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造假大师“沃尔夫冈”盛行?
近日小编们收到一条好消息,深圳雷赛智能又一次在知识产权维权案件再获全面胜利。
在替雷赛智能感到高兴的同时,小编也在感慨制造业盗版技术、低劣制造工艺严重的破坏了市场的正常秩序。它们以更低的价格进入市场,获得青睐,而更好制造工艺、更高成本从而售价更贵的产品却被排挤出来。
对此,我们不难发现出现侵犯知识产品现象的原因就在于:一方面,用户希望寻找到具有同等性能,价格却十分低廉的替代品,某些用户甚至会将同类高端产品“剧透”给抄袭的厂家,可以说,广阔的市场为抄袭者提供了绝佳的环境;另一方面,创新的代价太高,对企业及个人的能力要求也高,而抄袭和仿造则省力得多,投入成本也非常低,企业能够快速收回成本,获得更高的利润空间。
侵权产品危害多
固然,看似更“实惠”的产品像是为企业带来了一些可以被“节约”的资金,可企业却总是忽略其本身带来的安全隐患。
例如变压器、断路器等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伴有高温情况,若是此时使用假冒伪劣产品则极容易引燃易燃造成火灾。
同时,由于劣质电气设备中的机械稳定性不好、操作结构和易触及部件的结构处理得不合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如台架不稳、运动部件倾倒或脱落等机械伤害事故。
除了侵权产品会带来的安全隐患之外,假冒产品其本身也有问题。
高仿三菱PLC,输出点时好时坏。
高仿西门子接触器,触点三天两头烧坏,线圈长“绿毛”。
高仿施耐德电气中间继电器,试机半天烧坏两个。
高仿德力西接线板,内部零线火线接反了。
单看或许问题不大,但请看以下案例。
2003年,某发电厂使用假冒伪劣产品致使1台2500kVa的厂用高压变压器烧毁,系统大面积停电。
2006年,某地区由于劣质变压器制造问题的隐患,不能承受近区故障电流冲击。使变压器Bm、Em相绕组严重变形,纵绝缘损坏放电事故发生,造成大面积范围停电。
而两起事故的结局也让人哭笑不得,企业到地检查发现产品是其它厂商以次充好,在劣质产品上贴上了企业的商标。而购买了侵权产品的第三方也很无辜,人家压根不知道自己购买的是侵权产品。
但说来也怪,尽管工控各大企业产品被模仿的天花乱坠,但各大企业维权案例并不多见。
小编在这里声明:并不是中国年轻人们在面对版权意识时有时是持以感性的态度,而是工业领域本身就难以保护知识产权。
企业本身难以知道自己被侵权了
由于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具有隐蔽性、不确定性和因果关系复杂性等特点,所以发现和认定侵权行为比较困难。
就像上文中所述的案例,购买者不知道自己买的是假冒伪劣产品,仿冒者不说自己卖的是假冒伪劣产品。
而且对于工业领域的产品而言,公众适用率并不高,类似万用表、连接器等小型电气设备到还有些可能,但也仅仅限于此了。液压器、运输机等大型设备则难以展示在公众的眼中,更别提工业专用软件了。
缺少公众举报的线索,这让被侵权者很难得知自己被“侵权”了。
只有当产品出现故障造成了损失时,购买者才知道了自己买的是侵权产品,生产者一拍脑门恍然大悟,原来我被侵权了。
可往往此时已经造成了一定的损失,难以补回了。
维权本身耗费太多的成本
2010年西门子旗下公司历时两年维权成功,而一审时败诉。
2017年松下历时14个月维权成功,获赔217万元。
2021年施耐德电气历时10个月在商标侵权案中获胜。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企业想要维权就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相比金钱成本,时间成本往往是一个企业更为稀缺的。在我国一起民事诉讼,一审六个月,二审三个月,最快也要半年才能维权成功。而这段时间,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即便官司打赢了,可能也错失了很多商业机会。
加之权利人维权手段不足,侵权人被追究责任的几率较低,这让许多中小企业根本有心而无力。而对于大企业而言,与其用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与构不成大威胁的仿制品做长久斗争,远不如将这些财力与时间投入到新产品的开发当中去。
于是,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更多地是选择一些对公司造成损害较大的侵权者进行惩戒,以示杀鸡儆猴。
据工信部25日消息,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加强制造业知识产权顶层设计,研究发布《制造业知识产权强国实施方案(2021—2025年)》,持续增强制造业知识产权布局与协同运用能力;探索支持制造业关键领域布局的专利快速审查与集中审查机制,推动提升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海外布局意识。
由此可见,国家也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的维护,正在构建知识产权的体制与机制。
在此基础上,企业和用户也要加深知识产权意识。
对于企业而言,在发布产品前,及时申请专利保护、签订保密协议;在发布产品时,在产品上添加防伪码、防伪标识,注重保护知识产权权利,维护品牌形象;在发布产品后,多方监控经销商与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对于申请与企业近似的商标予以关注,适时提出异议并积极采取品牌及商标维权行动。
对于用户而言,也要有知识产权意识,承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其次,明确来路不明或非经授权经销商销售产品存在仿制或仿冒产品的风险,从正规渠道购买产品。
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国内知识产权整体环境也在日益蜕变,企业不但要有防止被侵权的意识,更要有捍卫自身权益,捍卫知识产权的意识。
提交
2024年斯凯孚创新峰会暨新产品发布会召开,以创新产品矩阵重构旋转
禹衡光学亮相北京机床展,以创新助力行业发展新篇章
从SCIMC架构到HyperRing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的革新
汉威科技用智慧化手段为燃气厂站构筑安全防线
DSP应用市场的大蛋糕,国产厂商能吃下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