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动态

>

“嵌入”十年光阴,中国创业者如何打造“硬实力”

“嵌入”十年光阴,中国创业者如何打造“硬实力”

2022/5/30 15:53:55

大地之上,何为星火?


总有一些伟大的名字,如星辰指引着时代方向。但时代不仅有星辰,还有许多默默奉献的科技工作者。他们在各个领域发出光,投身于时代开辟新的道路,如星火一般点亮了我们的时代。在嵌入式计算机领域的国产化之路上,就有这样一批科技工作者,用十年如一日的精进磨砺,走出中国品牌自主化之路。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嵌入式计算机市场被欧美、中国台湾等地区厂商牢牢霸占。一方面,有经验、有资源、有市场的从业者都在大公司任职,创立自主品牌的风险被无限放大;另一方面,潜在市场空间未被彻底发掘,内地创业者仍在寻找合适赛道。


如此环境下,一群想要打造自主品牌,实现嵌入式计算机国产化的创业者几乎是凭着一股冲动和热情扎入这片巨头林立的市场,曾在嵌入式计算机行业工作七年的张平便是其中一员。

1.png

2012年,张平和曾在德国控创工作多年的吴晟、刘江山、蔡本华共同成立睿控创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尝试组建一支专业的团队,通过最扎实的服务,在这个当时被巨头瓜分的赛道里,创造属于睿控的机会。


这是中国硬科技企业挑战海外巨头的一个缩影,也代表着中国硬科技创业者的“亮剑”时刻。


嵌入式计算机自主品牌踏浪前行


“我们最初创业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嵌入式计算机市场被中国台湾和欧美厂商垄断,市场缺少中国自主品牌的嵌入式计算机厂商,这是我们的机会。”


睿控创合创始人张平面容随和,但当被问及最初创业原因时,却展现出一种气魄。他提到,睿控创合最初成立时,团队成员都曾在国际领先的嵌入式计算机大厂研华、控创工作多年,尽管如此,相关领域没有自主品牌仍让人遗憾。但在2012年的时间窗口,随着嵌入式相关产业的逐步完善,国内已经开始形成硬科技创业趋势,这激发了团队的创业热情。


“我们的团队都在全球顶尖的厂商工作多年,凭借我们的经验,以及对行业和市场的把握,我们认为市场开始成熟,所以睿控创合很快成立,就是想加入这场国产化的浪潮中。”


于是,睿控创合拉开了属于自己长达十年的嵌入式计算机国产化之路大幕,而很少有人能想到,十年后的今天,面对被卡脖子的硬科技产业,越来越多像张平这样的创业者成为中国科技产业的中流砥柱,正如“硬科技”概念的提出者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联席CEO米磊所说:


“很多人是看到浪来了才冲上去,但真正的高手是在‘浪将起未起之时’冲过去,提前预判、提早出发。”


实际上,彼时国内硬科技创业浪潮渐起,众多硬科技企业都在以蓬勃之姿萌发,奇芯光电、和其光电、中科汇纤等众多硬科技企业都是在这一时段成立,这些企业的共性在于,以硬科技技术国产化作为抓手,具备务实精神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张平谈道:


“16年我们和投资人接触,很快就获得融资。一方面是我们在嵌入式领域的专业得到了市场认可,另一方面是在于我们追求实干精神、坚持国产化这条路,用自己的行业经验和理解践行国产化的目标,这是我们打动投资人的原因。”


睿控创合以嵌入式计算机技术为核心,选择面向高新电子和轨道交通等领域深度探索。将业务覆盖信号处理、指挥控制、通信联络等领域,为信息化指控、轨交安全监测等系统提供了专业化核心产品和系统级解决方案,由此打开了属于自己的行业发展道路。


在张平看来,睿控创合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活下来,离不开公司在垂直行业的专注和专业。目前公司不仅研发人员占比50%以上,更成为中车青岛四方等轨交骨干企业重要合作方,这便是行业对于睿控“专注”与“专业”最好的回答。


十年艰险,冷暖自知


出于对行业发展的冷静判断,睿控创合在成立之初便坚持均衡和实干的作风,尽管如此一来发展速度受到影响,但也因此走过了企业最初的“死亡谷”。不过,行业变化引发的资金、人才、市场等众多难题,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张平头顶:


“硬科技国产化的压力其实一直都比较大,睿控之所以持续稳定发展这些年,主要在于我们团队均衡的能力——我们是有市场、有技术,不像很多创业团队,要么是偏重技术,要么以市场挂帅。而且我们也从来不冒进,尤其早期的时候,我们提的口号是先活下来,甚至没有定明确的经营指标。”


艰难的创业路上,睿控找到了自己的节奏。除了扎根高新电子、轨交,为垂直领域提供专业和稳定的服务外,团队也在摸索科技成果转化的良性生态循环。在张平看来,作为硬科技创业者要想与巨头竞争,手里最重要的两张牌,一张是“不冒进”,另一张是“灵活”:


