自动化供应商时能够提出明确的方案需求。
尽管大中型液态食品企业有财、有人,但是在与他们的交流中,工控君发现他们依然存在一些疑惑和难题。
尤其是以下两大难题:
难点1:液态食品行业生产数据庞大且多样化,能否采集到全部的数据?并能准确分析和决策?以往未录入系统的大量数据,如何融合到全新的系统中?
难点2:企业原有的管理系统软件非常多,且没有标准的接口连接协议,如何经济实现各个环节的数据互通?
可以说,以上两个难题不是个例,而是整个制造业的难题。
来自数字化实践一线的潘先生给出诚恳建议:“工业是实打实看投入产出比的,数字化升级一定要从实际问题出发,不要想着一口吃成个大胖子。应由各个层面逐步达到目标效果,再发挥联动作用破解产业链难题。”
“不管是智能工厂,还是智能产线,我们建议先从一些关键点来实现数据化,这一点基于智能硬件能够轻松实现。其次通过前期数据应用和判断的积累,对整体产业链进行评估实现合理升级,逐步做到透明工厂,智能决策。”这是来自蔚锐信息数字化工厂方案的实践经验。
成功案例与效果
我们的共识是,智能工厂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究竟如何逐步实现呢?
如果将智能工厂的大闭环拆解为研发环节数字化、制造环节数字化、物流环节智能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四个环节,或许智能工厂这个大块头会好啃很多。
01
制造环节数字化
智能制造的第一步,必然是实现设备的数据采集。基于智能硬件和软件整合生产数据,让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能被监控,初步实现柔性化生产,最终实现数据决策生产。
食品饮料生产不仅要达到卫生标准,同时还要保证稳定和高产。这就需要自动化设备及软件供应商对用户的产业有着透彻的理解。
这一点工控君在与费斯托(Festo)的交流中产生强烈共鸣。
“从食品安全到设备材料的属性和清洁,每一环都关乎食品饮料生产的综合效率,不可忽略。”费斯托食品饮料及包装行业销售总监叶先生对食品饮料行业有着深入的理解。
以费斯托为例,我们看看传统自动化设备如何实现数字化。
费斯托开发了世界首款由 APP 控制的阀——Festo Motion Terminal VTEM(数字控制终端),将物联网与数字化的转型变革落实到了传统气动技术领域,并与CPX 电气模块产品组合,锻造了一款全新的数字化气动与电动融合的运动控制器平台。
Festo 数字控制终端VTEM融合了机械元件、电子元件和软件,具备了模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集成化、网络化、信息化等特性。
工控君将复杂的数字化理念转化为三步: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我们需要连接传统设备采集数据的终端、汇整所有终端数据的设备,以及处理调整这些数据的用户界面。
就这样,即可安装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快速融入传统工厂中。
看似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智能化,其实就是如此快捷。借助于智能硬件+软件,传统设备也能开挂走上“器生”巅峰,变身智能“器儿”。
02
企业管理信息化
国际食品巨头旺旺集团研发处长陈先生曾告诉工控君,在旺旺庞大的生产线中,每一环都不容许出错,他最担忧的是,相较传统的生产方式,新引进的生产线一旦出错,会让工厂承受巨大的意外损失。
这就意味着,食品饮料的多样性生产,必然需要能够识别判断不同变化规律,且能做出正确反馈的智能平台。
虽然旺旺还没有全面引进智能化生产,不过对于旺旺这样的食品巨头,并不会只做观望者,而是敢于“吃螃蟹”。
旺旺引进数字化的做法是,首先引进了数字化系统,存储、汇整、归档旺旺的食品配方及物料等信息,让工厂逐步实现数字化运作。
在这之前,各管理系统的整合问题,曾一度困扰旺旺。不同的系统有着不同的通信协议,根本无法互通数据。
事实上,目前从物理层的协议、网络层的协议到应用层的协议,全球还没有非常统一的工业物理网联接标准。不过,如今能做到的是,通过协议转换器,对接不同设备或系统的“语言”,可以实现他们的“数据网上会晤”。
03
一个综合案例
2018年西门子联手娃哈哈,打造的纯净水和含气液态食品的智能化水汽线,一度刷屏了工控君的朋友圈。
作为中国首条数字化与智能化液态食品生产线,我们不仅看到了它风光一时,更多是借鉴前者的做法。
曾任娃哈哈设备部部长的邵总表示,“从企业层面来说,智能化饮用水线相较传统产线,两个方面的提升效果非常大。一方面是能源管理效益显著,极大限度节省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另一方面是该产线产品换型不再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只需一键操作就能搞定,不仅降低了成本同时提升了生产效率。”
西门子提供了该生产线从底层到上层的完整智能化解决方案,即著名的SIMATIC系列解决方案。包括控制器、机器人、人机界面、集成平台、操作系统、能源管理系统、工业网络等。
SIMATIC帮助娃哈哈实现了设备的互联互通和中央监控,智能调控生产参数,不仅达到柔性生产要求,同时实现能源有效管理,并通过产品质量追溯保障了食品安全。
可见,数字化让整个食品制造过程变成透明,对于管理者和消费者来说,都是很好的信息保障。
可以大胆想象,未来我们购买的一切都将是可追溯生产流程的物品,就像全聚德的烤鸭一样,编号89757从一只鸭蛋破壳到你的肚子里所经历的一生都记录在册,安全感十足。
结语
无疑,食品饮料销售市场向来稳定。
2018年全国饮料累计零售额收入达2040亿元,同比增长9%。
据gongkong®市场研究部统计,2018年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0.8%,在中国经济下行背景下,制造业细分行业营利普遍下滑的情况下,仍保持了不错的增长。
(更多市场研究数据,欢迎垂询gongkong®市场研究部哦~)
从市场环境来看,不管是提升部分生产设备智能化水平,还是提升整个工厂的智能化水平,都是必然的发展趋势,食品液态食品行业潜力是非常看好的。
从政策来看,越来越多的智能工厂或数字化工厂推动政策正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物联网相关的标准也逐渐落地,中国市场大环境为智能制造的发酵提供了最好的“酵母”。
然而如何能够抓住机遇,让食品饮料行业接受新的技术,主要还是看自动化企业能否对症下药,真正为其带来节本增效的效益。
毕竟真正有谋略的企业,卖的不仅是产品,而是卖产品服务。
声明:本文为中国工控网原创,欢迎转发、转载。若转载,请务必先联系取得授权再进行转发,并注明“本文转载自中国工控网(www.gongkong.com),版权归中国工控网所有。”
提交
2024年斯凯孚创新峰会暨新产品发布会召开,以创新产品矩阵重构旋转
禹衡光学亮相北京机床展,以创新助力行业发展新篇章
从SCIMC架构到HyperRing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的革新
汉威科技用智慧化手段为燃气厂站构筑安全防线
DSP应用市场的大蛋糕,国产厂商能吃下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