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汽车零部件,都可能有高精度三维扫描仪的质量把关
随着生活消费升级,人们对车的要求越来越高,车企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新车型迭出。汽车厂商对汽车的造型质量、做工等要求越来越高。车企及零配件厂商在生产、装配、检测等环节努力改进,以提升产品精度与质量。
汽车零部件种类繁多,且呈现形状复杂、曲面多、孔位细节多的特征,在设计端、模具制造、冲压成型、焊装、首件检测、系列检测等环节,需要高精度、高效率、检测结果直观的质量控制方式。
新拓三维自主研发的XTOM工业级三维扫描仪在汽车零部件行业有着成熟的应用,以下用几个典型的检测案例,介绍XTOM三维扫描在汽车零部件检测上的具体应用。
汽车四门两盖检测
汽车车身四门两盖包括前车门总成、后车门总成、发动机罩总成、后背门总成(或行李箱盖总成),及其附件总成,作为车辆的覆盖件,其装配质量及密闭性至关重要。
汽车四门两盖钣金件,对整车的结构、装配、使用性能、安全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这类钣金件属于关键部件,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对其尺寸精度和质量加以控制。新拓三维XTOM工业级三维扫描仪有高速扫描、精细扫描、大面幅扫描、深孔扫描等多种扫描模式,能适应多种汽车零配件工况扫描,符合四门两盖钣金检测需求。同时,XTOM三维扫描仪拥有高精度,600 mm × 450 mm的扫描面幅,扫描精度与速度稳定可靠。
以汽车后车门钣金三维检测为例,车门钣金尺寸略大,有很多自由曲面、孔位细节,XTOM三维扫描仪能够快速还原这些细节数据,再与CAD数模比对即可分析出变形情况,并输出尺寸偏差检测报告。
汽车车门扫描检测数据
汽车冲压模具检测
冲压模具制造要求加工精度高,模具的工作部分一般都是二维或三维的复杂曲面,而不是一般机械加工的简单几何体。汽车冲压模具的检测难点主要在于面偏差与角度的测量,传统的卡尺及限位检具测量方式无法准确反映任意一点的偏差尺寸,角度不易调整。
但这些难点对XTOM工业级三维扫描仪来说并不是难事,XTOM扫描通过与摄影测量相互配合使用,摄影测量保证大尺寸冲压模具的整体精度,XTOM三维扫描则控制模具的局部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并获取模具的完整三维数据,包含所有角度细节,对物体表面无损伤,整个三维过程简单高效。
汽车冲压模具检测数据
汽车动力零配件检测
动力总成系统作为汽车的"心脏",是车辆生产制造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其质量把控非常严格。视觉检测是动力总成零部件重要的质量把控手段,无论是整车平台的发动机变速箱壳体,还是动力传输的曲轴和转向节,对轮廓复杂的零部件产品进行尺寸偏差检测绝非易事。
然而,对于形状复杂的零部件,接触式测量方案测量耗时,且出检测数据结果慢,零部件上的尺寸只能检测局部的点;高精度XTOM三维扫描仪可以实现全尺寸表面测量,获取高质量的三维数模,实现零部件全域偏差测量,可进行几何标注和公差分析,输出完整、清晰的测量报告。
汽车车灯注塑件检测
为适应汽车轻量化的需求,汽车车门外板、挡泥板、座椅支架、手柄、车身内外饰等采用塑料为原材料。且注塑件尺寸较小,传统方案使用三坐标打点检测,耗时略长。
从注塑件原型开发到首件生产测量、部件分析到精密装配,这些质量检测任务都可以通过XTOM三维扫描仪完成,在保持扫描精度的同时,整个扫描及数据处理过程非常快捷。扫描得到的数据与CAD数模对比,即可生成直观的检测报告,得到尺寸偏差,用于质量控制并改进生产工艺。
车灯注塑件检测数据
门把手注塑件检测数据
新拓三维XTOM工业级三维扫描仪为车的四门两盖钣金件、汽车动力零部件、汽车结构内外饰零部件提供精准的数据模型,使汽车零部件的产品开发与质量控制过程更为精确、高效,助力汽车零部件厂商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移动式与自动化扫描-应用形式
移动式三维扫描应用
在移动支架上,XTOM三维扫描仪可自由移动,灵活地对零部件进行扫描。通过单一幅面扫描后,通过移动零部件转台,调整扫描区域,对扫描未覆盖到的区域进行测量,所有扫描数据都会被自动拼接,形成一个完整的三维数据模型。
小批量自动化扫描应用
ROT-5M型自动化蓝光三维扫描,外形小巧精密,方便移动部署,配备专用夹具的固定孔,通过软件的测量分组功能或专用夹具便捷的完成底部数据采集,可实现待测工件的360度无死角自动测量。产品全系支持检测分析功能,适用于精密零部件及3C数码产品的快速自动化测量。
全自动化测量应用
TransForm-ROB系列全自动化三维扫描,配备机械臂,测量台方便安装专用夹具的固定孔,通过软件的测量分组功能或专用夹具便捷的完成底部数据采集,可实现待测工件的360度无死角自动测量,适用于中小型部件的线旁快速自动化测量。
提交
2024年斯凯孚创新峰会暨新产品发布会召开,以创新产品矩阵重构旋转
禹衡光学亮相北京机床展,以创新助力行业发展新篇章
从SCIMC架构到HyperRing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的革新
汉威科技用智慧化手段为燃气厂站构筑安全防线
DSP应用市场的大蛋糕,国产厂商能吃下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