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WMC#【展望】安徽,勇立全国创新发展潮头
今年前三季度,安徽GDP历史性地跻身全国前十。进阶的背后,蕴藏着怎样的发展密码?毋庸置疑,创新扮演了关键角色。
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将于11月19日在合肥召开,安徽各地均在积极筹备参会工作。以创新为驱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安徽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加快传统动能改造提升,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高质量发展迈出有力步伐。“三重一创”建设深入推进,新型显示、智能语音、工业机器人等一批新兴产业从弱到强,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合肥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人工智能和铜陵先进结构材料入选首批国家级战新产业集群,合肥智能语音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新型显示实现“从砂子到整机”的整体布局,集成电路集聚产业链企业300余家,长鑫19纳米动态存储芯片实现量产,华米可穿戴设备销量全球第一。
新兴产业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最具活力和增长潜力,安徽奋力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抢占高质量发展制高点。
今年4月,蔚来第10万辆量产车在江淮蔚来合肥先进制造基地下线。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2年前,蔚来曾陷入发展困境,关键时刻合肥市雪中送炭,由地方国资平台联合战略投资者,通过股权投资的形式向蔚来注入资金,助力蔚来摆脱困境。蔚来销量一路上涨,2020年新车交付量4.37万辆,今年前8个月销量已超过5.5万辆。合肥市引进蔚来的成功,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这一重要新兴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也吸引了众多产业链上下游优势企业来皖布局。2020年,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10.5万辆,居中部第一、全国第四。今年前8个月,全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双招双引”项目71个,总投资1925亿元。
从新能源汽车到新型显示,从集成电路到智能家电,从新材料到高端装备制造……以“芯屏器合”为独特标识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已成为安徽的崭新名片。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落地,国家实验室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以托卡马克、同步辐射、稳态强磁场等为代表的大科学装置集群初步形成。正是这样的前沿科研平台,吸引了“哈佛八剑客”回归,也支撑了他们在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推进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孕育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壮大的盎然生机。
9月下旬在合肥举行的2021量子产业大会上,国盾量子公司展出最新研发的量子安全服务平台,可以加载部署在用户终端,提供多样化量子密钥服务,让人们可以安全地就近接入量子网络。从2016年“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上天”,到2021年触手可及的量子科技应用场景“落地”,5年只是历史长河的沧海一粟,但在前沿科技的创新时空里,却足以用来书写“天地一体”的崭新变局。
总投资60亿元的航空三院海鹰航空无人机产业基地,9月底在芜湖市湾沚区开工建设。海鹰航空的高空高速、中程高速、临近空间超长航时等先进无人机系统居国内外领先水平,将在芜湖建设7条智能化生产线,年产500架各类中高端无人机,发展成为支撑安徽智能高端装备产业创新突破的产业高地。
技术改造步伐加快,智能制造工程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深入实施,提升了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使传统产业焕发出更大生机和活力。铝材加工曾是淮北市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的传统制造业,通过与上海交大王浩伟教授团队合作,已经在陶铝新材料研发及产业化这一“创新无人区”拓展出广阔空间、夯实了领跑优势。如今,陶铝新材料在柴油机活塞上的使用,打破了国外对高密度功率柴油机活塞的技术垄断,在淮北市实现高端国六柴油机活塞完全自主化批量生产。C919大飞机通过使用陶铝材料制造的地板支撑梁,比原先材料减重达12%。
作为宝武马钢“最强大脑”的“马钢智园”,内设运营管控中心、炼铁智控中心、生产服务中心等多个智能化生产管控部门。运营管控中心96块屏幕组成的巨型显示屏上,众多跳动的数据,反映着实时生产信息。企业从“经验生产”到“数字工厂”,犹如“钢铁身”装上“智慧脑”,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了在线、远程、无人操作,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推进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研究院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量子中心、科大硅谷。科技创新重大战略平台持续完善和升级,催生着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和关键核心技术快速涌现,驱动着安徽以更大的先机抢占产业创新制高点。
企业是创新主体。2020年底,安徽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8559家,仅2020年一年内就增加了3156家。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40%,成为支撑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新动能。
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将是勇立全国创新发展潮头的安徽企业“惊艳”亮相的舞台。
提交
2024年斯凯孚创新峰会暨新产品发布会召开,以创新产品矩阵重构旋转
禹衡光学亮相北京机床展,以创新助力行业发展新篇章
从SCIMC架构到HyperRing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的革新
汉威科技用智慧化手段为燃气厂站构筑安全防线
DSP应用市场的大蛋糕,国产厂商能吃下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