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物专访

>

左手技术,右手行业,TE Connectivity以连接之力赋能未来

左手技术,右手行业,TE Connectivity以连接之力赋能未来

2021/9/24 16:40:54

当下,世界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制造业加速迈进互联时代。连接产品作为连接设备与设备、设备与人、人与数据的基础,对工业“智”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置身于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智能工业时代,连接和传感领域的全球行业技术企业TE Connectivity(以下简称“TE”)又将如何应对时代发展、市场变化?

带着这样的疑问,通过线上媒体会的形式,工控网特别对话TE工业事业部全球产品管理总监及中国区负责人吴蓉、TE工业事业部大中华区及东南亚印度销售负责人宋湘辉,就TE工业事业部的业务重点、在中国的发展策略等内容展开了深入交流。  

                     

TE工业事业部全球产品管理总监及中国区负责人吴蓉.jpg

TE工业事业部全球产品管理总监及中国区负责人吴蓉 

                                

TE工业事业部大中华区及东南亚印度销售负责人 宋湘辉.jpgTE工业事业部大中华区及东南亚印度销售负责人宋湘辉

                                                               

坚定本土发展,让连接更有价值

作为一家总部位于瑞士的企业,TE已经深耕中国市场30余年。TE工业事业部在中国三十多年的成长历程中,着力于本土化研发及生产制造,不断完善其在中国市场的研发、生产、采购、销售以及团队建设等各个环节。

吴蓉告诉gongkong®,TE工业事业部持续实施本土化战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本土化生产和制造。目前,TE工业事业部在中国拥有两个生产基地:苏州和厦门。这两家生产基地既可以服务本土用户,同时也能辐射亚太,甚至全球客户。考虑到目前的市场需求非常旺盛,且已有的产能接近饱和,TE正在考虑扩容的计划。

第二是本土化团队。TE工业事业部在中国拥有一千多名员工,其中包括近两百多名的工程师,占事业部中国总员工的近20%。

第三是研发和设计本土化。TE的本土化是从产品研发设计开始,在充分理解本土用户的实际需求后再开发出适合的产品。工业事业部苏州和上海的团队能够在多个领域为客户提供从新品设计、研发、制造、质量控制到服务等多方位支持和一站式服务。

第四是供应链的本土化。目前TE工业事业部的供应链本土化程度已越来越高,不仅是劳动力的输出,原材料等也在逐步实现本土化,为中国客户提供了有力稳定的供应保障。

第五是服务本地的客户。除了老牌的外企客户以外,TE工业事业部也充分尊重国内市场,致力于与众多国内客户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其中,既有业内领先的客户,TE已经与其有超过10年的深度合作基础,助力其长期战略发展和技术转型;也有发展前景可观的中小型客户,业务增长型企业。TE希望以全面、创新的智能连接技术和服务助其业务发展,赢得长期合作机会。

                       

工厂1.png

工厂2.png

TE工业事业部苏州工厂

                                    

“我们对中国市场始终充满信心,并一直关注市场发展趋势,包括新兴领域的企业。同时,我们一直秉持对中国市场的承诺,不断加大对中国的投入,包括配备专业的技术团队来支持客户的产品开发,从而和客户实现双赢。TE工业事业部希望从不同的维度深耕中国市场,助力客户成功。”吴蓉总结道。

                

精准发力,深耕重点行业

小小的连接产品,在制造领域通常默默无闻却十分关键,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长久以来,TE专注于连接技术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了自身优势,其中工业事业部提供的产品能够为自动化与控制、铁路和智能楼宇等领域的客户提供优质的创新解决方案和快速可靠的服务。

TE工业事业部洞察并引领行业变化的发展,积极投入研发资源进行创新,始终坚持以全面而丰富的产品线,智能、高效、全覆盖的行业解决方案,向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助力加速中国工业的数字化转型及高质量发展。工厂自动化、智能化是TE的主要关注和着力点之一。为此,TE工业事业部重点聚焦伺服电机与驱动、自动化控制、机器人、仓库自动化等领域,帮助工厂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智能化发展。

此外,TE也关注到在中国一些独具特色的行业正在加速发展。宋湘辉介绍说:“TE对于中国市场始终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在新能源、轨道交通基础建设方面,中国的发展速度领先全球,中国也一直是我们最重视的战略市场之一。”例如铁路行业,TE正与国内企业一起合作开发下一代产品,包括应用于高速铁路的高压电缆连接系统以及一些新的连接解决方案。