“不论是在研发还是产品扩展上,我们都保持了相对灵活的状态。所以在早期可以避免一些科技公司的风险,我们前五年一直在保持盈利,这是灵活策略带来的良性发展。在产品研发、拓展市场方面,我们都保持不冒进的战略,按照我们既定的战略和目标来走。宁可前进的步伐慢一点,也要保证良性的经营状态。”


一次合作中,某轨交行业客户对高速行驶的高铁运行监测系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张平谈道:“当时需要具有高度防震抗冲击能力、能够进行弹性减震、能够长期有效运行的轨道交通智能监测产品,而市场上的产品达不到他们的要求,但我们能做到。”


研发团队在接到任务后,集中火力快速研发,针对性地提出了模块化设计,运用更先进的架构方式开发出高速弓网综合监测装置(1C)、高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巡检装置(2C)、车载接触网运行状态检测装置(3C)等一系列解决方案,由此获得了客户的认可,也因此吸引了后续包括中车四方等客户的青睐:


“能够吸引中车四方,一方面得益于睿控在轨交领域多年的深耕与专业,另一方面,也是睿控在嵌入式产品国产化技术上持续努力的结果。睿控的真正价值在于帮助更多中车四方这样的企业引领行业进步,从而更好实现中国轨交行业的快速发展。”


尽管一直坚持不冒进,但突如其来的疫情依然打乱了张平原本的节奏。在他看来,疫情对硬科技行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睿控面临着资金、客户交付等问题,为了持续不断完成公司在国产化道路上的目标,睿控在2021年与旭光电子达成合作,在资金、风险、行业拓展上都朝着更合理、更低风险的战略调整。但另一方面,疫情到来之后,睿控也在加强人才培养和建设,公司发展的脚步并没有因此中断,反而更进一步。


张平认为,对于已经成立十年的睿控创合来说,嵌入式计算机的国产化之路不断扩展是一个千载难逢的重要机会。作为变数的疫情,叠加近年来硬科技从业者的创业热情,或许将解决睿控在人才培养上的关键问题,睿控在努力朝嵌入式领军企业前进,让公司一步步成长为“嵌入式研发人员的热土”。


星火之光点亮国产化高端之路


作为创业十年的硬科技行业老兵,张平认为睿控依然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尤其是面对中国被“卡脖子”的高端嵌入式计算机领域,许多创业企业依然面临挑战,睿控的点点星火,仍然需要从关键领域切入来发光发热,未来之路依然漫长,如他所说:


“睿控虽然做了十年,但是我们自认为还是没有做出让用户100%满意的产品,我们还在努力当中。不管是在高新电子也好轨交也好,能够获得立足之地和用户认可来自于我们的坚持,坚持深入了解行业客户的需求,无论技术端还是销售端,都以专家的角色和角度去跟客户进行交流,践行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帮助客户实现跟提升价值。”


然而这条路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像睿控一样,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努力为中国硬科技产业的追赶甚至弯道超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积累和培养了珍贵的人才队伍、产品技术和市场资源,在产品高端化的发展方向上,张平认为中国企业将有更大的机会:


“首先是国产化趋势,中国嵌入式市场不断走向国产化;其次,智能化趋势越发明显,并和AI结合;嵌入式计算机如今正和高性能芯片结合发展,并产生更广泛的应用。此外,低功耗、面向不同领域、不同性能的产品会更加细分化发展,行业需求正在爆发。”


然而,这一切并非一蹴而就,作为创业者的张平,深刻认识到在一些关键领域,国产化技术和国际上的高端技术依然存在差距,国内创业者尽管努力追赶,但依然存在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年的差距,因此,自己的十年创业经历,如果满分为10,他给自己打了7分,正如他所说:


“这三分,我希望在产品质量上还能提升、在创新研发上继续深入、在品牌塑造上能够加强。这是我们所坚持的,能向高端化突破的关键。”


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美国的崛起,还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都是因为科技发生了流动,进而获得了技术红利。伴随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将会面对更加激烈且残酷的对手,但正如《亮剑》中的那句话:“亮剑精神,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依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更多像睿控创合一样的企业在迎难而上,更多像张平一样的科技工作者在用实际行动追赶着眼前的差距,虽然他们现在无法点亮夜空,但却是大地上的星火,因为他们发出光亮,这个时代才拥有希望。


审核编辑(
柳威
)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禹衡光学亮相北京机床展,以创新助力行业发展新篇章

从SCIMC架构到HyperRing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的革新

汉威科技用智慧化手段为燃气厂站构筑安全防线

DSP应用市场的大蛋糕,国产厂商能吃下多少?

智能工控+存储-星火存储打造智慧存储,助力产业创新