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动态

>

筑牢工控安全保障基础 护航军工企业转型升级

筑牢工控安全保障基础 护航军工企业转型升级

2019/12/2 9:52:18

     近年来,随着智能制造、云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新的工业应用模式不断发展,许多军工企业科研生产智慧化升级快速推进,逐渐从以往封闭的生产研发模式走向智慧互联,传统的工业控制系统应用模式被打破,在生产能力大幅提升的同时,工控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二院706所智能制造事业部(以下简称12部),围绕提升军工企业信息化、智能化为服务的宗旨,以实现工控网络安全防护及与涉密网络的安全互联和数据安全交换为突破,探索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问题,研制出多款工控安全防护核心产品,为军工企业智能化升级过程中的工控信息安全防护保驾护航。


打铁还需自身硬

     凭借着自身对工业控制的理解,706所很早便意识到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早在2010年,该所就敏锐地洞察了当时国际上因工控安全漏洞引发的不良后果。12部工控安全业务负责人宋永利告诉记者,实现工控信息安全如同解国家工业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部署的燃眉之急。


     从那时起,12部便不断提升自身在工控安全防护领域的专业性、科学性,秉承“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精神,工控安全组的20多名成员,凭借在工业控制领域积累的丰富技术和经验,在工业控制系统现场设备、业务系统、通信模式方面的技术优势和长期从事计算机控制和信息安全技术研究,通过近三年的集智攻关,自主研发形成了包含安全防护类、安全检测类、安全工具类、安全审计类,共四大系列工控安全产品,以及一套军工工控网络安全综合防护体系,涉及入侵检测、接入控制、网络隔离、终端加固、主机防护五大方面,具备了承接军工企业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改造,服务军工工控网络安全防护的能力。


试点先行 扩大影响力

     为了响应军工企业的互联需求,提升军工企业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能力和智能化水平,上级单位积极部署组织工控安全相关试点工作,探索涉密信息系统与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互联的可行性。


     12部积极参与用户需求分析与方案编写论证,并成功争取3家企业的数控加工网络与办公网络安全互联试点建设项目,并顺利通过验收。工控安全产品研发组组长党增江作为项目的技术骨干,在产品与用户现场环境适配过程中多次攻克技术难题,长期配合项目的实施工作,如期圆满完成项目实施工作,并顺利通过现场测评验收,进一步证实了706所在工控安全服务方向的实力,也为“智联融网”试点争取赢得了更多机会,进一步提升了706所在军工涉密网与工控网安全互联系统建设和服务方向的影响力。


     随着工控安全业务影响力的提升,市场被逐渐打开。12部要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满足定制化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要求。团队走访客户,与保密专家一起,在用户科研生产现场进行工控系统现状、内外网互联需求分析等调研工作。大家不畏艰苦,不断优化方案,经常在没有桌椅的机房里半蹲着调试设备,许多生产现场的环境十分恶劣,充满喷漆涂料气味的车间、金属切割的噪音、温度极低的机房,团队成员们却对此习以为常,出差数月也成了家常便饭。


     2016年六月底,宋永利作为技术负责人出差到项目现场,历时一个半月,圆满完成了集团公司承担的第一例智能制造试点项目。九月时,他又以工控安全领域的技术骨干的身份随二院奔赴伊朗,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随后,他放弃了“十一”假期,奔赴航天六院位于内蒙古的现场,实施车间信息化项目,圆满完成任务。紧接着,他又马不停蹄地奔赴江西,现场负责实施另一个智能制造试点项目。


     仔细算来,宋永利全年的出差时间竟达到近7个月,正是在这样不断开拓进取的道路上,他和工控安全业务团队,为航天科工及706所赢得了声誉和更多的合作机会,奠定了706所工控安全产品和方案走向国际的基础。


促进工控安全综合服务转型升级

     目前,“80后”已成为12部工控安全业务团队的骨干力量,硕士学历占团队人数一半以上,他们结合自身在计算机、信息通信、工业控制、信息安全等方面的优势,集中研发,丰富产品线,布局未来工控安全市场,通过集中技术攻关和经验积累,实现从单一防护到工控安全综合服务的转型。


     宋永利告诉记者,对于工控安全不仅要具备传统的网络、软件和操作系统漏洞利用技术,更需要充分了解工控系统的原理架构、系统组成和通信过程,以及如何操纵物理过程达成攻击目标。


     12部面向未来,以响应国家“以攻促防”、“以攻代防”的网络安全战略,以实现部门从单一防护到工控安全综合服务的转型为目的,启动工控安全实验室建设,搭建面向工业控制系统软硬件架构分析、应用特性研究、渗透测试、脆弱性研究、防护技术研究及综合验证的高仿真、开放性、联合研究公共基础平台。


     该实验室涵盖军工工控系统高仿真靶场环境、工控设备/系统组成及原理研究、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威胁与攻击技术研究、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技术研究、工控网络安全攻防演练、攻防技能培训、军工工控安全防护标准体系、工控安全防护体系培训、工控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等内容。


     先进的防护理念,优越的产品性能,706所正“跃跃欲试”,期待服务更多兄弟单位,为我国军工企业制造业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2024年斯凯孚创新峰会暨新产品发布会召开,以创新产品矩阵重构旋转

禹衡光学亮相北京机床展,以创新助力行业发展新篇章

从SCIMC架构到HyperRing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的革新

汉威科技用智慧化手段为燃气厂站构筑安全防线

DSP应用市场的大蛋糕,国产厂商能吃下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