可以看到,TE是时刻洞察市场及客户需求,应势而变,与时俱进。“TE希望成为客户信赖的连接和传感领域专家,并与之达成更多战略合作,为其提供满意的服务和解决方案。”宋湘辉进一步补充说,“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中国,TE工业事业部都拥有完整的质量管理系统和风险管控系统,可以帮助客户在降低创新成本的同时保持一贯的高品质。”

                           

贴近用户需求,打造创新源动力

近年来,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深度融合,万物互联进一步推进的同时也为市场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这些发展机遇对硬件产品,特别是连接产品也提出了新的要求。TE始终秉承以客户为导向的理念,为其提供卓越的客户体验。例如,中国的工业用户对于电机的需求逐渐小型化,这些需求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选材和设计。因此,TE会与客户一起探讨如何在确保可靠连接的同时实现成本最优。在电机领域,TE已经开发了多种连接器,包括纯金属的、混合型的,塑料的、高速的、普通型的、经济型的,可以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

                                

Dynamic Family Photo Overview 2019.jpg

Dynamic 系列连接器

                     

在机器人领域,TE同样秉承“贴近市场,贴近客户”的原则,通过与客户的交流,TE将原本单一功能的连接器升级为混合型产品,例如适用于机器人、机械设备、工厂自动化设备、风能和电力等应用领域的高密度重载连接器(HDC Dynamic系列连接器)。一个连接器,即可实现高效率的动力、信号、数据混合传输,又增加了防水、抗震保护。“在不同的细分市场,TE不仅要关注客户目前的需求,更要分析他们的潜在需求,做到既贴近客户,又重视创新。”宋湘辉讲道。

                                 

HDCDynamic.jpg

HDC Dynamic系列连接器

                            

对此,吴蓉进一步补充表示:“TE的创新不是闭门造车式的,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切实可行、高附加值的解决方案,才能解决他们的难题。”客户希望一款连接器产品不仅要满足最基本的连接需求,还要具有高速、可靠的特点,同时还兼具有局域抗电子屏蔽的性能。这些具体细分领域的需求都是在和客户进行沟通后,TE才能充分了解到的。可以看到,TE的本土化战略不仅因地制宜、因产品制宜,更因用户制宜,真正做到贴近市场,服务于用户。

此外,TE也希望将自身接触和了解到的先进的技术理念和行业发展趋势共享给更多的客户,以帮助他们更快踏进“智”造时代。通过一系列举措、一系列新产品,TE不仅仅只专注于自身发展,也在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探索自动化、智能制造转型升级之路。

                         

践行绿色承诺,谋求可持续发展

2021年,全球进入碳中和关键时期,中国也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展示出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变革决心。随着可持续发展逐渐由生活进入到工业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投身于推进绿色发展的进程中。面对“双碳目标”对企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TE工业事业部聚焦清洁低碳能源技术领域,以丰富的产品与方案从多个角度诠释着对“绿色”的深刻理解。

宋湘辉从业务的角度介绍了TE工业事业部是如何在不断变化的行业趋势下与客户共同迈向绿色发展。面对“双碳目标”带来的挑战,用户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化,TE会有专业的团队与客户共同探讨落地解决方案,将融合未来发展趋势和满足市场宏观要求的创意结合到TE的具体产品中。通过技术推动、市场拉动,TE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产品和解决方案,在确保业务实现稳健增长的同时,助力客户实现可持续发展。

吴蓉则从运营和管理的角度分享了TE工业事业部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道。例如,TE工业事业部苏州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严格践行永续环保的承诺,纳入了RO(反渗透)系统处理产线废水,做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工厂生产车间还采用自动灯光控制系统,节能节电,降低能耗。此外,热能收集及循环利用系统,能够将大型机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能有效收集起来,用到其他需要热能的产线,起到非常好的节能节电效果。

在中国制造业迈向高质量绿色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更多力量推动这一进程。TE作为连接和传感领域的全球行业技术企业,正以自身在专业领域的成就身体力行的践行承诺,赋能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审核编辑(
王妍
)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2024年斯凯孚创新峰会暨新产品发布会召开,以创新产品矩阵重构旋转

禹衡光学亮相北京机床展,以创新助力行业发展新篇章

从SCIMC架构到HyperRing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的革新

汉威科技用智慧化手段为燃气厂站构筑安全防线

DSP应用市场的大蛋糕,国产厂商能吃下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